七年级《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过程和方法目标:尝试探究性、多角度阅读理解2.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获益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寄寓文中的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获得正确对待困难的有益启示。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课文掌握记叙文六要素。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多方面探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和生活哲理。多角度阅读,就文章的人物、情节、写作手法等提出自己有创意的解读角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故事,结合课文导读,引入新课。第1页
二、整体感知熟读课文1、集体朗读课文,给段落标上记号,并把文章分成起因、经过、结果、启示四个部分。(1)起因(1――3)游戏玩厌,去爬悬崖(2)经过(4——15)中途被弃,进退两难(3)结果(6——2)父亲指点,摆脱困境(4)启示(24)走一步,再走一步2、合作探究:(学生讨论,自由回答,教师点评)﹙1﹚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明确:本文记叙“我”悬崖脱险一事,说明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最终是会战胜困难和挫折。(2)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3)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4)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5个。(5)有名字的是哪两个?——内德、杰利。(6)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约20米;约7米。﹙7﹚“我”爬山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玩游戏玩厌了,想玩点新花样。﹙8﹚“我”与其他四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是什么?明确:“我’胆子小内向,其他四个活泼、勇敢。第2页
﹙9父什么不背“我”下来,而是鼓励“我”向前走?明确:因“我”从小比胆小,父了“我”的胆量,教育“我”如何面困、困。3、复述:地复述文的主要情,也就是作者在童年的一段。三、局部品味,分析。1、找出部分开的自然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夜色降更一步地烘托内心“我”内心的恐惧与,也推故事情的展。(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心情。(3)推情展。(4)接表人物性格、思想情感2、分析心理活描写。第二部分:当“我”被弃于崖,我是一种怎的心理?找出描写作者于境中的心理状的句:全身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心惊肉跳,吓得几乎要倒,弱地哀求,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里有委屈、羞辱、迷惘、后悔,以及烈的恐惧感。3、第三部分:孩子在父的指点下,于征服崖的第3页
过程中,作者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要分别读出父亲平静的宽慰的、“我”惊恐的和叙述者从容的不同语调来。(学生朗读,教师评点)要求学生概括出爬下悬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最初:毫无信心(我不下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继而:信心萌发(这似乎能办得到。)随后:信心大增(我顿时有了信心。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最后:巨大的成就感(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整个变化过程有层次而令人信服。4、课文中的两个“啜泣”有什么不同?明确: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5、“永远忘不了的经验”指什么?明确:明确:“经验”有两层意思:①是从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使自己终生受益。第4页
②再次将“”成:“不要想着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一步之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止”。也就是告者,在困面前不畏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化解困,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持到底。就可能小大,促使困向利化。6、“屡次”什么意思,明了什么?(学生并回答,教点)明确:屡次”意思是一次又一次。文中用“屡次⋯⋯”“”的普遍意。四、探究主旨,回味1、合文章最后一段,你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宝启示:把的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关是化整零,大困是由小困成的,小困是不的,一步步了小困,最后就是了巨大的困2、以小大、由事推理的写法。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凡事要想一想其中包含一个什么道理,悟到哲理就有普遍的指意,就成一笔精神富。比如滴水石穿告我持的力量,春去秋来暗示着光的流逝。善于感悟,写作文,也有西可写,在不起眼的材上也能写出好文章。第5页
3、指多角度地,引学生合自己的生活体反思,一步拓展思空,得启示。五、小全布置作:1、背最后一段。搜集名言警句。(溪流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将不一⋯⋯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挫折走一步或是失,失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咫尺天涯路,第一步往往很出;于是就没有了下一步,于是就没有了路。路尽天,不妨着再走一步,万水千山,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2、假如“我”的父没有来,你作“我”的同学,你会怎么做?改写第三部分内容。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