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征)在的女子在尼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
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也。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
我们为什么要学《论语》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海尔老板案头常备着两本书,一本是《论语》,一本是《孙子兵法》。中国的知识分子,如果不读《论语》,那是不可思议的。读《论语》是大丈夫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论语》在古代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今天我们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要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要了解儒家思想,《论语》也是必读书。未来当朝者也可能是吾等后辈,所以吾等自己要先学习,再教导后人,人文中国或可期待。
今天是从古代发展而来的,今天的年轻人要了解古代的传统文化,今天的新文化要从古代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要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必须了解学习儒家思想;要了解学习儒家思想,必须了解学习孔子思想;而要了解学习孔子思想,必须读《论语》。《论语》内容丰富,其中的许多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文化,也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今天我们熟知的许多格言,如:“听其言观其行”,“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和为贵”,“见利思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出自《论语》。这些名言,以及其它的许多内容,至今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今天的青年也还可以和需要从《论语》中吸取人生的智慧。中华五千年的精髓尽在其中。
《论语》富有哲理,影响深远,值得反复阅读,并付之于行动。《论语》是做人的根本,老中青少幼婴都应该精读,并以身作则。《论语》中有很多做人的准则,学习《论语》并把它付诸行动,肯定会得到不一样的人生。我很欣赏《论语》,因为它使我改掉了许多坏习惯。我认为做人的根本在于自我修炼,在于自知,在于明理,这一切都体现在《论语》中,学习并温习,你将会有收获。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就是《论语》给我们的一种精神启示。当今一些人,已无人味,所以要读《论语》。面对无说可说的窘境,《论语》可以救你一命……
《论语》解说《论语》是孔子在上课的时候讲的话,是学生记下来的课堂笔记。《论语》是孔子死后,孔子的学生把孔子的话编纂起来而成为一部体现孔子思想的语录体著作。《论语》的“论”读lún,意为按一定顺序编排。
为政以德第一专题
为政以德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有个词语叫“众星捧月”,这一词语在《论语》中写成“众星共北辰”。“共”是什么意思?这里的“众星”指什么?“北辰”指什么?文章用“众星共北辰”说明什么?“为政以德”是怎样的句式?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什么方法来治理,人们不会觉得羞耻?用什么方法来治理,人们才会觉得羞耻?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法律惩罚/精神鼓励)“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解释解释“有耻且格”的“格”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解释“冉有仆”、“庶矣哉”、“又何加焉”孔子的这一论述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在物质充裕的基础上提高精神素养)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有一年高考作文:有一个年轻人背着“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到了一个渡口。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过了不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过了一会,又需要扔掉一个背囊……最后只能留下一个。如果这一作文题让孔子来写,他会选择扔掉什么,留下什么?为什么留下这样?前一则中孔子认为民众多了首先应该让他们富起来,而这一则却认为诚信比食物、比富裕更重要,应怎么理解这样的看法?
孔子教导我们——做人要讲诚信要做有道德之人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解释“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背诵“孔子曰……之内也。”孔子在这段话中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均、和、安和修文德”,说说“均、和、安和修文德”的具体含义。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如果让冯驩(谖)和冉有去收租税,他们分别会怎么做?(附:冯驩事——穿着草鞋冯驩闻孟尝君好客,蹑蹻jiao而见之。……弹其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迁之幸舍,食有鱼矣。五日,又问传舍长。答曰:“客复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舆’。”孟尝君迁之代舍,出入乘舆车矣。五日,孟尝君复问传舍长。舍长答曰:“先生又尝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不悦。孟尝君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孟尝君忧之,问左右:“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传舍长曰:“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冯驩至薛,召取孟尝君钱者皆会,得息钱十万。乃多酿酒,买肥牛,召诸取钱者,能与息者皆来,不能与息者亦来,皆持取钱之券书合之。齐为会,日杀牛置酒。酒酣,乃持券如前合之,能与息者,与为期;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盍彻乎”中的“彻”是增加租税还是减免租税?原来哀公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有若主张应怎样?收入已经不足了,为什么还要减免赋税?
主张让天下人共同富裕讲究“均”,反对统治者独享财富提倡节约肯定安贫乐道(对颜回的赞赏)孔子的财富观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解释“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顿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先要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传》曰:“吴王好剑客精通剑术的侠客,百姓多创瘢伤痕累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长安语曰:“城中好高结,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什么是“德风”“德草”?“偃”是什么意思?什么东西“必偃”?(城中喜爱高发髻,乡下的发髻高一尺;城中喜爱宽眉毛,乡下的眉毛半前额;城中喜爱大衣袖,乡下的衣袖用了整匹帛)
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良好的行为去感染、影响周围的人上梁不正下梁弯上行而下效孔子的个人观正己
南宫括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括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为什么“羿善射,奡荡舟”,却“俱不得其死然”?为什么“禹,稷躬稼”却有了天下?孔子根据什么说南宫括是君子、是尚德之人?孔子为什么当面不答而要在南宫适出去以后才说他是君子、是尚德之人?
道德的重要性道德的内涵教化诚信尽责(尽职)爱民轻财节用孔子的道德观
练习一:根据“为政以德”的内容,替孔子制订一部治国纲要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治理好我们鲁国,特制订下列条例:1.要努力提高全体国民(包括官员)的道德素养,官员要用道德来治理百姓,百姓要顺从礼教,懂得羞耻。2.3.4.……
练习二:选择这一专题中孔子的任何一则言论,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