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案授课教师:刘丽杰教学目的1、学习运用正确的方法朗读课文,完整地复述课文内容。2、理解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与思考,领会文章的主题。3、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学会从生活小事中领悟深刻的生活哲理。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准确复述,理解文章的内容。2、简练概括三个事例,用心体会由事例引发的三点思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被称为“八十年代的新雷锋”,“当代保尔” 的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然而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自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她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张海迪曾在生命最脆弱的时候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坚强地活出了自己精彩的人生。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作者杏林子。她也从小病魔缠身,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也像张海迪一样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反而更强烈地呼唤生命。她写的文章《生命生命》将再次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让我们用心来品味这篇文章,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认识生命的真谛。二、文题解析1、作者介绍:杏林子,本名刘侠,女作家。12岁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强忍者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2、题目解说“生命生命”运用的是反复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强烈呼唤和深刻的思考,作者由生活中的小事深入思考生命,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愿每个人都能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彩。三、朗读感知1、老师示范朗读课文,并配上音乐;也可播放朗读磁带。听读思考: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揣摩写作意图,有感情地朗读,并讨论上面的两个思考题3、学生自由回答,允许各抒己见明确:A、运用了反复的修辞。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和深刻思考,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B、小飞蛾在生命面临严重威胁时,极力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顽强地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生命。四、研读赏析1、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个关键词,所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方面?明确:飞蛾:生之欲望侧重:生命的意义香瓜子:生命力侧重:生命的价值心跳:生命侧重:珍视生命,勇敢奋斗2、引发的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又分别侧重哪方面?明确:第一点思考:必须对生命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第二点思考:生命短暂,生老病死无法捉摸,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发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第三点思考: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论境遇如何,都要不懈努力,勇敢地活下去。3、重点词句赏析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②、“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能去掉吗?为什么?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小小瓜苗的生命力称得上“擎天撼地”,令人“肃然起敬”吗?五、课文小结本文以简洁流畅的语言,思路清晰的叙述了三个有关生命的事例,从中引发了对生命的三点思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以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生活,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六、发散思维读完本文后,你对生命有了哪些认识?我们应当怎样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学生自由发言。七、比较阅读读美国作家克伦·沃森的作品《生命生命》,与本文比较,两篇文章有何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为什么”这一问上要求学生讲出自己的理由,这样可以培养赏析能力。八、拓展练习根据本文内容,写一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如:生命的力量——读《生命生命》有感九、板书设计第三课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事例思考飞蛾:生之欲望生命的意义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价值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心跳:生命珍视生命,勇敢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