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3、体会作者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作者简介莫顿·亨特(1927—1983),美国作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2、故事发生距今多久?56年前3、故事发生在当时的什么时间?一个酷热的7月天抢答题速读课文
4、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天气酷热,想找一些新的花样来玩。5、“我”为什么拿不定主意?因为8年来“我”一直有病,母亲叫“我”不要冒险。6、爬上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两个孩子分别叫什么?一共有6个小男孩。内德和杰里
7、那座悬崖有多高?大约只有20米高8、所有的孩子都爬到崖顶了吗?谁没到?不是;“我”9、“我”在爬山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我”爬到岩石上,上不去,下不来,陷于绝望、恐惧;小伙伴们都离“我”而去。
10、谁叫来了“我”的父亲?杰里11、“我”是怎样脱险的?在父亲的指导和鼓励下顺利爬下悬崖。12、“我”现在多少岁?64岁(当时是8岁,时隔56年,所以8+56=64)
根据记叙文的要素给文章分段一、起因(1—3)游戏玩厌,去爬悬崖。二、经过(4—17)中途被弃,进退两难。三、结果(17—28)父亲指点,摆脱困境。四、启示(29)走一步,再走一步。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1、文章一开头为什么要突出“闷热”?正是因为天气酷热,所以才想到去悬崖上透透气,凉爽凉爽。2、“八年来‘我’一直有病”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伏笔。说明为什么5个孩子都能爬上崖顶,而“我”只能爬到三分之一高的岩脊上,而且上不去,下不来,还吓得要死。
3、“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什么?学到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它告诉“我”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
4、读第二部分,划出描写“我”的心理状态的词语。这些词语描写出“我”当时的一种什么状态、心理?犹豫不决,浑身发抖、满头大汗、心在瘦弱的胸腔里面怦怦地跳动、吓坏了、哑着嗓子、阵阵晕眩、天旋地转、虚弱无力、哭泣呻吟、神情恍惚、害怕、疲劳、一动也不动、大哭、怒吼。有被抛弃的委屈、有受嘲笑的羞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然而最强烈的是恐惧感。
疑难解析1、课文中的“哭泣”“抽噎”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理?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2、“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正纳罕那是谁,却发现原来是我自己。”为何不直接写“我”哭了?一是真实的再现,“我”太害怕了以致连自己哭了也不知道;二是写法的需要,这样写更能将“我”当时的恐惧心理描写得真切、生动。
最初:毫无信心“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继而:信心萌发“这看起来我能做到”随后:信心大增“我”做到了最后:激动抽噎3、分析“我”爬下悬崖时心理经历过几个变化过程?
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岩石,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
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冒险脱险启示:感悟化整为零给人以战胜艰险的信心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
不要把希望始终寄托在别人身上,记住: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