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引导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3.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表达运用。教学重难点: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会运用教学准备:课件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19课——《生命生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咱们知道课文通过3个小故事向我们讲述生命的存在,这三个小故事分别是(指着板书学生齐读):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心脏跳动2、今天这节课咱们就细细品读这三个小故事,感受生命的伟大,揣摩作者是怎样表现出出生命的伟大的!二、细读事例,感受生命含义,揣摩表达方法。(一)走进飞蛾1.抓“动词”①让咱们先来看看第一个故事,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找到表现小飞蛾生命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②学生反馈,出示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师提示:同学们划得是不是这一句,没有划对的同学赶紧补上。③请同学们再细细地品读这句话,边读边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④谁来说说看,你圈出了哪几个词语?学生反馈:挣扎、鼓动、跃动⑤一起读读这几个词语,从这几个动词中你读出了什么?⑥是的,这几个动词写出了小飞蛾虽身处困境,但还是极力挣扎。作者就是抓住了小飞蛾的动作,表现出了它强烈的求生欲望!(板书:动作)⑦是啊!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飞蛾求生的欲望啊!(板书:之欲望)⑧指导朗读:谁能把小飞蛾奋力挣扎的样子读出来。指名读:评价:声音很响亮!如果能把这几个动词再读得强调一点就更好了!指名读:评价:在手中跃动的哪是飞蛾,分明是一股生命的力量!齐读2.抓修辞手法----“反复”①飞蛾求生的欲望是在太强烈了,使作者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生接读:那样强烈!那样鲜明!a.老师有个想法,把“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改成“那样强烈和鲜明”可以吗?先不急,同学们先自由读读这两句话,比较比较。可以吗?为什么?b.是啊?运用了两个“那样”,就更能表现出小飞蛾求生欲望的强烈!,作者就是这样运用了“反复”这一修辞手法,表现出了小飞蛾对生存的渴望!(板书:反复)c.指导朗读,来,再读读这句话,注意把两个“那样”强调出来。3.抓“!”-4-
①同学们,让咱们再细细研究这句话,作者为了表达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除了运用了“反复”这一修辞手法外,还高明在哪儿在哪儿?学生反馈:板书:标点(评价: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阅读时,咱们在关注文字的同时,还应该留心标点符号。)②作者连用两个感叹号对表现生命的顽强有什么好处?是啊,作者运用了两个感叹号,就更能表现小飞蛾的强烈的求生欲望!③这段话中还有一句话也用了感叹号,找出这句话。谁来读读这句话。学生读后,出示句子: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a、“感叹号”可是一个神奇的符号,咱们一起读读这句话。b、从这个感叹号中你读出来什么?(除了震惊,作者对小飞蛾还怀有一种怎样的情感?c、所以这个感叹号表现的是作者的感动、震惊、佩服、敬畏。4.抓“段落特点”①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震惊、感动、敬畏读一读这个小故事。老师想和同学们合作一下,同学们读读红色部分,老师读蓝色部分文字。②同学们,老师把这个小故事分成了两部分,细心的同学,肯定能发现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分?(学生反馈)③是啊!这个小故事的前面部分是叙述作者看到的事例,(板书:事例)后面部分是作者从这件事感受到的或者说是想到的。(板书:感受)作者在写飞蛾求生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是这样前面写事例,后面写感受。(二)走进瓜苗让咱们来看看第2个小故事,老师也想和同学们合作读,你们看看这个故事的哪个部分是写作者看到的事情,哪个部分是写作者由这件事情想到的。学生反馈,师生合作读。1.抓动词“冒”①让咱们就跟随作者的目光去看看哪一截小瓜苗出示句子: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指名读,谁来读读这句话。②这句话中,哪个词语体现了小瓜苗生命的力量?(冒)“冒”可以换成哪个词?(长、生、抽……)可以换吗?为什么?③是啊!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的讲究,一个“冒”字就体现了小瓜苗的勇敢、顽强。④指导朗读,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小瓜苗一心向上的冲动来。指名读——齐读⑵抓“衬托”①同学们,这一颗小小的香瓜子,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困难,读读这段文字,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学生反馈:没有阳光、没有泥土、自身坚硬的外壳。②香瓜子面对重重的困难,还是冒了出来,这更加说明什么?(小瓜苗的顽强、勇敢)③是的,作者就是这样用重重的困难来衬托生命力的顽强。(板书:衬托)是啊!生命是什么呢?生命就是瓜苗生长之顽强啊!(板书:之顽强)⑷抓“以小见大”-4-
同学们,让咱们回顾一下这两个小故事,作者选取了一种动物(板书:动物)也就是飞蛾,选取了一种植物(板书:植物),也就是瓜苗,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伟大,但老师纳闷的是作者为什么选取的小小的飞蛾,而不是庞大的象?为什么选取的是小小的瓜苗,而不是参天的大树?有谁知道作者的用意?是的,越是“小”的事物,就越能体现出生命的伟大,作者还是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咱们在以后的习作中也可以尝试运用。(三)走进杏林子1、同学们,一只小小的飞蛾,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为了争得一寸光阴、一线生机顽强拼搏,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板书:人)又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呢?内心细腻的作者由这些小生命联想到了自己,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第三个小故事。(板书:人)2.谁来读读这个故事。3.运用表达①同学们,让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自己的胸前,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播放心跳声)同学们,今年几岁?这样的心跳已经在你的胸膛跳动了十几年,这样的心跳在你的胸膛连续跳动了三千多天,这样的心跳已经持之以恒、夜以继日、日夜不休地在你的胸膛跳动了八万多小时,你关注过吗?现在就让我们静静地感受一下!②同学们,静听自己的心跳,你有什么感受啊?谁能学着作者的样子,说说你的感受。出示句式:静听自己的心跳,它是那样!那样!4.看看,大家都被自己的心跳震憾了,是啊,读----出示句式: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让我们满怀自豪地再读一读。5、是啊,这就是单单属于我的生命,所以,出示句子——读出示句子: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句子,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是的,快不快乐谁负责?悲伤谁负责?浪费生命谁负责?珍惜生命谁负责?对啊,生命是什么啊?生命就是心脏跳动之负责。(板书:之负责)6、让咱们来看看,本文的作者——杏林子是怎样对生命负责的!(播放课件)7、同学们,杏林子是怎样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学生结合资料谈)8、是啊!杏林子就是这样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她始终认为,读---出示句子: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9、同学们,在生活当中有哪些人也像杏林子一样用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际的价值。师评:生命就是在(奋斗奉献执着)体现无限的价值。杏林子、雷锋、张海迪都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读: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三、情感升华1、同学们,让我们回到课文的开头,齐读第一段。2、生命是什么?杏林子告诉我们:生命是飞蛾求生之欲望。生命是瓜苗生长之欲望。生命是心脏跳动之负责。渺小的动物、植物尚且如此珍惜生命,更何况我们人呢?让我们告诫自己,读---出示句子: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3、是啊,让我们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呢?(板书:有限生命无限价值)4、学生练笔①同学们,生命是如此的美好,生命的感动又无处不在。在咱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生命也体现出了生命的顽强?②学生反馈:蚂蚁。师追问:你是从哪一件事当中感受到了蚂蚁这种顽强的生命力?③学生反馈,师总结:从你刚才说的事例当中老师的确感受到了生命力的顽强,待会儿,咱们再交流的时候,也要像这位同学一样结合事例说说生命的顽强。④还有哪些生命也打动了你?生再说一个。评价:你的事例的确打动了大家。⑤-4-
同学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生命都是非常顽强的,让咱们就拿起手中的笔写写让你感动的事例。写事例的时候,咱们可以试着运用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方法,表现生命力的顽强。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别忘了在写完事例后,还要谈谈你对看到这件事后的感受。5、交流:谁能把你的生命故事与大家分享一下。评价:这3位同学多棒啊!都写出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6、感谢这三位同学又给我们带来生命的感动,不过,我们最要感谢本文的作者杏林子,感谢她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更感谢她教会了我们这么多的写作方法。让我们带着我们的感激再一次读读课题-----生命生命板书:生命生命动物飞蛾求生之欲望有限生命动词衬托植物瓜苗生长之无赖无限价值反复以小见大人心脏跳动之负责标点事例+感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