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美术课堂
绘画构图初步
什么是构图当我们面对所画物体开始作画时,首先遇到的事情就是应该怎样把这些物体正确安排在画面上。物体画多大,空白留多少,上下、左右、高矮、疏密怎样安排合理、自然、具有美感等等。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构图问题。构图,在国画中称为“章法”,又叫“经营位置”。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绘画大师,都非常重视对构图的研究。一幅优秀作品,在构图方面也应有独到之处。下面我们欣赏一幅国画作品——
构图的目的国画大师齐白石,他的《莲蓬与蜻蜓》一画的构图,堪称一绝。画面寥寥数笔,给人以无尽的回味与联想。画中两个莲蓬成f形,把画面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四块,莲蓬虽然只有两个,但安排处理得别有情趣,一浓一淡、一侧一正,既有对比,又富于变化:大片的空白,使人产生无尽的联想。画面中心的一只欲落的蜻蜓,一下于就抓住了人们的注意力,并使画面形成了明显的动与静的对比。工笔的蜻蜓与写意的莲蓬又形成了一种粗细对比。充分体现出画家高超的构图能力和艺术修养。
米洛斯的维纳斯相传,这具维纳斯原本有手,但作者因觉得有手的维纳斯不如无手的美,就将她的双臂去掉了.事实上,这具维纳斯从一出土就没有双臂,很多人试着帮她装上双臂,但却发现有臂的维纳斯反而不如无臂美,就没有给她安上双臂。也正是这种“残缺美”的构图给人们一种无穷的回味。
构图的种类三角形构图水平线构图圆形构图c形构图S形构图垂直线构图
三角形构图三角形构图上最完美的构图形式之一,它可以被各种主题广泛使用,尤其在肖像画中,三角形构图是最常见的。同时,静物采用三角形构图亦是相当合适的。这种构图形式都被安排于足够大的三角形基座之上,形象和空间向构图(三角形)的顶点延伸。正三角形构图是受到金字塔结构的影响,坚固、持久,具有纪念性和象征性。
水平线构图水平线构图是直线构图中最常用的一种,能够表现平静、广阔的感觉。如果在大量的水平线中加入少量的斜线会使水平线具有变化感,再加入点符号,会与水平线产生对比,使水平线更加具有平静感。
圆形构图圆形构图就是让静物在画面中围成一个圆圈。当圆形被拉长时,就会变成椭圆形。椭圆形构图大都采用宽大于高的横幅形式,它不仅有静态效果,也会产生动态效果,同时还具有较为明显的整体感。
能产生自然、和谐、原始、美满、永恒、博大、运动、欢快的特点
“C”形构图,这种构图方式使画面具有流动性,更容易表现较大空问的静物组合。“C”形有三个点,主体物往往在中间点的位置.前面的点是离作者最近的物体,最后面的点帮助你加强画面空间感。
S形构图s形构图韵律感强,画面容易取得方向力的平衡。s形构图是空间感最强的构图形式。
构图原则对比与呼应对比:点、线、面、形、色彩的对照,对视觉产生刺激,形成张力,给人以醒目、肯定、强烈的感受呼应:在种种对比关系中,使其动态、气势、神情、意韵等方面相互关照。
线条对比如《汉代斧车》分别用了曲线、水平线、圆圈等不同规则的形状组成了这幅画面的形状对比。
形状对比长方形、圆形、正方形、组成了形状对比的构图形式,在日常的静物摆放和绘画构图中,也经常在构图时候刻意强调画面中的对比。
黑白调子对比1、以白衬黑2、以黑衬白3、黑白交替4、明暗对比
虚实对比画面中实的物体比较突出,画面中虚的物体有往回退的感觉,同时,画面中主体物处理成实的,次要的物体处理成虚的,同时,前面的物体实在,后面的物体处理成虚的。亮处的物体处理为实在的,暗处的物体处理成虚的,等等。
疏密对比在我国古代画论中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就是说在画面上有的地方要密,有的地方又要留出大块的空白造成对比。
呼应内容上的呼应形与形的搭档呼应色块和色块的呼应气势的呼应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实践,创作一幅三角形构图的作品。要求不少于三个物体,要有明确的主题,构图形式等。要求学生以素描的形式画到16开大的素描纸上。
谢谢
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