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第二学时)肥东县实验小学王业义【教学目标】有感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温故知新。1.观看关于“生命”的视频,请生谈感受。2.作者杏林子从哪三个事例引发出对生命的思考?二、研读文本,探究感悟。1.研读感悟“飞蛾求生”。默读第2段,看哪些地方让作者、让我们感动?画出有关的语句,加以体会,最好能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师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预设:“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1)你读出了什么?(2)再自由读出这两个句子,读着读着,哪一个或两个词突然跳入你的脑中,是那样的显眼,你就抓住它。指导朗读。(3)如果你是小飞蛾,你会说什么来鼓励自己?(4)让我们一齐来读出我们的感动。2.按上面方法学习“瓜苗生长”和“静听心跳”。(1)自学。小组交流。(2)师生交流:a.“瓜苗生长”。砖缝中的香瓜子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动?引导体悟,指导朗读。b.“静听心跳”。请生倾听心跳。你听到了什么?此时你一定充满了自豪,你想说什么?“糟蹋”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有人白白糟蹋生命吗?理解“我必须对自己负责。”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1.从这三个事例中,作者发出怎样的感悟呢?引导理解“生命有限”和“价值无限”。2.杏林子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3.你还知道哪些人珍爱生命的事例呢?4.你有什么感想写下来吧!(小练笔)请生读。(机动)
5.回顾课题,怀着对生命的敬畏、赞美、珍惜之情再读课题。四、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板书设计:生命生命飞蛾求生珍爱生命瓜苗生长体现价值静听心跳教学反思一、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独立默读课文,找出感触最深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同伴者、引导者。 二、以“读”为训练主线。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为一篇具有较强哲理的文章,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学中,我第一节课首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正确、读通顺,第二节课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默读思考。在交流个人自学体会时,引导学生品读,
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在这一环节中,注意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入情入境,直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整节课,书声琅琅,读味十足。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教学中要注意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文章由三个事例引发出对生命的思考,三个事例在结构上有相似的地方,我就重点教第一个事例,然后让学生用学习第一个事例的方法学习二、三两个事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总之,语文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语文性,激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和发展思维训练,使课堂成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训练场和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