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教学案例[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骚扰、跃动、强烈、欲望”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引发出的三点思考。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资料,了解台湾女作家杏林子。 2、教师准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钢琴曲及杏林子的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 [课时安排]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蕴涵的深刻道理。一、音乐导入,揭示新课上课伊始,老师给同学们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师: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吗?有什么感觉? 师:这是耳聋的贝多芬创造的优美的乐曲。通过这首曲子他只想告诉我们一句话:人生尽管有很多的不如意,但它决不能使我屈服。无独有偶,(投放杏林子的照片)台湾著名残疾女作家杏林子在12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 指名读课题,你读出了什么?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全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工具书或画出来。 (2)课文围绕“生命”的话题讲了哪几件事?2、汇报交流 (1)检查词语:飞蛾骚扰茁壮听诊器糟蹋动弹 (2)讲了三件事:飞蛾险境求生瓜子砖缝生长 倾听沉稳心跳 三、细读第一个故事,渗透学习方法 1、默读第二自然段——“飞蛾险境求生” 思考:文中哪句话打动了你?为什么? 2、交流重点句子的理解 句1:“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读句子,谈感受。 师:尽管飞蛾的生命如此孱弱,但它并不屈服,还是努力挣扎着。 句2:“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1)什么是“挣扎”?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小飞蛾的“挣扎”,是在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时的一种抗争。) (2)还从哪个词中能体会到小飞蛾在努力挣扎?(极力)
比较“极力、尽力、努力”哪个词用在这儿最好。(3)再读句子,体会飞蛾求生的欲望是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采取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等形式。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4、师小结: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它都没有放弃求生的努力。挣扎着的飞蛾让“我”分明感到:凡是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都极其珍视自己的生命。小小的昆虫竟然如此,更何况是人呢? 四、运用学法,研读二、三件事 1、默读第二、三件事要求: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故事,运用阅读第一个故事的方法,抓住最能打动你的词句,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 2、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 3、集体交流——“砖缝中求生”。(1)重点句子:“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竟使:竟然,使它……;即使:即将,就是,说明瓜苗生命力的顽强。)(2)师适时点拨: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温度、土壤,尽管砖缝中瓜苗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缺乏水分,它也能顽强抗争,不屈向上,茁壮成长。 (3)再读句子,体会“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这句话多余吗?讨论交流。 4、集体交流——“倾听沉稳心跳”。 (1)重点句子:“我可以好好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糟蹋”?在文中指什么?” 可以……也可以……强调了哪两种人生态度? (可以珍惜生命,也可以浪费生命)(2)“作者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的?又是怎样对自己负责的?”读有关内容。 五、研读最后一段,升华认识 1、齐读最后一段 思考:作者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的?她的生活态度又怎样? 2、交流,出示句子: “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3、再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上面几句话的理解。 (可以联系杏林子、保尔、柯察金、张海迪、霍金、贝多芬、海伦·凯勒等人的事迹) 4、小结:他们用毕生的精力,以坚强不屈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把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使自己活得光彩有力,书写着人生的精彩篇章,不断激励着我们成长。 六、回归整体,畅谈感受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看看还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2、读了课文,你想说点什么?交流感受。 七、作业 1、把你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 2、摘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再体会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