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选读》教学笔记一为政以德【相关成语】众星拱北;陈力就列;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大动干戈;祸起萧墙;鸣鼓而攻之;风行草偃;化若偃草;开柙出虎。【重点理解】◆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实际上说的是儒家政治与法家政治的区别:儒家政治主张德治,以道德和礼教约束民众;法家政治主张法治,以政令、刑法驱遣民众。德治侧重于心,法治侧重于规矩,应道德与法制并行。这里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孔子对行政、法制的忽视,有一定的思想局限性。◆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①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②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对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去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从历史看,“先王以为东蒙主”,是自家人。从地域看,“在邦域之中”。从政治关系看,本就属于国家的臣子。体现了孔子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就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修文德”。◆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你怎样理解孔子的“均无贫”?①孔子之意与农民起义口号之意不相同。农民起义的“均贫富”是讲究平均主义,取消等级制度;孔子提倡以“等级制”为核心的“礼”,“均无贫”是指“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上下相安”,是相对公平,还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②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讲究阶级差别,基本不适宜现代社会。◆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有若的观点是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执政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反对暴政,主张德治。这一则它的核心内容是反对杀人,主张德治,在全国上下形成一种道德风尚,移风易俗,改造思想,而不是靠刑罚手段来强制实施统治。正是在这一点上,见出儒家政治与法家政治的根本区别。思考:孔子主张“风行草偃”,又号召学生对冉求“鸣鼓而攻之”,这样做是否自相矛盾?不矛盾。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当权者应该用自身的道德来教育熏陶百姓,这样百姓自然会有礼有德;但是道德熏陶也不能无原则、不加区分地运用,在特定的环境中和面对特殊的人的时候,要有特殊的对待方式。冉有为季氏“聚敛而附益之”的做法本身就违背了德政,并且冉有的话让孔子觉得他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道德熏陶对他已经不起作用了。孔子让弟子声讨冉有,正是出于对德政的维护。◆第2页共2页弋江钓客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以身作则。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主张尚德不尚力。孔子是道德主义者,他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终。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特别注意:孔子称颂尧舜,主要是赞美尧舜高尚的品德和德政,而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反对道德的退化。第2页共2页弋江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