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吉水县思源实验学校 傅九生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理解积累“痴想、隐秘、诱惑、喧腾”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理解“山”和“海”的象征意义。3、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蕴涵的深刻人生哲理。教学重点:1.领会“山”、“海”的象征意义,感悟诗歌思想内涵。 2.品味揣摩诗歌中有哲理的词句,有感情朗读,提高文学欣赏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准备1、作者简介王家新曾用笔名北新,当代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文学教授。1957年出生于湖北丹江口。1972年入丹江口市肖川中学。1974年高中毕业后下乡到肖川农化厂劳动。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就读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游动悬崖》等,并著有文学随笔及评论等多种作品。2、诗歌的写作背景
《在山的那边》起源于作者的童年体验。作者从小随父母的工作调动(他的父母都是山区教师),但一直都没走出山里的世界。童年的山区生活是封闭的、压抑的,而诗人又是一个爱幻想、对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的少年。这种独特的体验,成了他创作的源泉。1978年,他从边远山区走入大学校门后开始了文学诗歌创作,在《山的那边》就是当时写的一首诗。3、预习以下词语,写出加点字的读音并能读准确。隐秘( ) 诱惑( ) 喧腾( ) 一瞬间( ) 痴想( ) 凝成( )扎下( )二、初步感知诗歌1、朗读诗题,你读出了什么?(作者对山外世界的渴望)2、自由读文 要求方法:①读准词句, 注意朗读得抑扬顿挫,读出诗的节奏美 ②自由读后,听小组内朗读最棒的同学展示朗读。 思考:“山的那边”是什么呢?(板书:海)3、细读理清诗歌层次本诗分两节,想想从时间,内容,写作方式各写了什么,完成下表。(完成时独立阅读,有困难再向对子或小组交流)第一节第二节时间上“我”童年的时候“我”长大后内容上我向往海我追寻海写作方式上我和妈妈的对话我和读者的对话象征意义现实中的山和海“山”象征着困难,“海”象征理想和信念3、你感受到诗人王家新在诗歌中传达了什么情感?请找
到表达这种情感的中心句读一读。诗歌中心句:三、感悟“山”和“海”(小组合作学习)1、朗读以下诗句,交流两节诗中“山”和“海”的内涵有什么不同之处?(在朗读中品味)一二——山那边是什么呢?在山的那边,是海!妈妈给我说过: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哦,山那边是海吗?…………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妈妈,那个海呢?◆现实的山和海,山象征着困难,海则象征着理想。◆童年对海充满了向往与困惑,对理想有了人生感悟坚定而执着……2、情感的形象化是诗歌魅力所在,你还能从第一节诗歌中找到内涵深刻而丰富诗句或词语品析吗?例如:小时候,我常在窗口痴想(“痴想”一词你品味到了什么?)山那边是什么呢?
(请找到相关的句子品读,在小组交流读后的感悟,然后小组用最恰当的方式展示)痴想: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立志追求“全新的世界”。隐秘: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深藏于内心,这是属于自己的秘密。“铁青着脸”是写山的颜色吗?——运用的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本以为能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觉得望见对面的山,也像铁青着脸,冷冰冰的拒绝“我”。“铁青”不仅写出远山的颜色,也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3、将感悟融入自已的朗读之中。(配乐)四、感悟诗歌哲理师:凭着不懈的努力,诗人王家新终于从深山里走了出来,迈进大学校园,成为一名作家、诗人、教授呢!是什么让作者不断追寻人生的脚步呢?是“海”的召唤,追寻“海”的经历是一帆风顺的吗?带着这个问题,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你从哪些诗句感悟到了诗人对海的不懈地追求?(课件出示)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云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请将你结合重点词句写出自已的感悟,和大家交流?我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