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学课题墨分五色课型造型.表现备课教师侯锐教学目标1.了解墨的运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2.尝试调配深浅不同的墨色,培养学生对墨的表现能力。3.尝试大胆用墨,创作一件墨色变化丰富的作品。4.了解祖国绘画艺术,能够对中国画有一定的兴趣。教学重点1.了解墨的运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2.尝试调配深浅不同的墨色,培养学生对墨的表现能力。教学难点体会墨色的丰富变化,创作一件墨色变化丰富的作品。教学准备水墨画工具,水墨画欣赏作品,多媒体课件。授课时间2016年10月28日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国画吗?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中国画的以墨代色。(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出示课题)二、欣赏写意国画,感受国画艺术特色。1.出示课件,国画图案,直观感受国画艺术特点(边欣赏边讲解)。
(2016.10侯锐插入图片)(李璨2016.10)(李璨2016.10)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走进水墨世界,去感受一下国画的魅力。国画又称中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手指,用国画颜料和墨在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国画以其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表现其特殊意境,挥发着作者的主观情趣和感情。2.同学们对此国画作品中的荷和照片中的荷,说说你的不同感受,画中墨的深浅一样吗?有什么变化。
3.导出墨分五色。自古以来就有墨分五色之说,焦、浓、重、淡、清五色(出示图片)。“干”墨中水分少,常用于山石的皴擦,可产生苍劲、虚灵的意趣。“湿”墨中加水多,与水调匀运用,多用于渲染,或雨景中的点叶、点苔、使画面具有湿润之感,或用于泼墨法,表现水墨淋漓的韵味。“淡”墨色淡而不暗,不论干淡或湿淡,都要淡而有神,多用于画远的物象或物体的明亮面。“浓”为浓黑色,多用以画近的物象或物体的阴暗面。“焦”比浓墨更黑,用于笔蘸上极黑之墨是为焦墨,常用来突出画面最浓黑处,或勾点或皴(李璨2016.10)三、初步学习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知识:1.认识国画的笔法。毛笔种类:分为狼毫、羊毫、兼毫等等,分法也多种多样,根据不同作画内容先用不同的笔。教师示范用笔方法:执笔方法和笔法(中锋、侧锋、逆锋)。2、认识国画中的墨色。(1)墨:一般来讲,中国画“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2)蘸墨及用笔方法:用毛笔蘸清水,再用笔尖蘸少许浓墨,用侧锋在纸上画画,看墨色有何不同?体会:笔上含水多与少,含墨多与少在宣纸上的效果。(3)教师示范调出五墨三、欣赏:欣赏课本中的中国画作品,感受其中的艺术美。四、学生练习:1.试着调配墨色,感受不同浓淡的墨、干湿不同的用笔、速度不同的用笔及中锋侧锋的用笔在宣纸上产生的不同效果。2.运用墨色的深浅变化试着做一幅画,内容可以是自己喜欢的任何题材。五、辅导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作品从随意的滴洒勾抹和涂画,滴洒点画后进行添加成有趣的图画等不同角度提示学生大胆地尝试,体味毛笔、墨汁、颜料和宣纸的特性。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为学生提示一些方法,或放开手让学生大胆、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探索。总之,本课的教学要浅显易懂,趣味性与知识性要有机地融为一体,为后面的中国水墨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惠阳小学李小梅2016年10月)学生在画画之前一定要先向学生讲解清楚绘画当中的一些注意事项。(2016.10侯锐)作业设计练习调出五墨,并尝试画一幅自己想表现的作品板书设计五墨:焦、浓、重、淡、清用笔:中锋、侧锋课后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上,我介绍中国画的技法,让学生了解墨痕在宣纸上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能引起丰富的联想,添上几笔就有了生动的形象在宣纸上。学生作画时放不开,怕画坏了,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作画,别怕画坏了。学生用墨线随意画几笔线条,再添加块面,形成物象,一幅画面生动的中国画跃然纸上。在浓厚的兴趣和好奇的趋使下学生急切地想动手试一试的心情溢于言表。对学生要求不能过高,个别能力差的学生,可以降低要求,能调出不同的墨色即可。不足之处是:个别学生不知道画啥,画面水平参差不齐。本课授课采用教师先示范画简单形象,然后学生临摹、再自己创作的形式,效果良好。中国画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初步接触,这一课的目的在于积累初步的感性经验。学生在操作中,有的用水太多,有的干脆全是彩墨。虽然这是一节带着游戏性质的课重在让学生得到一个墨色的体验,但是适当的引导还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悟出点什么来。有的学生的作品无意中产生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总之,通过这堂课的练习学都得到了锻炼与愉快的体验。(惠阳小学李小梅2016年10月)在进行水墨画教学时,与前面学过的线描方法结合起来教学,把线的浓淡粗细变化运用到作品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在水墨画中的线的表现能力。(2016.10侯锐)
由于没有接触过国画,所以在讲解的时候要让孩子们了解国画,知道国画中的墨分五色,通过出示图片,老师示范,要让学生们大胆的画出一幅心中所想的国画,让孩子们接触到了另一种绘画,很有乐趣。(李璨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