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

ID:1180699

大小:2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7-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与第3课《同类色与邻近色》第5课《色彩的调和》都是色彩基础知识课,并与后四册教科书吕的色彩课知识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初中阶段的色彩课。  美术创作和欣赏活动中不开色彩修养,所以,色彩知识是四大领域学习中都需要的重要基础知识,在学一欣赏、领悟和创造中,具有重要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认知色彩对比的基础知识。  (2)掌握色彩对比的四种协调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感受色彩对比带来的美感,进而对色彩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2)对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增进了解,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色彩现象,学习用色彩装点生活。  3、过程与方法:  通过色彩实例分析掌握知识,并尝试用色彩对比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色彩设计练习。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色彩对比的基础知识。  (2)色彩对比的四种协调方法。  2、教学难点:  如何在色彩的对比与协调中把握合适的度。  3、重难点突破:  采用直观欣赏、设问引导、现场练习的方式相结合,突破重难点。   教法学法: (一)教学方法:  采用图片导入、设问引导、现场练习、课堂巩固四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 (二)学法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展示例图、设问的方式直观引导学生采用自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方法学习,掌握本课知识点。 (三)课时安排,教学准备:  1、课时安排:1节课  2、教学准备:课件、涂色工具、印有模板图案的画纸。(1)给学生分组:分成几大组,6人一组。(2)课前准备:课前嘱咐学生自带涂色工具,每小组分发印有模板图案的画纸。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图片导入:展示配有音乐的图片,创设情境,并设问:图片的色彩给你怎样的感觉。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谈一谈感受。图片色彩鲜艳、亮丽、多彩。这样的效果是色彩的对比带来的。 进而导入本课主题:学习色彩的对比。 二、引导学习:   点明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1、补色对比、补色对比的四种协调方法2、色相对比3、明度对比4、纯度对比5、冷暖对比(一)、什么是补色对比?让学生迅速在彩笔中找出两种对比最强烈的颜色,教师在黑板上挂上色相环,学生说出颜色,然后在色相环上标出,出示三组色卡纸,红——绿、红——蓝、红——黄。让学生比较哪组对比最强烈。找出红、绿在色相环上的位置,得出补色的感念:在色相环上相邻180度的颜色互为补色。补色搭配色彩效果强烈,但常会有令人目眩的感觉,怎样使对比色在应用时取得既鲜明有和谐的色彩效果呢?补色协调法:降低一方纯度、加入同一颜色、用中性色间隔、改变面积比例(二)学习对比色的四种协调方法:展示图片,设问:以下的对比色搭配的图片感觉如何?   面积均等的排列在一起,对比太强烈,太刺激,看久了过于眩目,不和谐。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对比色搭配看上去既效果绚丽,又和谐悦目?引入下一个学习重点:对比色的四种协调方法。看书,思考回答问题:对比色的四种协调方法是什么?学生根据书上内容,思考回答。每回答一种,教师出示图例和相应的艺术家作品,进行详解。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更深地理解、接受。四种方法是:降低一方纯度、加入同一种颜色、用中性色间隔、改变面积比例。简单说明:什么是中性色。学生分析小马例图,在实例中进一步巩固、应用补色协调法。 (三)课堂练习:   应用所学知识,采用几组对比色,一种协调法给小鱼上色,使小变得色彩绚丽而和谐。   (四)对比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用图例使学生了解对比色在生活中的应用,开拓眼界的同时,指导他们将对比色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应用:如家装、儿童用品、民俗艺术、平面广告、商品包装、摄影艺术等。   三、课堂练习   欣赏、分析同龄人的作品并布置作业   选用所给模板,确定几组补色,尝试用一种对比协调法完成一幅装饰画,并说明你的想法。四、作品展示1、学生上台展示自己作品,并说明想法。师生共同评出十名优秀作品,加以表扬鼓励。2、拓展思考: 还能用其他材料做对比色作业吗?色彩对比的形式除了对比色对比以外还有哪些?展示其它材料所做作品,鼓励学生课后思考、探索,开拓学生思维的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明确学习目标,便于理清思路,产生学习的动力。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