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语)之(为政以德)资料之一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论语)之(为政以德)资料之一

ID:1181476

大小:397.5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论语)之(为政以德)资料之一 论,纂辑的意思,应读lún;语,言谈。由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文集,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教育、文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论语》全书20篇,每篇包含若干章节,一章记独立的一段话或独立的一件事,篇幅都不长。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幼年丧父,少时家境衰落。成年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山”(管畜牧)等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使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司马迁称他为“至圣”。 注意下列字的读音:第一章:譬如共之第二章:道之以政第三章:冉有既庶第五章;道千乘之国第六章:颛臾社稷何以伐为虎兕柙椟近于费第八章:盍彻乎第十章:偃第十二章:南宫适羿善射奡荡舟躬稼 讨论提纲请同学们寻找容易出错的读音,解释词义。寻找整理比较容易解释错的词或短语。寻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寻找课文中古今异义寻找课文中词类活用寻找课文中特殊句式寻找课文中固定句式寻找课文中相关成语逐章把握孔子的主张。 请同学们寻找容易出错的读音,归纳整理如下,顺便解释一下词义。譬(pì)如:比如,就好像。冉(rǎn):姓。庶(shù):众多。①众多。人多。②百姓,平民。③旧时指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如“庶子”,妾所生的儿子。④差不多。⑤副词,表示可能或期望。千乘(shèng):千辆兵车。彼相(xiàng):那些扶持者。相(xiàng)夫子:辅佐季氏。盍(hé):何不。兼词,是“何不”的合音。兼起疑问副词“何”和否定副词“不”的作用。偃(yǎn):仆,倒伏。被折服,被感化。有成语“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击战鼓。稼(jià):耕种,种田。 请同学们寻找比较容易解释错的词或短语,整理如下。居其所:处在自己的位置。适卫:到卫国去。适,往,到。斯三者:这三项。斯,代词,这。者,助词,表示提示停顿。民无信不立:“民无信则国不立”的省略说法。信,信任。立,存在,生存。危而不持:如果盲人遇到危险却不护持。危,危险。持,扶持。 尔言过:你的话是错误的。言,话。过,错误。聚敛:用重税等搜括(民财)。附益:增加,增益。附:附着。引申为增益。《荀子·礼论》:“刻生而附死谓之惑。”(对活人刻薄,对死人厚待叫作糊涂。)用不足:用度不足。用,用度,费用。其身正:他自身端正。虽令不从:即使下了命令老百姓也不服从。虽,即使。敬、忠以劝: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并且勤勉努力。以,连词,而。 寻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包括异体字和古今字。共:通“拱”,读gǒng,环抱,环绕。“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通“导”,读dǎo,训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通“导”,读dǎo,治理。“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与:同“欤”,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与”是“欤”的古字,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论语》中均用“与”字,如:“求!无乃尔是过与?” 寻找课文中古异义的词。无耻:没有羞耻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古代不守礼义、不光彩、不体面即“无耻”,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等。现代汉语中意思是道德水平低下,含义较窄。有事: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事,特指战事、祭祀等军国大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以为(东蒙主):以之为,让(拿)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者)。“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现代汉语的“以为”是认为。 词类活用动词活用如杀无道,以就有道。“无道”指无道者,不守道义的人。就,动词,靠近。“有道”,作宾语,指有道者,道德高尚的人。形容活用:举善而教不能。“善”指优秀者;“不能”指能力差的人。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处于宾语的位置,就充当名词。名词作动词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好比风,“草”,好比草。于斯三者何先冉有仆躬稼而有天下补充说明: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就充当动词。 使动用法富之:使他们富起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百姓也就对政府有信心了。富、足,形容词作动词,使动。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整顿礼乐教化来招引他们(使他们来)。来,不及物动词使动。补充说明:当主语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作时,就是使动用法了。 特殊句式主谓倒置“君子哉若人!”这个人真是君子啊!“尚德哉若人!”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补充说明:主谓倒置,即谓语前置,是一种表示强烈感情的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为政〈以德〉:以德为政,用道德治理国政。道之〈以政〉:以政道之,用政令来训导百姓。齐之〈以刑〉:以刑齐之,用刑罚来整饬百姓。道之〈以德〉:以德道之,用道德来训导百姓。齐之〈以礼〉:以礼齐之,用礼教来整饬百姓。使民〈以时〉:以时使民,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姓。使,使用,役使。临之〈以庄〉:以庄临之,用庄重的态度来面对百姓。补充说明:这七个句子中的“以”都是介词,其中六个的意思是“用”。“使民以时”中的“以”意思是按照。状语后置,也就是介词结构后置,古代的介词结构(介词+宾语)一般都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而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将后置的介宾短语提前到谓语前面来。 宾语前置①“既富矣,又何加焉?”“何加”,即加何,下一步做什么。疑问代词作宾语,动词宾语前置。②“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孰与”,即与孰,跟谁。疑问代词作宾语,介词宾语前置。③“无乃尔是过与?”“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是字句”宾语前置,即用“是”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固定句式①“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吧?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为什么……呢?表示反问语气。还可译为“还用……做什么”“哪里……呢”等。③“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对……怎么办?表示疑问语气,还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怎么”。④“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怎么能?表示反问语气。“其”与“如之何”配合使用,加强反问语气。 逐章把握孔子的主张。本课记载的是孔子及部分弟子有关从政方面的言论,以德从政、以礼从政是其主要思想。2.1章:主张为政以德,即以德为政。2.3章:以德为政,以礼为政。13.9章:富民、教民12.7章:富民、正己(立信)1.5章:爱人、正己16.1章:以徳服人、正己11.17章:举贤(去恶)12.9章:富民、爱民13.6章:正己12.19章:正己(以善德教民)2.20章:正己、教民、举贤14.5章:正己 相关成语①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拱,环线在周围保卫着,拱古作共。北,北辰,北极星。②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陈力,献出才力。就列,归入行列。③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后比喻放纵坏人。④既来之,则安之: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来”、“安”都是使动用法。“之”指代上文的“远人”。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之”虚化,起补充音节作用。⑤分崩离析: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散开。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⑥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现在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⑦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⑧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攻,声讨。⑨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风行,风吹过。偃,倒伏。⑩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偃草,草被风吹倒。 探究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练习一)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是一票否决的事。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朱熹说::“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愚谓以人情而言,则兵食足而后吾之信可以孚于民。以民德而言,则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为政者,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弃也。”探究:孔子的德政主张 探究之二:孔子的两个学生在季氏家做官,季氏是他们的“老板”,为什么有军事行动要跑来告诉孔子孔子那个时候的师生关系与现在不同。当时并没有党派组织,但孔子与学生们相当于一个党派,孔子是其精神领袖,弟子们对孔子有宗教性的崇敬。打一个比方,孔子相当于某一武术流派的掌门人,弟子没有一件事敢不向他报告。孔子对学生是一种道德的感召,学生不敢骗他。这两位学生是季氏的家臣,是文人兼武职带兵的。季氏想吞并颛臾,他们参与其事。他们不是不知道季氏的野心,他们受孔子的影响,又是孔子的高才生,内心也觉得季氏这件事做得不对,而且做出来一定要挨老师骂。可是这两人到底不是孔子,认为季氏这样做似乎也未尝不可,因而没有坚决反对,但又怕孔子知道以后吃不消,于是两个人来拭探孔子的意向。 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颛臾是先王封国,不可伐;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三是颛臾乃社稷之臣,不当伐。第一点是从历史上讲的,第二点是从地理上讲的,第三点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颛臾这个国家是五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建立的国家,是社稷之臣,是周天子所领导下的一分子(周天子把它封给鲁君)怎么可出兵去打它呢?你季氏根本没这个资格。这些小国大多是上古帝王贤哲的后裔,他们的祖先为中华文明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些小国中仍然保存继承了其祖先的优秀品德、风俗习惯。孔子推崇周文化,也不歧视小国文化。在他看来,三代先王保存这些小国的祭祀血食,表现了三代尚德精神。若将这些小国消灭,不仅是它们的悲剧,亦会使自己因失德而走向灭亡。探究之三: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 孔子的时代,天下已呈礼乐崩坏之象。当时周天子号称拥有天下,实际上只控制着自己的都城。而诸侯国君也步其后尘,大夫们一个个扩张自己的势力,国家呈尾大不掉之势,国君变成了傀儡。随着季氏家势的强大,又四分公室,季氏独得其二,季氏又做鲁国的卿相,拥有鲁国的实权。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它是当年周天子封给鲁国的属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在当时鲁国公室被瓜分的情况下,颛臾倒是鲁君的势力范围。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发兵讨伐颛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其真正目的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政权。孔子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识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初年,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周公旦,其毕生使命是“克己复礼”,恢复周公所制定的“礼”。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氏作为大夫,却以下犯上,居然攻打周天子所封的颛臾,这是对孔子政治信念的挑战,所以孔子要坚决反对。探究之三: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 探究之四: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练习二)“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 探究之五: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练习三)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孔子的德治思想是:富民、教民、举贤、正己。 孔子讲为政,不是谈政治,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言论才更有价值,更有普遍意义。作为思想家作为圣人,其价值乃是提供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不是具体某一个样板。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理,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设教,不仅注意个人修行,其对家庭社会国家种种法则制度秩序,所以使人群相处相安之道,莫不注意。探究之六: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为人之道即是为政之道,行己之道即是处群之道。不仅是双方兼顾,实则是二者合一。就政治言,治人得与治于人者同是一人,惟职责应在治人者,不在治于人者。其位愈高,其权愈大,则其职责亦愈重。故治人者贵能自反自省,自求之己。孔子答季康子问政诸条,语若平直,而寓义深远。若不明斯义,不能修己,徒求治人,不知立德,徒求使民。人道不彰,将使政事惟在于争权位,逞术数,恣意气,则民日苦。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它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对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探究之六: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我无为而民自化”“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志趣,志向),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补充:《论语·卫灵公》(15.5):"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这是说能够从容安祥不花较大力气而使得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的皇帝,大概只有舜吧!他干了什么呢?只不过庄严端正地坐朝而已。探究七:与道家、法家、墨家的治国方针对比。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自觉地为我做好事也),而用(使)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同“十”)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整顿)。为治者用众而舍寡(采用对多数人有效的方法而舍弃只对少数人有效的方法),故不务德(德治)而务法(法治)。夫必恃自直之箭(一种制作箭杆用的竹子),百世无矢;恃自圜之木,千世无轮矣。自直之箭,自圜之木,百世无一有,然而世皆乘车、射禽者何也?隐栝(栝guā。矫正曲木的工具)之道用也。不恃赏罚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何则?国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偶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韩非子·显学第五十》“凡入国,必择务(紧要的事)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墨子·鲁问》)“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陶冶梓匠,使各从事乎其所能。”(《墨子·节用中》)“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墨子·辞过》)探究七:与道家、法家、墨家的治国方针对比。 1、道家依据于道的自性,儒家依据于道的内在运动,法家墨家依据于道的外在运动。道家以“寡欲”求本性,守住自然,展现了良好的人生心态,清净无为,潇洒超脱,求真不求名,求性不求利,与形而上的本体保持一致,达到任世事翻天覆地,我自岿然不动的人生境界。是主观积极努力与客观上作为取得大治的结果,儒家的“无为而治”是包含了如下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强调领导者“为政以德”。从修养自身入手来治理国家和天下,还有一层意思是说,作为领导者,切忌事必躬亲,而应该举贤授能,群臣分职。所以,儒家所说的无为而治实质上是一个领导艺术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积极有为的态度,与道家主张虚无清静,顺其自然的无为而治思想是有根本区别的。换句话说,儒家的无为而治是个领导战术问题,道家的无为而治则是个社会战略问题儒家以“天理”求功名,领悟本体的内在运动,符合“天理”的规范作为行动指南。“仁”即“大我”的胸怀,“义”即“大我”的关系,“礼”即“大我”的秩序,“智”即“大我”的功能,“信”即“大我”的准则,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五常并不是儒家从现实需要中杜选出来的,而是对社会秩序的本真领悟,是人伦关系的自然发现。注重人格的精神升华,注重思想的自我改造。 1、道家依据于道的自性,儒家依据于道的内在运动,法家墨家依据于道的外在运动。法家以“经验”求事业,寻找社会运动的客观关系。在自然中,一切都以力的原则和因果性联系处在统一性中。好利、多欲、纵情是人生而有之的人性,以利相挟,因势利导,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把人们引导到耕战和强国之路。法律是最有权威的奖罚手段,是规范人们行动和决定人们命运的有力武器。“权”能驾驭人的名和利,“法”能规范社会的思想和行动。墨家注重利益但提倡“兼爱”,注重实际但提倡“非攻”。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是不一样的。墨家的兼爱是所谓的“爱无差等”要“天下之人皆相爱”。所以孟子骂他们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主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重视生产劳动,积极创造社会财富,努力营造社会的安定和繁荣。他把国家治乱安危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确是一条重要的治国理论。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