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燕矶小学严金芳一、教案背景:杏林子,本名刘侠,一九四二年生。十二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这场纠缠她一生的病痛,改变了她的人生道路。一九八○年当选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一九八三年获得国家文艺基金散文奖。更创办伊甸残障基金,身体力行,为残障朋友服务。2003年2月8日不幸去世,享年61岁。杏林子小学时聪明活泼,但六年级那年患上的那场病,除导致她行动不便外,发病时更手脚肿痛,痛苦不堪。她从此结束学校生活,留在家中,由母亲照料。她一边与病魔纠缠,一边广泛阅读,17岁那年开始写作生涯。身怀残疾的杏林子写作时,弯着腰、弓着背,辛苦数倍于正常人。但她对写作一往情深,以非凡的意志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双手写下不少励志作品,鼓舞着许许多多的人们鼓足劲儿面对生活。二、教学课题:《生命生命》三、教材分析:《生命生命》这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小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四、教学方法:阅读品悟、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阅读法(朗读)五、教学过程:一、在交流中入课--引发生命的思索:1.质疑:教师:从我们呱呱坠地到现在,十来年过去了,你有没有想过生命是什么?2.引入:教师:也许大家没有想过,但是,有人想过,就是她。(出示课件:杏林子照片)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师生齐说:杏林子)杏林子是(我国)台湾一位著名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有很多是思考生命问题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我把题目补充完整(板书:生命)3.区别:教师:你发现了吗,这个题目和我们以前经常读到的文章题目,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两个词重复)教师:是的,你观察的很仔细,这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你会读吗?学生:朗读,读出停顿。教师:对,他读出来的两个词语在声音的高低、轻重上的变化,读出了区别。教师:我们一起来读。
学生:生命!生命!二、在阅读中品悟——触摸生命的脉搏:(一)初读感知文章内容:教师:生命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回忆一下,这篇文章共写了几个事例?汇报:飞蛾挣扎求生香瓜子萌芽生长聆听心脏跳动(二)细读感悟:1.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第二自然段)过度:一只小小的飞蛾,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触摸到的是一只怎样的飞蛾?(有着强烈求生欲望的飞蛾)教师: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表现在哪?学生汇报:学生: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凡是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愿望,都极其珍视自己的生命。)(飞蛾在我的手中坚强不屈,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和敌人抗争到底的精神让我没有想到。)(真没想到这么脆弱的生命却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学生:“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让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作者竟然放了这只飞蛾让我没有想到,因为前文说:“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正是因为这只飞蛾很令人讨厌,所以“我一伸手捉住了它。”,但没想到最后又把它放了。教师: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完成了由讨厌到释放的转变?(1)这里连续用了三个感叹号,可见,是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作者非常敬佩,飞蛾落到比它强大无
数倍的人的手中,虽然它知道自己求生的希望几乎是零,但是依然在奋力挣扎,这种精神让作者敬佩,所以放了它。(2)“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这个“稍”字,说明飞蛾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轻轻一捏,它就会死。但他临死不放弃生命,令作者震惊,是作者不得不放了它。教师:结合信息体会:(飞蛾的寿命有多长?平均9天,只有九天。但它却为了9天挣扎1分钟、2分钟、10分钟、20分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象:(出示课件)A那飞蛾挣扎着,极力鼓动着翅膀,它在对自己说什么呢?B它会对杏林子说什么呢?(4)升华:教师:与许多生命相比,飞蛾是渺小而脆弱的。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求生欲望却是极其震撼人心的!小小的飞蛾知道,只要作者的手指稍稍用一点力,它的生命就将从此结束。但是,它不放弃,它不甘心!它不愿意就这样白白的死去,它在作者的手中极力鼓动、挣扎,仿佛在心灵深处对作者深切地喊着:生命,生命!(齐读)我要生命!师接:这种震撼人心的呼唤让作者震惊,并忍不住放了它。(5)朗读:教师:是啊,作者震惊了!谁来读读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你的震惊!学生:朗读。B集体读:教师:我相信这只顽强不屈的飞蛾不仅写在了文字上,写在了我们的大屏幕上,同时也写在了每一个同学的心里。那么,就让我们读着已经印到了我们脑海中的文字,把这只飞蛾再一次带到大家的眼前吧。
反馈:(变序朗读,体会情感)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2.走近香瓜子:(第三自然段)过渡:这是作者手中触摸到的生命,那作者眼中的小瓜苗又是什么样的呢?快来读一读。(1)朗读:学生:朗读第三段。(2)感知:教师:这是一棵怎样的小瓜苗?学生: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小瓜苗。(3)感悟:教师:小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表现在哪?学生: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生即使它仅仅只活几天。A抓住重点词语体会。B结合上文体会。(4)朗读:教师:就是这个小小的瘪瘪的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里竟然发芽了,而且还长出了一截小小的瓜苗,多么顽强啊。
教师:读读这段话,表达出小瓜苗那种顽强的生命力。(5)升华:教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在一个小小的、阴暗潮湿的墙角,一小截瓜苗在迎风舞动,杏林子就坐在墙角,注视着这株小小的瓜苗,她在感叹,你听,她说:教师:生命就是墙角—砖缝中的小瓜苗。生命就是香瓜子冲破坚硬外壳的勇气。生命就是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的决心。生命还是虽然仅仅只活几天也要顽强地活着的精神。(6)小结:教师:一粒太不起眼的香瓜子,面对没有任何生存条件的细小砖缝,它不放弃对生命的追求,它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顽强不屈地高喊着:生命,生命!(生齐读)哪怕我仅仅只活几天。3.杏林子正确的生命观:过渡:飞蛾强烈的求生欲,令作者震惊,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让作者赞美。所有这些,引发了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也更加激起杏林子对生命的渴望!动物、植物尚且如此,那我们人又应如何对待自己宝贵的生命呢?(1)朗读:教师: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有着怎样的生命观?学生:汇报。A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B我可以好好珍惜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一切全有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2)激情:出示: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教师:是的,这是作者杏林子说给自己的一句话。孩子们,把手放在心口上,你感觉到什么了?学生:心跳!教师:对,这就是你的心跳,这就是你的生命!来,让我们认真地告诉自己──(生齐读: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郑重地告诉同桌──(生齐读: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全体起立!自豪地告诉全场所有的老师──接着读──(生齐读: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3)升华:出示资料:教师:同学们,看着这张照片,你觉得杏林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学生:幸福、乐观。教师:是的,我相信,每一位看到杏林子阳光般的微笑的人都能感觉到她的快乐、幸福、乐观。但是你知道吗?杏林子十二岁的时候,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坏死,从十二岁患病到六十一岁去世,整整五十年的时间里,她腿不能动,腰不能转,臂不能抬,头也不能随意的转动,就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作了整整五十年,想到了吗?在他患病的五十年的时间里,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她都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但是,还有你没有想到的,在杏林子患病的五十年时间里,她竟然用一双严重残疾的双手写下了四十多本著作,其中有小说,有散文,有影视评论还有影视剧本等四十多本著作,使杏林子成为台湾最有影响力的作家,而且还被评为
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杏林子坐在轮椅上,趴在膝盖上写出来的。(三)齐读最后一段,了解生命的意义:教师: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看看杏林子是如何对自己负责的?学生:齐读。学生:谈感受。教师:板书——生命有限价值无限珍惜生命四、激情总结,升华情感:教师:生命是什么呢?不同的人,不同的物,不同的事会告诉我们不同的答案。窗外杨柳依依,生命就是杨柳那嫩绿的枝条;课堂上看到你们的张张笑脸,生命就是同学们如花的笑靥;听到黄鹂在柳枝间鸣叫,生命就是黄鹂那清脆的歌声。用我们的全部感情,齐读最后一段,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收获,读出自己的心声。《命运交响曲》的伴奏五、学完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写下来与同学们交流。六、推荐阅读: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杰克·伦敦——《热爱生命》克伦·沃森——《生命生命》板书设计:生命生命飞蛾求生生命有限价值无限珍惜生命七、教学反思:《生命生命》是一篇短小精湛、富含哲理的散文。这篇课文通过捕捉飞蛾、砖缝中生长的瓜苗和倾听心跳三个事例,让我们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在课上我努力实现语文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我成功地体现了如下几点:
1、充分利用多种学习资料,沟通课内外联系,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新课开始,我打开多媒体资料中作者的图像向同学们介绍有关杏林子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了解写作的背景,调动起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课内外有机的结合。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感情。“生命”对10岁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困难,于是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帮助孩子走进生命的内涵。情境一:假如你是那只被握在手中的飞蛾,你会怎么想?情境二:了解了飞蛾平均只有9天的生命,从而产生心灵的震撼,飞蛾为了这9天的生命,为了能活着,如此奋力拼搏,求生的欲望是多么强烈啊!情景三:在第三个事例的教学中,让学生右手去感受心跳,辅以老师的动情讲述,让孩子感受心跳的可贵,从而让他们明白要珍惜生命。3、注重拓展,扩大阅读量。在教学完本篇文章后,向学生推荐了三本书籍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克伦·沃森的《生命生命》,目的想让学生扩大阅读量,提高自我阅读的能力,体会生命的重要,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