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高密市孚日学校:王秀莲教学目标: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读出感情。2、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诗歌所阐述的人生哲理。3、比较阅读主题丛书中的《山民》一课,了解两篇文章的异同。教学重点: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读出感情。2、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诗歌所阐述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诗歌所阐述的人生哲理。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在山的那边》这篇文章,前面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你在预习的过程当中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了呢?学生有的了解了作者简介:王家新,当代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纪念》、《游动悬崖》等。有的了解了写作背景:王家新,出生在湖北省的武当山下,在他童年的五六年里,一直没有走出那山的世界,一片寂静的校园,一条清澈的小溪以及无数座环抱着的群山,便构成了他幼小的心灵世界,而作为一个充满着强烈好奇心的少年,决不会满足于这片小小的天地,于是他
产生了一种想法,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并为着这一个理想进行艰苦地探寻,甚至影响了作者的一生。后来,他把在探寻和奋斗过程中的所有感受和体验写成了一首诗,于是就有了这篇课文《在山的那边》。还有的同学查了很多多音字和形似字,班级内交流。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和节奏1、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帮助纠正读音。2、学生自读课文,读出停顿和节奏。3、齐读课文。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速读课文,从不同角度概括文章两部分的内容。(提示:从时间、内容、所表达的感情等角度进行概括)2、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四、品读课文,赏析优美句段,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生找出诗中能打动自己的语言,进行赏析并进行朗读指导。如:第一节写童年是的困惑,整体上应该读出孩子的稚嫩,读出那种向往和失落后的疑惑不解。第二节是长大后的追寻,应该读出那种坚定、激昂和喜悦之情。学生挑选里面的重点句子进行赏析,并进行尝试朗读,老师再根据朗读情况给予指导,然后学生自由读、齐读。五、迁移训练
学生读语文主题丛书第四本187页的《山民》,思考:《在山的那边》和《山民》有什么异同点?(方法:让学生模仿《在山的那边》的学习,朗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男女生分别读,齐读等多种方法结合)四、学生谈学习了这两篇文章后的收获和启示。(提示:可从写法上、内容上、结构上、语言上等多个角度畅谈)五、一路前行送给学生三段文字,齐读,进一步感受梦想和信念的重要性。六、布置作业以《我终于见到了……》为题写一段话。横线处可以填写某种事物,如大海、雪山、大漠等,要注意写出你对见到它的渴望和追寻过程中的曲折经历,以及见到后激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