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在山的那边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学设计:在山的那边

ID:1176928

大小:15.3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7-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在山的那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三、课前准备:  教师:有关资料。  学生:熟读课文。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总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形似字辨析。  3.解释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范读课文。  学生听读时:  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  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  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  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b.再挑选意义重音。  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  举例诗句的重音及节奏。  c.学习集体朗读。  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  a.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  “铁青”什么意思?是写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现什么?  我的“幻想”指什么?“零分”又指什么?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诱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喧腾”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的“终会”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  学生通过讨论,以上重点词语基本可以正确理解。个别有争议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山”与“海”的含义,也从象征意义上来理解,来解释,可予以补充,纠正。  b.在学生初步掌握朗读节奏、意义重音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揣摩语意,初步读出句子所表达的语气。然后讨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师投影出示句子)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这两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有什么特点?  一、教学目标  ①正确地朗读课文。  ②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③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④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  ①复述故事情节。  ②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第一课时(总2课时)  四、教学内容  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  五、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  2、学习字词  ①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②出示练习。  a.给加点字注音。b.按拼音填空。c.结合语境解释词义。(略)  3、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要求]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  (教师可以投影出示以下问题组)  其他学生边听读边思考,在书上标记。  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可以概括回答)  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3、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2、知识目标:积累字词,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3.能力目标: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培养深入细致探究课文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  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感悟。抓住事物描写的语句,深入细致探究课文,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蝉(总4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朗读课文,思考研讨与练习一  就课文不理解的地方质疑  二、导入  1.作者介绍  本文选自《承教小记》,作息和小思,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祖籍广东番禺,1939年在香港出生。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1981年或香港大学硕士学位。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出版散文集《路上谈》、《日影行》、《不迁》、《彤云笺》等  2.导语  同学们对蝉一定很熟悉,蝉是儿童的伴侣,蝉是夏的歌手。但是你们知道蝉的一生,为了一个夏天的歌唱,甚至在黑暗地底下努力奋斗了六年,多则十七年。我们该向蝉学点什么?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探究质疑:思考研讨与练习一,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哪里?  讨论归纳:文章开头写蝉使事忙得人听了很烦,再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可以表现了蝉的惹人讨厌和微不足道的一面,这是抑。然而得知蝉17年埋在泥土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作者被蝉活着的生命的意义所感动,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这是扬。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