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1、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于工具书掌握灼人、突兀、滑稽、嘘声、恍惚、参差不齐”等词语。2、准确复述课文内容,把握记叙六要素。3、感受、掌握文中的精到的心理、景物、动作描写方法。4、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来的人生启示,理解题目的含义;学习战胜困难的经验:分解困难,化整为零;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
第一关字词听写灼人突兀滑稽嘘声恍惚参差不齐晕眩抽噎附和呻吟zhuówùjīxūhūcēncīxuànyēhèyín
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12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第二关抢答题
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3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内德、杰利。那座悬崖有多高?4约18米高
本文给我们讲了一件怎样的往事?在一个闷热的下午,我,最后的故事,并由此悟出了生活哲理。遇险脱险
主人公处于险境的心理状态: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强烈的恐惧感。请仔细阅读课文(7--18)段找出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词语句子,并加以体会。揣摩语言解读文本
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了夜晚来临、天色越来越暗的氛围,烘托了“我”身处绝境而又无人救助时紧张、害怕的心情,推动了情节发展请仔细阅读课文(7--18)段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加以体会。揣摩语言解读文本
时空穿越体会感受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我”爬下悬崖的心理变化过程
“我”爬下悬崖时心理变化的过程。局部品味1最初:毫无信心3随后:信心大增2继而:信心萌发4最后:巨大的成就感我下不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这看起来我能办得到再一次我做到了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类似骄傲的感觉
语言评析文中冒险、脱险部分两次写到“我”哭(16段和28段中)是否一样?不一样。表面都是哭泣,其实截然不同:前者是恐惧、害怕、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我抱下来?他是怎么做的?问题探究安慰------指导-------鼓励
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问题探究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让作者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下去。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是让他更加娇气,一生一世都软弱无能。有句话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在磨练下才能成好钢,没有磨练的只是土块、锈铁。所以这又是一位明智、教子有方的父亲。
作者得到了哪些启示感悟?
文题怎样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说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一个人在旅途中,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配乐朗读(一)溪流再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将不一样;(二)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就是春天。挫折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三)咫尺天涯路,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于是就没了下一步,于是就没了路……(四)路尽天绝处,不妨尝试再走一步。万水千山,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