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导学案时间2012-8-27学习内容《在山的那边》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2、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3、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重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学习难点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方法合作、探究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导学设计课堂笔记一、课前热身1.正确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扎下漫湿一瞬间2.【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丹江口。1984年写出组诗《中国画》《长江组诗》等,广受关注。1985年借调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出版诗集《告别》《纪念》。200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聘任为教授,开设中西现代诗歌比较研究课程及创造性写作课程。另有编著《当代欧美诗选》《叶芝文集》等。2)了解背景《在山的那边》是作者在二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诗,那时作者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因此,读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那个不无稚气、却让人感叹和怀念的早年作者的影子。《在山的那边》起源于童年经验。作者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山下,父母为中小学老师,从小随着父母的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世界对于幼年的作者来说,就是放学后一片寂静的校园、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环抱着这一切的无言的群山。而作者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好奇心的少年。诗的开头两句,正是作者“小时候”的真实写照。其实几乎在每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而诗中的这种对“山那边”的遥望和幻想,构成了作者小时候特有的秘密,甚至隐秘地影响到了作者的一生。二、研讨交流(一)自主学习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为本课找适合的曲目形成配乐朗诵。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3,写写“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是怎样处理的”练笔,准备上课时在班里交流。(二)合作探究熟读课文,把握本诗主旨,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学生独立思考,在不能解决的情况下组内讨论完成。)1、 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2、 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3、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4、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5、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6、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7,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8,小时侯和现在,“我”对于“山”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你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吗? 9,妈妈所说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 10,诗中所写的“山”和“海”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三)巩固练习1、基础积累()想隐mì()诱()惑()喧téng()一瞬()间níng()成2.辨析词语将下列相近词语依次选择填在横线上。(1)伏/趴痴想/幻想小时候,我常()在窗口——山那边是什么呢?解析指导:希望同学们认真揣摩品味每个词的含义,结合语境选出最合适的词语,而不仅仅是依据课本选出。如“痴想”是傻傻地想,发呆地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符合小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特点。而“幻想”主要是指对没有实现的事物的想象,不能很好体现孩子纯真的傻傻的性格特点。(2)漫湿/浸湿枯干/干渴——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了我()的心灵……解析指导:“漫湿”强调范围之广,理想占据了我的整个心灵,写出了“我”对理想的强烈渴望。“枯干”更真实更生动地展现了“我”现在的心理状态,表达了对理想的强烈渴望。三、拓展延伸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提示:这个大海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既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既可以是宁静的,也可以是狂暴的;既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布置作业1、课外作业:2、书面作业: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