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二、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三、教学准备:1、按教学重点制作多媒体课件。2、布置学生预习生字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每人搜集一两条有关“生命”的名言。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揭题导入,走进课文师:“一颗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却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师指板书,生齐读——)《生命生命》。二、回顾全文,理清脉络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还记得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三个事例来表现作者对生命现象的感悟呢?师:好,孙梓瑜。生1:第一个事例是“飞蛾求生”。(一笔一划板书:飞蛾求生)第二个事例是“瓜苗生长”(板书:瓜苗生长)第三个事例是“聆听心跳”(板书:聆听心跳)师:好,请坐。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直接写到:“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而飞蛾求生、瓜苗生长、聆听心跳,这三件寻常的小事却带给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新的认识。三、导读品悟,感悟生命 师:谁为大家大声地朗读一遍学习提示。好,房政宇。(出示学习提示,学生朗读)生2:学习提示:1.默读课文2——4自然段,这三个生命现象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用“——”画出相关语句。2.读读画“——”的句子,把自己的体会简单地批注在旁边。3.与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师:好,请坐,听清楚要求了吗?生齐答:听清楚了。师:好,那开始行动吧。(生默读,教师巡回指导个别学生)。(一)感悟事例1师:好了,同学们,我们先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先来看飞蛾求生这一自然段,作者有怎样的感受呢?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生3: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股求生的力量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我从“挣扎”和“极力鼓动双翅”这几个词中读出了飞蛾求生的欲望很强烈。她不想这时就在杏林子的手中失去生命。她要求生,她要完成自己的更大的理想和愿望。师:哦,你可真会学习,请坐。他抓住了“挣扎”和“极力鼓动双翅”这两个词语感受到了飞蛾求生的欲望。那对于“挣扎”和“极力鼓动双翅”这两个词语,其他同学,你们的体会是什么呢?谁再来说说?好,你来。生4:我从挣扎和极力鼓动这两个词中,我体会到了飞蛾向往自由,不希望现在就在文中作者手中失去自己的生命。师:对,他多么想通过自己的挣扎、极力鼓动双翅活下去呀。好,请坐,谁再来说一说你的体会。生5:我从极力鼓动这个词感受到了飞蛾要自己自由,不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失去生命,她要直到自己力气全用完为止。只要自己能活下来,他原意做什么都可以。
师:你说的真好,此时此刻,他多么想通过自己的极力鼓动双翅摆脱这种困境啊!通过对“挣扎”和“极力鼓动”这两个词语的理解,我们感受到了飞蛾强烈的求生的欲望。你们能想象着飞蛾挣扎的样子自由地读一读这段话吗?(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在读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吗?作者在标点符号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呢?师:你来说。生6:她运用了两个叹号。师:请坐。作者在这里连用了两个叹号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你来说。生7:作者对飞蛾求生特别的震惊,所以她用两个叹号表达自己那时候的心情。生8:她的感受非常的强烈。师:谁再来说说你的体会?你来说。生9:我对这两个叹号的体会是作者从这个飞蛾之中体会到了生命欲望很强烈。师:她挣扎的越强烈说明它求生的欲望越----(一问齐答)强烈。(板书:强烈)你体会的真好,那你能读出飞蛾这种强烈的求生的欲望吗?生10读: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师:那飞蛾可是在挣扎啊,该怎样读?谁再来读一读?生11读: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师:听了你的读,老师仿佛看到那只小飞蛾就在老师的眼前挣扎、呐喊。好,请坐。作者在这里连用了两个叹号,让我们感受到了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飞蛾的这种极力抗争,不仅感染了我们,也给作者带来了强烈的震撼,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课件)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师:此时此刻,在作者指尖跃动的仅仅是一只飞蛾吗?这是什么?一起说。生齐答:这是生命。师:同学们,让我们体会着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感受着生命的意义,再次自由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放投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二)感悟事例2师:飞蛾的求生令作者震惊,瓜苗的生长又会给作者带来什么感受呢?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中你画的句子?好,你来。生12我画的句子是:“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师:说说你的体会。生12:我从没有阳光、没有泥土感受到了香瓜子生命力很顽强。师:嗯,你感受到了它很顽强的生命力。好,请坐。你们看,沁歌多会学习啊,他从“没有阳光、没有泥土”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感受到了香瓜子顽强的生命力,你还能从哪感受到它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呢?师:好,你来说。生13:我从不屈向上、茁壮生长体会到香瓜子想努力的生长,不想放弃自己的生命。师:她在什么样的不情况下,在什么样的生存环境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呢?生13:它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师:你体会的真好,你能带着你的这种体会来读一读吗?生13读。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师:好,请坐。师:你还能从哪儿感受到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呢?你再来说说。生14:我从“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我从“竟使”这一个词语中体会到了香瓜子这么弱小,她竟然可以冲破那么坚硬的外壳,我很敬佩它。(师:哦,你是从它冲破坚硬外壳的束缚这一点感受到它顽强的生命力的,对么?好,请坐。你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你还能体会到什么呢?生15:我从“几天”看出了香瓜子的生命力顽强,可是它没有放弃。
师:它的生命是这样的短暂,但它的生存环境又是这样的恶劣。可它却仍然不屈向上,茁壮生长,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呀。(板书:顽强)师:好,请坐。师:(引读)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呀,坚硬的外壳束缚不了它,生:它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师:生存环境的恶劣也阻挡不了它,生: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师:哪怕生命仅仅只有几天,它依然,生: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师:这些植物都在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焕发着生命的光彩。这怎能不令我们震惊,怎能不令我们赞叹,怎能不令我们肃然起敬呢。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对生命力的赞美和敬佩,再次齐读第三自然段。(三)感悟事例3师:作者从动物、植物的角度,选取了极不引人注意的飞蛾和瓜苗的生命现象,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当作者聆听自己的心跳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谁来读一读第四段中你画的句子。好,郝思嘉。生16:大家跟我看第四自然段,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的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的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师:说说你的体会。生16:我从“好好地使用”和“白白地糟蹋它”这两个词中看出了作者一定特别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不想自己的生命活得暗淡无光。师:像你说的这种,就是对自己一种负责任的生命态度。好,请坐。你再来说说你的体会。生17:我从“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我从“必须”中读出了杏林子得了一种好像无法治疗的疾病,她肯定有时候会想放弃生命,但是从“飞蛾求生,瓜苗生长”这两个事例中她了解到了生命,她说必须对自己负责。她有一种责任心。师:嗯,你从她的这些感受中感受到了积极负责任的生命态度。师:好,请坐。师领读:这心跳沉稳而有规律。师;这心跳我们每个人都有,习以为常,为什么给作者杏林子以极大的震撼呢?师自问自答(配乐播放杏林子坐在轮椅上的课件,全班学生倾听)小时候杏林子得了一种非常罕见的类风湿关节炎,这种病导致她全身关节硬化,她的手严重变形,只能用两个指头颤抖的夹着笔写字,发病时手脚肿痛,痛苦不堪,给她的生活造成极大地不便,给她的内心带来极大地影响„„假如你是杏林子,你会怎样想呢?师:你来说。生18:我会想得了这样的病,肯定是治不好的。师:这是一种多么正常的想法呀。好,请坐。她还会怎么想呢?你来说。生19:我虽然得了这种疾病,但是我并不放弃自己的生命,我还要好好珍惜的自己的生命。师:好,请坐。:好好的使用就是对自己生命的——生齐答:负责。(板书:负责)师:这句话该怎样读?你来读。生20: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师:她可是在给自己鼓劲啊,该怎么读?你请坐。你再来读。生21(充满信心地):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师:我听出了你坚定的信念,谁再来读一读?你读。生: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师:我听出了你对生活充满信心。谁再来读?你读。生:(更加坚定地)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师:好,请坐。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师:同学们,(播放课文片段投影)病魔每时每刻都在摧残着杏林子的身体,生命变得如此脆弱,但这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告诉杏林子(引读)——生齐答: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师:当杏林子看到弱小的飞蛾尚且求生、瓜苗在砖缝中还要茁壮成长,面对着自己脆弱的生命,(播放课文片段投影)杏林子想——生齐答:我可以好好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师:艰难的生活,痛苦的经历,给了杏林子对生活别样深刻的感受,因为对生命有了这样深刻的思考,所以杏林子深情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播放课文片段投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她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师:飞蛾的生命是弱小的,瓜苗的生命是短暂的,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的生命是——(引答)生齐答:有限的。(板书:有限)师:所以杏林子说,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引答)生齐答:无限的价值。(板书:无限)师:那在杏林子的一生中,她是如何让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的呢?(板书:珍惜)师:(师配乐播放杏林子照片、一生作品目录资料)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无限的价值,这就是光彩有力的人生,杏林子用自己一生实践着这句话——(生齐答:(读投影课文片段)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师:所以我们一定要——生齐答:珍惜生命,决不让她白白流失,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师:同学们,生命就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有什么权利不去珍惜、尊重、善待我们的生命呢?是珍惜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的价值。师:作者把她对生活一点一滴的感悟都融入到自己的文字当中,作者对生命的这些思考,更是一句句精典的人生格言。我们都用心地读一读,争取把这些都记在心里——生齐读: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她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四、升华情感,回归课题师:(师手指着板书)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生命是什么呢?接着从昆虫、植物、人物三个角度,列举了三个不同的生命现象,感悟了生命的意义,抒发了自己的感受。但生命究竟是什么呢?师:生命是弱小的飞蛾那强烈的求生欲,(师手指板书课题)读——生齐答:生命生命。师:生命是砖缝中的瓜苗顽强的生命力(师手指板书课题)——生齐答:生命生命。师:是身患疾病的杏林子负责任的生命观(师手指板书课题)——生齐答:生命生命。师:是在有限的生命中焕发出无限的价值(师手指板书课题)——生齐答:生命生命。师:两个生命连用更加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强烈呼唤,引发了读者无限的思考,这也是作者命题的精妙之处(师手指板书课题),再读——生齐答:生命生命。师:学完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新的感受,结合老师的板书,把你新的感受和认识补充在文中。开始!(学生二次批注,老师巡回指导)师:好,补充完批注的同学,可以带着你新的感受和认识,读一读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段落和句子。(学生自由朗读,音乐声起,插话“读一读,看有没有让你感动的句子”)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师:同学们,我们就先读到这里,无论是飞蛾、瓜苗、还是杏林子,无论是先天的不幸,还是后天的磨难,他们都没有放弃,那我们呢?我们拥有灵巧的双手、我们拥有智慧的大脑,我们能健康的奔跑,我们能坐在学校里快乐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我们该怎样把握我们的生活呢?学完这篇课文,你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把你的这种感受写下来,并在课下搜集有关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名人名言。师:好,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板书设计: 生命 生命 飞蛾求生欲望 瓜苗生长顽强 静听心跳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