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实战一、基础知识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北辰(bì)禹稷躬稼(jià)盍彻乎(hé)偃旗息鼓(yān)B.分崩离析(bēnɡ)聚敛附益(liǎn)安无倾(qīnɡ)道之以政(dǎo)C.千乘之国(shènɡ)乘人之危(chènɡ)既庶矣(shù)玉毁椟中(dú)D.虎兕出柙(sì)前仆后继(pú)冉有仆(pū)举善教不能(jiāo)解析:选B。A.“譬”应读pì,“偃”应读yǎn;C.“乘人之危”应读chénɡ;D.“前仆后继”应读pū,“冉有仆”应读p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格:至,来。这里指内心归依,心悦诚服B.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敬:做事情严肃认真,一丝不苟C.使民敬、忠以劝劝:努力D.年饥,用不足,如之何饥:饥饿解析:选D。D项,饥:年成不好,灾荒。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既富矣,又何加焉A.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B.于斯三者何先C.既来之,则安之D.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解析:选B。名词作动词,把……放在前面。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B.季氏将有事于颛臾10
季氏富于周公C.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D.如之何其彻也其身正,不令而行解析:选C。C项两句中“也”均表句中停顿。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现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B.季氏将有事于颛臾C.举善而教不能D.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解析:选D。聚敛:重税搜刮民财。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______________(2)道之以政道:______________(3)子适卫适:______________(4)子曰:“庶矣哉!”庶:______________答案:(1)通“拱”,环抱,环绕 (2)通“导”,训导(3)动词,去,到 (4)人多,众多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句式特点。(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译文: (2)既庶矣,又何加焉?译文: 10
答案:(1)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内心归依。(介词结构后置句)(2)人口已经很多了,下一步做什么?(宾语前置句)选文中,孔子以北极星作喻,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答: 答案:孔子提出以德治国,他把当政者比喻成众星环绕的北极星,是希望当政者成为道德模范,以身作则,为全民树立榜样。当政者靠道德施政,才能得到全民的拥戴。(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①?”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②。”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③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④,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⑤。”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注】 ①非与:难道不是吗?②一以贯之:用一个思想贯穿于全部学说。③率:行走。④稼:种庄稼。穑:收庄稼。⑤宰:家臣,总管。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B.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10
C.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D.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解析:选D。断句时要注意标志性词语,如“譬使”“安”等领起后一句,其前面要有停顿。本句中,“由”是孔子弟子的名字,断句时也要注意。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分别设有卿、大夫、士三级。后世遂以卿为一般任官职之称。B.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C.颜回,字子渊,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称许。D.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此处指孔子的弟子对他的尊称。解析:选A。应是“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国、蔡国的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B.孔子一行被困在野外时,粮食断绝,随从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惊而不变,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C.子路、子贡对孔子提出的“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问题,子路认为:主张不被别人采纳,是由于自身在仁、智方面不到家,所以别人看不起。子贡认为:主张不被采纳,是由于老师把标准定得太高,别人接受不了,应该降低要求。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人家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知事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并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解析:选D。D项后半句是对原文“使尔多财,吾为尔宰”的误解,其中“使”是“假使”的意思。全句意思是“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愿给你当管家”。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译文: (2)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译文: 10
解析:(1)翻译时要注意对“道”“少”“贬”等关键词语对应落实,直译做到文句通顺即可。(2)翻译时要注意对“大修”“不用”“丑”等关键词语及判断句式的对应落实。答案:(1)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点儿标准呢?(2)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停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起用,那么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当权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穷厄而不动摇,小人穷厄就胡作非为了。”子贡怒气发作。孔子说:“赐啊,你认为我是个博闻强识的人吗?”子贡说:“是。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用一个思想贯穿于全部学说。”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恨之心,就召见子路而询问道:“《诗经》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行走于空旷的山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仁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智吧?所以别人不实行我们的学说。”孔子说:“有这些缘由吗!仲由,我打比方给你听,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假如智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去,子贡入门进见。孔子说:“赐啊,《诗经》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行走于空旷的山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点儿标准呢?”孔子说:“赐,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收成,优秀的工匠擅长工艺技巧却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为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为世人收容。赐,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子贡出去,颜回入门进见。孔子说:“回啊,《诗经》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行走于空旷的山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担心什么?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显出君子本色!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而不被采用,10
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被容纳担心什么?不被容纳然后才显出君子本色!”孔子高兴地笑道:“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愿给你当管家。”于是孔子派子贡到楚国去。楚昭王兴师动众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脱身。三、语言表达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建设法治中国,不仅需要法治手段的保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治观念侧重于人们对法治的理性认知,而法治精神则浓缩了法治思想和感情的精华。因此,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须大力加强法治精神培育。我们弘扬法治精神,其目的不仅在于发挥法“禁于已然之后”的功效,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帮助人们从思想上树立法治思维,自觉依照法治精神处理问题,真正使法治精神得到弘扬。解析:解答此题,一要注意前后语意,二要注意关联词语的提示。根据①后面对“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的解说,再根据前面“不仅”的提示,可推知①处应补写“更需要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的支撑”等内容。根据“因此”一词,可知②所在语句是根据前面的解说而推出来的结果;再根据后面的“我们弘扬法治精神”,可推出②处应补写的内容。根据③前面的语句,可知③处补写的内容是对前一句“不仅在于发挥法‘禁于已然之后’的功效”的递进,要与“禁于已然之后”相对应。答案:①更需要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的支撑 ②弘扬法治精神 ③更要“防于未然之前”下面是某公司宣传册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答: 答案:公司的宣传册从内容设置和页面风格两个方面去展开设计。内容设置上,主要介绍公司历史、公司理念和主要产品;在页面风格的设计上,要包含科技元素、人文元素以及环保元素。四、高考突破10
(一)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完成15~16题。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从上面材料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答: 答案:有道/有德/为政以德在《论语》中孔子多次称颂尧舜禹,有人说是孔子对“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的向往,在这一点上和老庄思想是相同的,对此你怎么认为?答: 答案:在《论语》中孔子虽然多次称颂尧、舜、禹、稷,但他赞美的主要是他们高尚的个人品德和德政,并非“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在这一点上孔子与老庄思想是不同的,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道德的退化,他希望通过恢复周礼,通过道德教化来积极地建设理想社会。(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7~18题。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7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数据,上半年全国税收达32553亿元,同比增长30.5%;同时,上半年个人所得税完成2135亿元,增长27.3%。相对于上半年GDP的同比增长数字(10%左右),这两个30%左右的增长,不能不令人忧心。(“纳税人俱乐部”)用尽可能简洁的字眼概括“有若”的观点。答: 答案:藏富于民(或“民富国安”“以民为本”等)第二段材料“忧心”什么?这份“忧心”和“有若”的观点有联系吗?答: 答案:材料忧心的是税率过高,税赋过重。材料和有若的观点是一样的,认为过重的税赋好比竭泽而渔,会加重百姓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应该减轻税赋,藏富于民。(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9~20题。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10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本章中,孔子借用“风”与“草”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文中原句回答)答: 答案:子欲善而民善孔子一方面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熏陶作用,一方面又号召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这样做是否自相矛盾?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答: 答案:不矛盾。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当权者应当用自身的道德来教育熏陶百姓,这样百姓自然会有礼有德;但是道德熏陶也不能无原则、不加区分的运用,冉有为季氏“聚敛而附益之”的做法本身就违背了德政,道德熏陶对他已经不起作用了。孔子让弟子声讨冉有,正是出于对德政的维护。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应该是以德治国,并且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说教育熏陶,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上的,有时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人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冉有的这些话让孔子觉得他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冉有再也不能用那种道德去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四)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就在我们身边——读《论语》有感江 璐老实说,在学习《论语》之前,我对孔子的印象几乎是张白纸,10
只觉得他高不可攀。广博的学识让他端坐云端,这样的大学问家离生活有距离,离我更遥远。在学习《论语》之后,我渐渐发现那些类似伟大、天才、圣人的字眼都不适合形容孔子。我想,任何把孔子放置在无法触及的理想高度上的人,他都没有真正明白孔子。这倒不是说我有多了解他,我只是觉得,像他这样笑也可以露出两颗门牙的人是在我们身边的。“平凡的伟人,可爱的圣人”,这是我的语文老师对孔老夫子的评价,我觉得蛮好的;“洒脱的执著”则是我对他的看法。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一个具有高度精神内涵的人,他必定在性格上十分执著,他对目标、理想有着超乎常人的坚定信念,他的内心面对羁绊和束缚也同样比一般人来得坚强。只有这样,他才可以乘风破浪,在追求的旅途中用一颗坚韧的心走下去。孔子曾经多么靠近他的梦。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他不止一次希望梦想成真。当这种渴望无疾而终时,他断然周游列国,重新为那个梦“不可为而为之”。若非执著使然,任谁也不可能坚持吧?不过,“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则体现了他的洒脱。要知道,“道不同”,他是坚决“不与谋”的,他可不会委屈自己。执著的人若不懂一点洒脱,他的生命可能会很糟,分不清“执著”和“死脑筋”的区别。最后,孔老夫子身为人师,倒也落个逍遥。偶尔遇上不听话的弟子,就和其他弟子一起“鸣鼓而攻之”;偶尔与弟子们谈谈人生、理想,“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虽已淡出官场,心中所执著的梦却还是深深扎了根,听到曾点的话,孔老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一声感叹又何尝不是尽透洒脱?我想,后世之所以称之为“圣叹”,也是对他这份执著中的洒脱的认可和钦佩吧!孔子曾经对子路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好一句“乘桴浮于海”,我尝试想象这样一幅情景:一叶扁舟漂荡在海上,海风轻拂宽大的衣裳,任小舟忽而向东,忽而向西,那份惬意自在就好像人长了翅膀,可以在蓝天和白云下任意翱翔一样。似乎很快乐,对于我们;但对于孔子,这份快乐似乎是建立在他背离梦想,背离他应该走的道路上的,或许他承受的痛苦要比得到的快乐更多。但他终究有这样的洒脱,可敬可叹的洒脱。这样的孔子是可爱的,他是个“威而不猛,恭而安”的可爱老头儿,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严肃的大学问家。他不是神,没有神一样高凌云霄的姿态,我们永远不需要对他顶礼膜拜,我们只需怀着一颗敬爱尊重的心,对他就像对一位长辈,对一位师长,或者更应该是一位老朋友。越了解他的为人就越明白——孔子就在我们身边。[赏评] 走下云端的孔子,还原了他的本真形象;而“就在我们身边”,“是师长,是朋友”的感悟,更是一语中的。记得马克思有句名言“死人紧紧地抓住活人”,孔子就是如此。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人能像他一样紧紧地抓住后人的思想。不是吗?两千多年来,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理想、衣食住行甚至包括走路方式,哪一样不可以溯源到孔子那里?到如今,他又以“侔天地,贯古今”的伟德仁道影响着像江璐这样的新新人类,10
不由人不感叹儒家文化穿透人心的力量。林语堂曾说“孔子的智慧就是做人的学问”,我相信,孔夫子“执著而洒脱”的处世哲学对当代青年坚定信念、从容修身的人生追求定有着积极的意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