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执笔人:郴州市汝城县第七中学何红飞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熟悉全文故事线索,有创意地阅读课文并能调理清楚的复述故事。②、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生活哲理。2、过程与方法:①、学会思考,感悟普通生活中所富含的深刻哲理。②、鉴赏课文中以小见大、以事喻理的感悟美。③、品味有丰富表现力和语言、心理及其他细节描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作者归结的人生经验的生活哲理,并从一件事中能悟出人生的哲理。②、培养患难与共的爱心。③、化整为零,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征服困难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意,研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及生活哲理。教学难点:有创意地探究课文内容,获得教益。教学方法:朗读复述法:本文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作者从童年的一次“脱险”经历,感悟到战胜艰难险阻的人生哲理。通过朗读感知文意,朗读以“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三点要求给予指导和评价。复述故事情节,体味记叙的周密。设疑研讨法:通过有创意的设疑,引导学生多角度阅读、研讨,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朗读质量。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预习准备:(可利用工具书查找相关资料)1.字训诫陡峭嶙峋啜泣着眼纳罕凸凹迂回颤抖屡次头晕目眩小心翼翼2.多音多义字颤┏chàn 晕┏yūn 弹┏dàn┗zhàn ┗yùn ┗tán3.辨析形似字┏峋xún ┏诫jiè ┏纳nà ┏眩xuàn ┏崖yá┗询xún ┗械xiè ┗呐nà ┗炫xuàn ┗涯yá4.解释下列词语耸立:峭壁:颤抖:
迂回:屡次:训诫:嶙峋:纳罕:小心翼翼:啜泣:灰心丧气:5.整体感知:A.概括这篇故事的主要内容。B.你读后有何感受?6.学生质疑问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一、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二、写作背景:这篇文章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叙事散文,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作者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了,可是要下去又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三、整体感知故事情节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要求]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可以概括回答)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C.爬悬崖的一共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那俩个?D.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2.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看书,不要脱离课本,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在理清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要求:①跳读课文,抓住以上讨论要点。②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③口齿清楚,能正确表达感情。3.理清文章的思路:4.归纳文章的主旨:四、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学生只要能扣住课文说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有争议的地方,可课后思考,留待下节课继续探究。五、作业(l)搜集三、五条对待困难的名言、警句,准备交流。(2)思考课后练习二、三。(3)背诵最后一自然段。第二课时学习内容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品析课文语言,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联系实际,拓展延伸。一、导入课文观看短片(过渡)短片中这位女子马拉松长跑冠军的“目标分解”的方法是值得我们效仿的。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我们要善于思考,善于从平常的事件中领悟道理。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叙事散文,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在这次经历中,他感悟到了怎样的生活哲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二、明确学习目标1、精读课文,品析语言。2、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3、联系实际,拓展延伸。三、复述课文内容(课文梳理)要求:1、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口齿清楚,条理清晰。四、教学新授(一)质疑导入整篇文章都是围绕“冒险”、“脱险”这一情节展开叙述的,那么“我”是怎样陷入险境的?又是如何脱险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研读课文?(二)精读课文,品析语言
1、朗读课文1—3自然段2、组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问题①、小组讨论:小伙伴们都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我”的反应又是怎样的?②、小组讨论:为什么“我”最终还是像其他孩子一样向悬崖进发了呢?③、小组讨论:孩子们爬的一座怎样的悬崖?④、快速阅读课文8—15自然段小组讨论:“我”爬上悬崖后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描“我”心理变化的句子。⑤、小组讨论:当“我”的父亲看到时,为什么没爬到石架上把“我”抱下来,而是让“我”自己一步一步摸索着爬下来呢?⑥、默读课文16—22自然段小组讨论:在父亲的引导下,“我”一步一步走下悬崖,文章又用了一系列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部分)⑦小组讨论:爬悬崖这件事给了“我”什么启示?你从中又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刻领悟文中的启示: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讨论这个内容,最好能让学生理解得深刻一点,对“困难”的理解全面一点:既可以是努力一下就能解决的小困难,如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卖报纸时不好意思张嘴等;更应该是比较大的,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困难,如自己学习成绩落后;初中学习,面对学科繁重;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拮据……3、教师:总结全文①让学生再谈学习本文之后的体会。②教师小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③检查背诵课文最后一段。(三)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学生发表后,教师总结)1、以小见大,以事喻理。2、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诗歌欣赏《走一步,再走一步》2、歌曲欣赏《在路上》3、学生练笔:莫顿.亨特能从一件小事中感悟出人生的哲理,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面对生活,你们也会有诸多的感受,试以“那件事告诉了我”为题,写出你心中的感悟。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本教案教学流程设计为整体感悟——探究研读——拓展延伸三大板块。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既注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学地位,又注重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开展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探究性阅读、拓展与延伸等教学环节更是把学生的生活与语文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体验反思接受正确的审美观与情感熏陶,而对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他们独立或合作找出要学习的知识点与能力点是完全可能的,让他们讲出自己从文本中所接受到的人文教育也是完全可能的。从教学实际来看,他们也的确做到了。由此我想到:语文教师要做得是努力思考如何设计好教学,用活泼有效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创造性挖掘出来。在这堂课中,让我感触颇深地还有一点,那就是:要相信我们的学生,教学中的适当放手非常重要。只有“将课堂还给学生”才能让他们在长期的磨练中,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不断获得新的成就感,这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语文教学也就不会再是我们语文教师心中永远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