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中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思考:孔子提出为政者的基本素质是什么(即德政主张的策略)?
(1)【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提倡以德治国【评析】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2)【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主张德治、礼治,将之与法令、刑法比较【评析】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
儒家的德治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德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①德治的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的。②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者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后者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的稳定和发展服务的。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局限性
(3)【原文】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先富民,后教民【评析】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4)【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百姓的信任是最重要【评析】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本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一个重点。朱熹说::“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愚谓以人情而言,则兵食足而后吾之信可以孚于民。以民德而言,则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为政者,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弃也。”
(5)【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对统治者的要求:敬、信、节用、爱民【评析】本章孔子所阐述的治理国家的三个方略,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就是“以民为本”,就是主张治理国家要为人民负责,要取信于民,要节俭开支,要减轻人民负担,要尊重人民的生活和劳动规律,要合理利用民力等。
(7)【原文】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反对统治者搜刮民财【评析】鲁国的三家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四分之二。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来。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表示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去声讨冉求。
(8)【原文】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建议降低赋税,减轻百姓负担,藏富于民。【评析】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9)【原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统治者应“正身”【评析】孔子主张统治者应以身作则,端正自身,才能使民信服。这也是“德政”的体现。
(10)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统治者应注重道德的感召引导【评析】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11)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统治者应当:庄、孝慈、举善、教不能【评析】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12)【原文】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14•5)——统治者不应武力杀伐而应以德化民【评析】孔子是道德主义者,他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终。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6)季氏将伐颛臾——反战。治国要均、和、安、修文德【评析】这一章又反映出孔子的反战思想。他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国内的问题,而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此外,这一章里孔子还提出了“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基本不适宜现代社会。
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孔子为何不同意伐颛臾?一是颛臾乃先王封国,不可伐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三是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孔子如何反驳冉有的辩解,运用什么论证方法?引用论证比喻论证从文中找出一个表现孔子高度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的语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发兵讨伐颛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其真正目的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政权。孔子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识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初年,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周公旦,其毕生使命是“克己复礼”,恢复周公所制定的“礼”。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氏作为一个大夫,却以下犯上,居然攻打周天子所封的颛臾,这是对孔子政治信念的挑战,所以孔子要坚决反对。
孔子及部分弟子有关从政方面的言论主要思想:基本手段有“富民”(13.9、12.7、12.9)“教民”(2.3、13.9、12.192.20)“举贤”(11.17、2.20)“正己”(12.7本则的“信”,这里解释为“百姓的信任”、1.5、16.1、13.6、12.9、2.20、14.5)等。以德从政、以礼从政
孔子认为,通过这些手段,就可实现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他心中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在孔子看来,统治得成功的标志是:百姓信任、众望所归、百姓规范且有羞耻心、百姓富足,远人来服。
为政以德本文总的思想内容: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课文小结:
相关成语①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②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③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后比喻放纵坏人。④既来之,则安之: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⑤分崩离析: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⑥大动干戈:发动战争。现在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⑦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 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⑧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⑨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⑩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
字词复习巩固
为政以德
一为政以德1.背诵——2.1、2.3、l3.6、l6.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至“而在萧墙之内也”。2.重点掌握“必”、“用”、“社稷”、“相”、“国”、“家”、“年”、“劝”在文中的意思,理解“共”、“道”、“齐”等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下列词语与现代意义的区别:民免而无耻;节用爱人;祸起萧墙;分崩离析;鸣鼓攻之;既来之,则安之。
譬(pì)如:比如,就好像。冉(rǎn):姓。庶(shù):众多。①众多。人多。②百姓,平民。③旧时指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如“庶子”,妾所生的儿子。④差不多。⑤副词,表示可能或期望。千乘(shèng):千辆兵车。颛(zhuān)臾(yú):鲁国的附庸国。彼相(xiàng):那些扶持者。相(xiàng)夫子:辅佐季氏。盍(hé):何不。兼词,是“何不”的合音。兼起疑问副词“何”和否定副词“不”的作用。偃(yǎn):仆,倒伏。被折服,被感化。有成语“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击战鼓。稼(jià):耕种,种田。补充字音
一、寻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1、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3、求!无乃尔是过与?共:通“拱”,读gǒng,环抱,环绕道:通“导”,读dǎo,训导道:通“导”,读dǎo,治理与:同“欤”,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与”是“欤”的古字,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论语》中均用“与”字。
二、寻找课文中古今异义的词: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无耻:没有羞耻心。古代不守礼义、不光彩、不体面即“无耻”,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等。有事: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事,特指战事、祭祀等军国大事。以为(东蒙主):以之为,让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者)。
三、词类活用:1、如杀无道,以就有道2、举善而教不能“无道”,指无道者,不守道义的人。“有道”,指有道者,道德高尚的人。“善”指优秀的人;“不能”指能力差的人。形容词作名词当动词、形容词处于宾语的位置,就充当名词了。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好比风,“草”,好比草。名词作动词当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就充当动词了。
4、富之:5、足食,足兵,民信之矣:6、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他们富起来。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整顿礼乐教化来招引他们(使他们来)。形容词作动词,使动。形容词作动词,使动。来,不及物动词使动。使动用法
四、特殊句式:1、“君子哉若人!”2、“尚德哉若人!”这个人真是君子啊!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主谓倒装主谓倒置,即谓语前置,是一种表示强烈感情的特殊句式。
为政〈以德〉:以德为政,用道德治理国政。道之〈以政〉:以政道之,用政令来训导百姓。齐之〈以刑〉:以刑齐之,用刑罚来整饬百姓。道之〈以德〉:以德道之,用道德来训导百姓。齐之〈以礼〉:以礼齐之,用礼教来整饬百姓。使民〈以时〉:以时使民,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姓。使,使用,役使。临之〈以庄〉:以庄临之,用庄重的态度来面对百姓。状语后置这七个句子中的“以”都是介词,其中六个的意思是“用”。“使民以时”中的“以”意思是按照。古代的介词结构(介词+宾语)一般都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既富矣,又何加焉?”②“无乃尔是过与?”“何加”,即加何,下一步做什么。疑问代词作宾语,动词宾语前置。“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是字句”宾语前置,即用“是”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宾语前置
五、固定句式:1)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吧?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2)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为什么……呢?表示反问语气。还可译为“还用……做什么”“哪里……呢”等。3)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对……怎么办?表示疑问语气,还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怎么”。4)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怎么能?表示反问语气。“其”与“如之何”配合使用,加强反问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