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达标·达标巩固区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B.居其所而众星共之C.道之以政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解析】选D。A.“道”通“导”,治理。B.“共”通“拱”,环抱,环绕。C.“道”通“导”,训导。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之以刑齐:平等B.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攻:批判,指责C.年饥,用不足年:收成D.使民敬、忠以劝劝:努力【解析】选A。齐:整治,整顿。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为政以德后世必为子孙忧B.既富矣,又何加焉既来之,则安之C.民信之矣敬事而信D.道之以德以就有道【解析】-6-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选B。均为时间副词,已经。A.动词,治理/动词,成为;C.动词,信任/动词,守信;D.介词,用/连词,来。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之以礼B.又何加焉C.哀公问于有若曰D.季氏富于周公【解析】选B。B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各项均为状语后置句。【知识延伸】宾语前置句三条件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才可前置。条件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例如:“沛公安在?”(《鸿门宴》)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例如:“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条件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例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条件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至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或“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6-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例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于斯三者何先A.冉有仆B.则修文德以来之C.民免而无耻D.足食,足兵【解析】选A。A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B项,动词的使动用法;C项,形容词作名词;D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6.翻译下面的句子。(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无粮顶多饿死,)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站不住。(2)如果能平均就无所谓贫穷,如果能和睦就无所谓人少,如果能安定就不会倾覆。二、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材料一 子曰:“-6-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材料二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材料三 台湾学者萧民元先生对材料二有过怀疑,他认为“刑”是一个音误字(声音相近,写的人写时误听而错写),正确的应该是“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信,小人怀惠。”7.请指出材料一所体现出的孔子的思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养民以礼,反对用刑罚来整顿百姓。8.你同意萧民元先生的观点吗?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和孔子的有关思想说说相关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认同萧民元先生的观点,如材料一所讲,孔子反对惩罚性的行为,“怀刑”同前面的“怀德”也对应不上。真正心里想的是“刑”的是小人,而不是君子。而“怀信”就符合君子的行为,告诉我们君子不像一般百姓一样只关注物质功利的现实世界,而是关注精神和道德的层面。(2)反对萧民元先生的观点,这里的“怀刑”意思是“君子关怀刑罚当否”,能够同后面的“小人关怀利益足够否”对应;义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6-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要尊重经典文本,不能随意篡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②子路问政。子曰:“先①之,劳②之。”“请益③。”曰:“无倦④。” (《论语》)【注】①先:引导。②劳:勤劳。③益:增加。④倦:懈怠、厌倦。9.根据以上材料,在为政上,老子和孔子各自的主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材料①中的“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的语句中可以判断老子的主张是无为就会无不治。从材料②中“先之,劳之”“无倦”可以看出孔子的主张是引导百姓做事,不懈怠。答案:老子:无为而治。孔子:勤政。10.对于孔子和老子各自的为政主张,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作出评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6-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示例一:赞成孔子的勤政主张,老子的无为而治缺乏现实可能性。理由:执政者必须勤政才能有为,执政者不率先垂范,事情就得不到解决,也就不能发挥百姓的积极性。历朝历代鞠躬尽瘁、勤政为民而又善于发挥民智的人才能干一番事业,才能为百姓所拥戴,名垂青史。历朝历代,懒于政事,不理朝政,不用民智者往往身死国灭,生灵涂炭。示例二: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理由:勤政为民和无为而治,两者相结合才能把政事搞得更好,在这里儒道两家的思想可以互补,做到扬弃。老子一味“绝圣弃智”当然不对,但其主张的对民智中奸猾的一面加以约束是有道理的。执政者顺应民意,因势利导,让百姓自己觉得干什么怎么干由自己做主,自己去做想做的事,比起逼迫他们去做,效果要好得多。况且,开发民智利用民智引导百姓做事不等于自己不做事,这里需要智慧,需要勤奋,需要垂范。所以合理的无为而治加勤政,则能更好地治理国家。附【译文】①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做盗贼;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削弱人民的意志,强健百姓的筋骨。永远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用无为的方式处理事务,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②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以身作则,带头去干,用行动去带动百姓勤而无怨。”“请您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