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鲁教版语文六上《走一步,再走一步》word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5秋鲁教版语文六上《走一步,再走一步》word教学设计

ID:1175409

大小:38.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7-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第四学段,语文教科书的七年级上册第一个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讲读课。整个第四学段的教材编排的线索是按三大板块: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本课是属第一板块:人与自我。这个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从不同角度和不同题材回答了“怎样走好人生之路”的问题,以及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和关爱生命。《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回忆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并蕴涵着生活哲理的叙事散文。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十组字词,体会文中作者描写爬悬崖中的心理状态能力目标:1.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2.感知文章内容和主旨,并从中获取有益的人生启示;3.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的能力。情感目标: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进行挫折教育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复述故事,悟出文章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一件事中能悟出人生的哲理。4、课时安排:两课时二、教法和学法:教法:情境法、诵读法、讨论法、归纳法、学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法指导,采用诵读法、复述法、讨论法及拓展延伸法。三、学情分析:刚进入第四学段的学生,通常是天真、活泼,富于表现力的。他们喜欢读带有故事情节的课文,喜欢发问和讨论,喜欢说自己的故事。然而,对一件事蕴含的哲理要悟出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要在充分发挥学生长处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领悟生活哲理。刚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心理承受力也相对较差,可能一遇到困难就会惧怕。因而,对学生进行正视困难并积极克服困难的思想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四、教学设想:针对学生实际,安排两课时,按“引新课——知内容——明主旨——拓思维——展联想——联实际”的模式进行教学。主要进行内容的复述,主旨的提炼,多角度阅读的学习。首先,通过抢答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其次,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在复述的过程中思考文章的主旨;然后,通过适当的点拨和归纳多角度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讨论,从而获得人生启示。 五、课前准备:(1)、想想第一课与这课有什么联系?(2)、预习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3)、阅读这一课,你有哪些问题,请写在纸条上,交与科代表。此环节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认字写字能力,自学能力,提问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是教师了解学情的一个重要环节。把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整理归类,放在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环节中进行研讨。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课,王家新先生的诗《在山的那边》,还记得大家领悟到了一个人生哲理吗?(学生回忆归纳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是的,学了这首诗我们感悟到了:在山的那边,不仅是海,还是理想的彼岸,也是无限风光,是另一个全新的世界。人生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还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但是如果我们将它分解,其实就是一个又一个的人生故事,这些故事蕴含着生活的哲理,给我们展示的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立体形象的生活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叙事散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家莫顿·亨特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故事?他又从中感悟到了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同时希望同学们在学完这篇文章后,也能够从中受到一些有关人生方面的启迪。(板书出课题作者)(二)、走进作者:(多媒体课件打出来)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1927~1983),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宇宙间》等,是文化界声望极高的专业作家。莫顿•亨特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三)、读读写写:检查预习情况下面请看看自己的预习情况如何吧!独立完成(多媒体课件打出来)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耸立()头晕目眩()啜泣()纳罕()垂直()崩土()蓬乱()狭小()胸腔()耸立()迂回()训jiè()悬崖qiàobì()瘦骨línxún()小心yìyì()头晕目xuàn()2.请给下列多音字注音闷热—烦闷弹子游戏—动弹颤抖—颤栗晕倒—日晕折断—折本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耸立:高起,直立迂回:曲折,环绕。凝视:聚精会神地看。嶙峋:形容人瘦削。纳罕:惊奇,诧异。训诫:告诫,教导。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四)、默读文章,复述课文:在默读前,让一名学生朗读“课前提示”。教师作补充:提示中说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既然是脱险,那是什么险呢?其中“蕴涵生活的哲理”是什么哲理呢?带着这两个问题同学们默读一下课文,并且用笔勾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故事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1.分解复述故事情节(就故事情节要素组织学生抢答)(1)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哪里?提示:美国的费城。(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里?提示: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3)事件是什么?提示:爬悬崖(4)爬悬崖的一共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提示: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共六个人;内德、杰利。(5)为什么要爬悬崖?经过是什么?事情的结果怎样?“我”怎样脱险的?起因:天气闷热,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就去爬悬崖。(别出花样,去爬悬崖)经过:中途背弃,进退两难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板书下来)2.整合复述故事情节,请一两个学生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但不是照搬课文,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并请同学评价复述情况。3.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那么这件小事给大家有什么启示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同时这也是作者得到的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能走一步,再走一步,就一定能将困难化解为一个个小的困难,最终能战胜困难。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和强大起来。启示:走一步,再走一步(板书) (五)、讨论交流: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你们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呢?(分组讨论,并请同学们分享经验)(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进一步预习“脱险”部分,思考:(1)作者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并画出原词原句进行初步分析。(2)你同意文中父亲的做法吗?为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和复述故事,不仅了解了这篇课文所记叙事件的缘由和结果,而且把握了课文的主旨内容。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通过研读重点情节再进一步领会文章的细节和深度。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吧!二、精读课文:1、文章一开头为什么要突出“闷热”?(提示:正是因为天气闷热,所以伙伴们才想到去悬崖上透透气,凉爽凉爽。其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生,为下文做铺垫)2、“八年来‘我’一直有病”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提示:伏笔作用。说明为什么5个孩子都能爬上崖顶,而“我”只能爬到三分之一高的岩石架,而且上不去,下不来,还吓得要死。)3、被弃于悬崖时,“我”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请从文中找出描写作者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的词句。点拨:“我”的心理状态是颤抖、恐惧词语: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冷汗直冒句子: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的哀求。重点研读脱险部分:分角色朗读16—22小节,并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4、指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的语句,想想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解析指导:(1)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暮色开始四合。(2)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是典型的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了“我”的恐惧心理,为下文写“脱险”作铺垫。(本题意在引导同学们认识环境描写的作用,并学会鉴赏分析。) 5、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发?(提示:不要小看这“一小步”,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父亲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从尝试中获得成功,获得信心,变得勇敢起来。我们在困难面前要敢于挑战,敢于尝试,才能克服困难。)6、“我”爬下悬崖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划出有关语句。最初毫无信心(我不下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继而有了信心(这似乎能办得到。)随后信心大增(我顿时有了信心。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最后巨大的成就感(爬下悬崖。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7、文章分析到这里,谁能说说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提示: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小步一小步地解决,困难不大了就可以慢慢地解决了。)板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爬悬崖的经历人生启示我的心理变化父亲的指导毫无信心走一步(详)有了信心再走一步(略)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信心大增走了这一步再走一步,爬下悬崖直到抵达我想要到的地方。产生成就感 三、拓展探究:1、你同意文中的父亲的做法吗?为什么?假设你是那个父亲,你将怎么办?(学生答同意或不同意均可,关键在于言之有理,一般倾向于同意父亲的做法)[点拨:]对当时的“我”来说父亲的确有点狠心,并没有用梯子上去救护.但是对以后的“我”而言,他让“我”对自己有了信心变得更加勇敢,教会“我”克服困难其实可以分步走,所以事实上他是一个称职的父亲。而且从语言、语气、神情和动作的细节中也可以看出父亲其实是很着急的,是真的关心“我”的,只是他更关心的是“我”内心中对自己的肯定,以及能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2、“我”能够脱险的原因是什么?a、杰利不放心“我”,去找“我”的父亲来帮忙;b、父亲对“我”的不断鼓励,让“我”有信心走出每一步c、“我”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坚持往下走3、文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杰利值得“我”称之为“最要好的朋友”?提示:内德等小伙伴:嘲笑、置之不理杰利:“不放心”的离去,和父亲一起来救“我”说明:要对友情有所辨别,与真正关心自己的人交朋友4、假如“我”的父亲没来,你是杰利,将怎么办?点拨:作为同学和朋友,不会置自己的朋友于危难之中不给予帮助,会和朋友一起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解析指导:本题目的设计意图是要培养同学们患难与共的爱心,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5、作者莫顿·亨特从一件往事中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并成为一笔精神财富。这种以小见大、由事推理的写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同学们结合课文具体分析一下。点拨:小悬崖:不起眼的岩石,没想到距离有多远——走一步再走一步——巨大的成就感。大人生:不要害怕困难——一个个小困难克服——取得成功。作者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获得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道理。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做人也好,学习也罢,如果像本文作者那样,不断思考,因事推理,你们的思想就会越来越周密成熟,成功离你们也就不远了。四、课堂小结: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在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思考呢?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并且能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五、布置作业:本文在心理描写上值得我们借鉴的,尤其是“脱险”部分,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结合在一起,把作者的心理变化刻画得非常精彩。请同学们模仿着写一篇关于心理描写的小作文,例如发试卷前的心理,来学校报到前的心理等,写在随笔本上。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