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方案班级:2011教育技术学1班姓名:李斯梅学号:201122150110292013年10月12日
一、学习者分析1、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12~14岁)2、教学内容: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在山的那边》3、教学目标:领会诗中重点生字词的含义并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用心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意象“山”与“海”的象征意义,学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启迪,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学习者的一般分析: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此时,他们刚刚由小学踏入初中对初中的学习生活习惯还不太适应,本节课是七年级学生上的第一节语文课,孩子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渴望得到新同学的赞许,渴望得到新老师的鼓励,但学生学习的随意性较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地指导和帮助,且应该给他们制定一定的学习目标,让他们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而本节课正是让学生有小学过渡到初中的一道门槛,这首诗以“山”和“海”为意象激励学生应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在中学阶段,学生思维能力迅速得到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表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1)通过假设进行思维。能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抽象逻辑过程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2)思维的预计性。在复杂的活动前事先采取诸如打算、计谋、计划、制定方案和策略等预计因素。(3)思维的形式化。中学生思维成分中形式运算思维已逐步占了优势。(4)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中学生能反省和自我调节思维活动的进程,使思路更加清晰、判断更为正确。(5)思维能跳出旧框框。在情感方面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初中学生自我意识逐渐明确;他们富于激情,感情丰富,爱冲动,爱幻想;他们开始重视社会道德规范,但对人和事的评价比较简单和片面;他们在对知、情、意的自我调控中,意志行为日益增多,抗诱惑能力日益增强,但高层调控仍不稳定选自杨九民、梁林梅编著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
5、学习者初始技能分析: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到初中,在小学他们就一直学习语文,对诗歌的学习也不陌生。因此,对于本文的朗诵对于他们来说问题不大且本文所涉及的“山”和“海”大部分学生也很熟悉,而难点是对其象征意义的理解和把握还有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有一定的难度。初始技能图:目标能力朗读诗歌并找出生字词掌握诗歌的中心思想、理解“山”与“海”的含义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题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会读会写运用诗中的生字词目标:品味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理解“山”与“海”的象征意义理解生字词的含义教学起点知道诗歌的概念列举所学过的诗歌先决能力知道表达手法的概念了解诗歌的表达方法知道象征手法在诗中的用法学会运用象征的表达手法
一、学习需求分析1、学习者现状: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况:本阶段初一的学生刚刚从小学毕业,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和功底。学生会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会结合语境分析理解词语,对诗中“山”和“海”的象征意义能准确把握,但对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不能理解,需要教师巧妙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初一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此时他们富于激情,感情丰富,爱冲动,爱幻想。对于未来他们都有美好的憧憬,初是人生一个重要的阶段,大部分学生都会从初中开始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奋斗。而本文就恰好迎合了这一特征。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本节课是初一学生上的第一节语文课,孩子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渴望得到新同学的赞许,渴望得到新老师的鼓励,但学生学习的随意性较强,没有一定的自控能力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并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具体分析见问卷1到10的问题分析)学习者希望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掌握诗中的生字词、会理解诗中的意象“山”与“海”的真正含义,学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启迪。也希望能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以便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2、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会读会写运用诗中的生字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山”与“海”的象征意义,学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启迪。学会使用象征的表达手法。3、差距(学习需要):通过学习者的学习现状和期望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分析,本阶段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就是应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会结合语境分析理解词语。还应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对诗人和诗歌的写作背景都应该深入了解。此外,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诗歌的主题和诗歌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从而进一步理解“山”与“海”的象征意义和诗人表达出来的人生哲理。
一、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在山的那边诗歌朗诵、生字词讲解、作者简介、诗歌背景介绍、诗歌内容具体分析、总结诗歌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传达的思想感情、象征手法的讲解和运用、理解诗中“山”和“海”的象征意义、课后作业布置。【教学重点、难点】会读会写并运用诗中的重点生字词,品味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理解诗中的意象“山”与“海”的象征意义,学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启迪,领会本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总括图:拓展延伸《在山的那边》诗歌朗诵生字词讲解作者简介诗歌写作背景诗歌内容讲解诗歌主体诗歌写作手法课后作业1、诗歌朗诵(内容见附件1):(1)听录音学生自读2、生字词讲解:痴想(chī):发呆地想 隐秘(yǐn):隐蔽,不外露 铁青(tiě):青黑色,常形容人(矜持、恐惧、盛怒或患病时)脸色发青 凝成(níng):凝结而成 诱惑(yòu):引诱,迷惑
喧腾(xuān):喧闹沸腾 漫湿(màn):润湿,浸湿 一瞬间(shùn):一眨眼之间 3、作者简介:王家新,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教授。1957年生于湖北省丹江口市。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3年参加诗刊组织的青春诗会。1984年写出组诗《中国画》《长江组诗》,广受关注。1985年借调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出版诗集《告别》《纪念》。1986年始诗风有所转变,更为凝重,告别青春写作。1992年赴英作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后调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任副教授。200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聘为教授,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性诗人。代表作有《在山的那边》、《瓦雷金诺叙事曲》、《帕斯捷尔纳克》、《回答》、《乌鸦》、《游动悬崖》、《纪念》等。4、诗歌写作背景:《在山的那边》是王家新在1979年写的一首诗,当时他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学生。《在山的那边》起源于作者的童年经验,他曾因父母的工作调动而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一直没有走出过山区。诗人当时又是一个善于幻想的少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山那边”的情景怎样呢?那是遥望和幻想中的美妙世界。这种心理状态,一直隐秘地影响着作者的思想和创作,于是“海”的形象就出现了,与“山”形成了对应。本诗就写了这种封闭与想象的事,而又以后者为主。与他童年的挫折经验以及在这种挫折中日渐深沉的感悟和信念有关。诗中对“海”的向往,实际上是经历“文革”的青年一代对人生信念的向往与追求。5、诗歌内容讲解(重点):第一节:写童年的作者对理想的追求。第二节:写长大的作者通过拼搏、奋斗之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形象地写出了一个光辉灿烂的世界,体现了作者兴奋、激动、喜悦的心情。6、诗歌的主体(难点):
《在山的那边》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就要一次次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这一过程是艰辛、艰难、痛苦的。但因对理想的呼唤、信念的支持,使人不畏长途跋涉。表达了诗人不怕一切艰难险阻,要克服重重阻挠,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的感情."山"就是喻指的困难,"看见海"是诗人的梦想,看见海洋需要翻过座座山峰,喻指实现梦想需要克服重重困难.7、诗歌写作手法(难点):(1)虚实结合,联想丰富。全诗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回忆童年时代对山那边的向往和困惑,以写实为主。先实后虚,以实衬虚,自然发展,由浅入深,最后揭示主旨,表达坚定信念,给人以深刻的启迪。(2)象征比喻,形象深刻。本诗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又与比喻紧密结合,它们集中体现在“山”和“海”这两个特定事物上。全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诗意在跌宕中推出,感情也波澜起伏,给人以深刻的启迪。8、课后作业:(1)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倩。探求一下,诗中“山”与“海”蕴含着什么意思?(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诗句及其含义。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当我爬上哪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9、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诗中的“山”象征着重重困难,“海”象征着信念理想,要实现理想就要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地去拼搏奋斗。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感悟到了什么,与大家分享。(2)有理想名言警句赏析,希望同学们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和人生的感悟。
理想并不能够被现实征服,希望的火花在黑暗的天空闪耀。 ——巴金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罗曼·罗兰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 ——屠格涅夫我们如果没有理想,我们的头脑将陷入昏沉;我们如果不从事劳动,我们的理想又怎样实现?——陈毅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列宁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理想。 ——周恩来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雨果抱负是高尚行为成长的萌牙。——莫格利希在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为最美好的目的而设。——伏尔泰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伏尼契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约翰逊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纪伯伦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W.)不要放弃你的幻想。当幻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美国作家马克·吐温附件1:教学内容《在山的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