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在山的那边》解析

ID:1176829

大小:3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7-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在山的那边》解析***外国语学校****王家新先生的《在山的那边》是一首发表于30年前的小诗,时隔多年仍连续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其生命力之旺盛令人赞叹。然而遗憾的是,对诗的解读至今仍停留在相对感性的水平,以人教版配套教参为代表,认为该诗旨在告诉读者:“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换言之,即判定这只是一首鼓励年轻人树立理想并为理想努力奋斗的励志诗。应该说这个理解是比较表面化的,若果真如此,我们很难相信这首朴实无华的小诗能从成千上万的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独享生命之树常青的荣耀。其实此诗的内蕴远比一般的励志诗深刻得多,它的思想精髓有励志的成分,但更集中地表现为对人类生命状态、生命过程和人生态度的阐释,它可以被看做是一座诗歌形态的人类生命哲理的殿堂。这座殿堂是用象征的骨架搭建起来的。全诗共出现四个形象:妈妈、我、山、海。每个形象既有实指的特定对象,又包蕴丰富的象征意义。“妈妈”是诗人的母亲,又是“过来人”、先哲的化身;“我”是诗人自我,也是一代人乃至整个人类生命的缩影;“山”既指诗人家乡囚笼般的群山,更泛指每个人面对的现实和生命过程中的重重阻碍;“海”相对于封闭阻塞的山,取其开阔与壮丽,实则代表人类生命的憧憬和憧憬实现的那种美丽的真实。诗人把人类生命的“我”置于现实层面的“山”与精神层面的“海”8 的矛盾运动之中,不管他的创作出于怎样特定的或者局部的意图,但文学作品“形象大于思想”的铁律决定了诗所展示的这种矛盾运动在客观上具有揭示人类生命轨迹的认识价值和典型意义。首先,本诗精准地展现了人类基本的生命状态。诗第一节以“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昵”的提问开篇,继之写登山寻海,幻想落空,最后以“妈妈,那个海昵”的发问作结。本节里,作者把全部笔墨泼洒于对山外世界的痴想和对大海的想望,虽然诗中无一字直接触及“我”与“山”的关系,但是从“我”急切跳出群山、投奔大海的痴心与幻想可以看出,“我”与“山”是矛盾、对抗的,想望大海正是对周边群山的叛逆与反抗。对此作者在《关于》中是这样说的:“我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山下,父母为中小学老师,从小随着父母的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世界对于幼年的我来说,就是放学后一片寂静的校园、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环抱着这一切的无言的群山。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年。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我想几乎在每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候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很显然,不满现状,渴望新鲜,幻想改变,是作者儿时的心灵体验,也是创作这首诗的原动力。但是,如果把诗所表现的这种主客观矛盾狭隘地理解为某个生命个体的孤立事件就大错特错了,它实际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命状态,不仅“几乎在每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候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即使青年、壮年甚至老年,也都难以摆脱这种状态,所谓“喜新厌旧”8 ,所谓“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正是千百年来人类对自身生命状态的总结和概括。这里有三个理解要点:第一,所谓“想望”的、“幻想”的“海”,不能简单地限定为理想,它应该泛指人类与生俱来的不安于现实、希求更加“美好”的本能冲动,既包括理想,同时又包括诸如愿望、幻想、幢憬或者朦胧的思变意念,换言之,一切精神层面的否定现状、超越现实的意识或者遐想,都属于这个范畴。第二,“山”与“海”的矛盾是永恒的,它贯穿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也贯穿着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一个人从童蒙到耆老,有谁不曾经历过不满与想望的磨砺昵?有的人可能为一个理想追求奋斗一生,有的人可能终其一生与理想无缘,只是觉得现实不完美、不如意,不断地企望各种各样的前景,有时甚至连前景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求能离开现在,能稍有改变或者新意。我们的这种生命状态,自人类成为高级智能生命的那天起就已经形成了。不满茹血吱腥,于是发明了钻木取火;不满狩猎果腹,于是进入到农耕时代;不满被奴役与宰割,陈胜喊出“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人类文明史的每一页都在昭示:人类的每一点进步,社会的每一点发展变化,都与人类的这种生命状态息息相关,都是在这种生命状态的推动下实现的。第三,“山”与“海”的矛盾又是普世的,它不因人的身份地位的差异而存在或者消失,只是表现形态很不相同罢了。毛主席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穷则思变”,这是穷人、被压迫或境遇不佳者的表现形态。而富人或者境遇好的人也非枯根稿木:成功者追求更大的成功,有钱人追求更加有钱,当然,也有比尔·8 盖茨、巴菲特、陈光标们华丽转身搞慈善,万历皇帝不行皇权好木匠,《甲方乙方》的暴发户腻了燕窝鱼翅惦记吃糠咽菜……至于不满生命短暂、追求健康长命,则是古今中外无论富人穷人共同的渴望。凡此种种说明一点,不管你的生存现状是好是坏,不管你生活在古今中外,都不可能摆脱“山”“海”矛盾这种具有普世意义的生命状态。《在山的那边》触动了人类这根永恒、普世的神经,不管它阐释得深浅好坏,都不妨碍它跨上了生命哲学的高度.这恐怕正是这首小诗获得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本诗精准地展示了人类基本的生命过程。诗第二节写成人后,“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推动和激励“我”战胜“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翻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寻找那能“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的、“夜夜奔来”的、“雪白的海潮”。如果说第一节的“山”象征静态的确定的现实,是寻“海”、“想望”的策源地和出发点,那么当“想望”由主观意愿转为实际行动以后,本节的“山”便随之派生出了动态的艰辛与险阻的寓意。这里实际又给出了一个重要的生命命题,即“山”“海”矛盾的生命状态决定着人类的生命过程必然始终与磨难和阻碍相伴而行。现实的“山”催生了“想望”,“想望”跳出原有的现实跨进新的现实,在与一重重新的现实的搏杀中前进、兑现,再前进、再兑现,这构成了每个人的生命过程。因“想望”性质的不同,“山”的大小、数量与组合形态也会呈现差异。当你的“想望”表现为坚定明确的理想,你的生命轨迹必然是义无反顾地一路前行,你要登临跨越的“山”8 也一定是崇山峻岭,呈重峦叠嶂的线性排列,理想越高远,“山”势越险峻、越绵延。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理想,先后翻越了四一二政变、红军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无数座“山峰”,前后数十年,捐躯千百万,最终结成正果。这段慷慨悲歌的理想践行历程就是这种“想望”形态的经典例证。当你的“想望”限于感性的求变意念,渴望美好而无专一目标,不失执著却笼统而朦胧,这时你要攀爬的可能是低峰矮丘,可能呈环状排列,你可能会登上东“山”不见“海”,遍攀中、南、西、北峰。最终你可能如愿以偿地找到“海”,也可能锰羽而归,重返原来的“山”中。这就是随处可见的我们普通人的人生履历:年轻学子为好的前程寒窗苦读,满世界应聘求职,为保职、升职弹精竭虑;农民工走出田亩城里寻梦,建筑工地挥洒汗水,缝纫机旁超时劳作,农贸市场叫卖吃喝,有时一年换8次工作,仍不知落脚何方;自创业者尝遍起步的艰辛,惨淡经营的劳累与苦恼,有时还要承受破产倒闭再创业的磨难……上述两种“想望”形态,优劣高下无需细论,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只要你在“山”与“海”的矛盾中选择了“海”—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过或者必将有寻“海”的经历,翻山越岭的磨砺与苦难就必然如影随形地融入你的生命过程,想躲是躲不掉的。余秋雨把书命名为《人生苦旅》,这四个字正是人类生命过程的如实写照。就此意义而言,本诗展示的这种“苦旅”式的人的生命过程同样具有永恒的普世的性质和意义。8 最后,本诗鲜明地宣示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第二节中,诗人不厌其烦地着墨于攀登:“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本节十九行诗,这样直接写登攀的就占了七行。七行之中,前四行写攀爬途中,后三句写将临终点,核心的精神一以贯之,即千难万险无所惧,不见大海不止步。这里需特别说明,横亘在寻“海”途中的不是一种“山”,而是两种:要“海”中沐浴,既需冲破现实的物质的层层阻碍,更要战胜精神层面不时窜出的灰心失望甚至绝望放弃。这两种“山”同样狰狞凶恶,同样是无法回避的拦路虎,但也同样不是不可跨越和战胜的,而战胜它们的无敌利器就是“信念”。“信念”这个词常被人们混同为“理想”或“信仰”,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理想”“信仰”有相近之意,都包含某种具体明确的思想内涵,而“信念”则指对某种东西的执著认定。比如“共产主义”是“理想”“信仰”,而“相信共产主义一定实现”就是“信念”。信念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在于可以给人精神的支撑,无惧无畏的胆气,百折不回、永远进取的动力。在诗中,“信念”不是“海”,却是寻“海”之行的定心丸,翻山越岭的烽火轮,“信念”在,则大“海”在,“信念”不灭,大海必见;反之,一切理想或“想望”都将化作泡影,一切努力都将半途而废。所以作者在结尾处要大声疾呼:“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8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是执著的“信念”,强劲的激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敢斗必赢的人生启示,是每个人都应镌刻在自己人生座右铭上的千金不换的警句。人类“山”“海”矛盾的生命状态是客观存在,任何人和力量都无法改变,但是,采取怎样的人生态度却是人类自己可以决定的。历史上向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儒家为代表的思想体系主张积极进取、入世有为,既倡导求取个人功名利禄,又鼓励济世救人,功在社程。佛、道为代表的思想体系则主张与世无争,清静无为,泯灭个人的名利欲望,安于现实,甚至躲进寺观打坐清修。屈从于“山”、压抑“海”的欲望与人性相背离,所以几千年来主导中国社会、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始终是儒家思想。我们批判儒家思想的封建糟粕,但是对它倡导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却是必须加以借鉴与肯定的。中国没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主导就没有几千年不断发展进步的文明史,世界没有积极进取精神的驱动就没有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可以设想,未来世界在积极进取精神的助推下必将不断地跨进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境界。虽然我们不能说这种精神是普世的,但是它作为掌控人类进步的上帝,却肯定积聚着永恒的生命力。《在山的那边》赞美了这种永恒,凭借传递效应,它是否也多少汲取了些许永恒的能量,才使得自己的生命之树常青呢?8 综上,《在山的那边》从生命哲学的视角演绎了关于人生的命题,揭示了具有普世、永恒价值的生命理念和人生观,对我们、尤其是青少年正确认识生命、面对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说,它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的哲学,人生的礼赞”。8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