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克己复礼》PPT课件

ID:1181633

大小:377.5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克,约束,克制。复,回归。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 克己复礼题解:克服、约束自己的歪思邪想,让思想走上正轨,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回归到礼的要求。(孔子说的“礼”主要指)周礼 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作为原始礼仪,它们的原型本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远古氏族正是通过这种原始礼仪活动,将其群体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按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产和生活,以维系整个社会的生存和活动。因之这套“礼仪”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到了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的“礼仪”就逐渐变为替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政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克己复礼的主张本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2.1章:克己3.14、7.5章:崇古3.1、6.25、12.11章:秩序16.2章:道13.3章:正名1.2、2.8章:孝梯17.21章:报恩17.11、3.3章:仁 整体解读 1、“复”礼:孔子想要恢复的是什么时代礼?第3.14,7.5。孔子崇古,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 3.14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要义:推崇周礼因为周代的礼借鉴了夏商两个朝代,又对此有了增减,所以变得完美丰富了。7.5甚矣吾衰也;久矣,不复梦见周公。(主谓倒装)强调了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反映了孔子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的悲凉心情,对礼制失落的感叹之深,体现了孔子对西周礼制的无限思慕。 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周礼是周朝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这套“礼仪”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法规。政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突出特点。礼的目的是为了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贵贱和长幼。 2、孔子当时的现实生活,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怎么样?第3.1,6.25章。 3.1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反对:士大夫搞起了天子的排场。要义:要严守秩序,不可僭越。6.25觚不觚,觚哉,觚哉。要义:反对名实不符。 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是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的表现。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又“”。(概括为四字)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礼崩乐坏 3、面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孔子认为应该怎样做?第12.11,13.3,16.2章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君君:君主的要像个君主。臣臣:臣子的要像个臣子。父父:父亲的要像个父亲。子子:子女的要像个子女。要义:要各守本分。 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生活中的“吾”,只关心“吾食之”,并且是一个反问句,与孔子君臣父子人伦天伦关系的理解实在是天壤之别。孔子的话的要义其实是恢复等级秩序,各守本分。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3•3 13.3子路问老师,如果卫君让你去治理国政,您将先做什么呢。孔子回答说是正名。子路这个直性子立马蹦出一句话,说老师也太迂腐了,竟然去做正名这种事。看他老师也不客气地说,子由啊,你太鲁莽了,君子对于自己不懂得的东西最好保持沉默,你不懂怎么能乱说呢。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孔子说如果让他从事政治,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正名”成语:“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要义:要“正名”(纠正与礼乐制度相违背的各种名分,各守本分)。 为什么孔子那么强调“正名”的重要性?【明确】孔子所处的时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政权已下移,已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当时的社会现实(实)已不符合西周制度(名)。孔子认为这些“实”的变化是不应该的,他要用“名”(西周的规定)去纠正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实”。社会的混论是由“名”“实”混乱引起的,解决“名”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治国的指导思想问题。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16.2要义:政治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思考:在这段文字中,“天下无道”的含义是什么?【明确】孔子这里讲的,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在诸侯手里,二是诸侯国家大大权落在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面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孔子认为应该恢复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没有秩序,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4、以上所说的“礼”更多的是指国家秩序和社会秩序,而“礼”也是个人的礼,是对个人行为规范的要求,是个人修养的提高。这种行为规范和个人修养如何表现在家庭内部?第1.2,2.8,17.21章节。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要义:孝悌1.22.8 实现“仁”为什么要以孝悌为根本? 谈谈你的看法。仁道宽广,不易把握。从浅近出体会、着手,就比较容易有收效。父母兄弟是每个人身边最亲近的人。孝悌,就是对父母之爱和对兄弟之爱。实践孝悌之德,涵养仁心天理,心性必然纯和温厚,侍奉父母,与兄弟相处,言行举止自然循规蹈矩,合情合理。讲这种心性举止扩而大之到社会上,对其他人也不至于有冒犯的举动和暴戾的倾向。当然,也不会违法乱纪,从事非理性的活动了。如此,天理本心自然洋溢于生命之外,仁爱也就充满了整个世界。 “子夏问孝”一段文字,孔子认为,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还不能说是孝。要做到孝,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明确】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要求,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根本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的孝敬父母。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要义:报恩17.21 思考:这一段说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宰我之间,围绕丧礼应服几年的问题展开的争论。孔子是从什么角度来说应该为父母守丧三年的?【明确】孔子的意见是孩子生下来以后,要经过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因此父母去世了,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的丧,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批评宰我“不仁”。其实在孔子之前,华夏族就已经有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习惯,经过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得到的制度化,这个习惯一直沿袭到今天。这是以“孝”的道德为思想基础的。 以2.8和17.21为先,1.2为结,明确孝悌,报恩,是仁的根本。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悌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5、孔子反对把礼乐仅仅当作一种形式的做法。礼乐需要有一个灵魂,它们的灵魂是什么?第17.11、3.3章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7.113.3要义:“仁”是“礼”的内核。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目的与外在表现。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思考:这里,孔子强调了“礼”、“乐”、“仁”三者的关系,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乐是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探究 探究一克已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吗?宋儒说“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相同吗?不相同。“克已复礼”是指约束自己,遵守、践行社会的礼节仪式、规章制度。“明天理,灭人欲”是指要保存天理,必须泯灭人欲。宋代理学家将“克己”理解为“灭入欲”是扩大了“克已”的内容。从“非礼勿视”等语的解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克己”仅仅是约束自己违反礼仪、制度的行为,并不是完全泯灭人性的欲望。同样,宋代理学家将“复礼”理解为“明天理”,也是拔高了“复礼”的高度。另外,“克已”“复礼”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明天理”“灭人欲”之间存在的完全对立的关系。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而汉代统治者则发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特别是明代后,更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探究二实现“仁”为什么要以孝悌为根本?谈谈你的看法。仁道宽广,不易把握。从浅近出体会、着手,就比较容易有收效。父母兄弟是每个人身边最亲近的人。孝悌,就是对父母之爱和对兄弟之爱。实践孝悌之德,涵养仁心天理,心性必然纯和温厚,侍奉父母,与兄弟相处,言行举止自然循规蹈矩,合情合理。讲这种心性举止扩而大之到社会上,对其他人也不至于有冒犯的举动和暴戾的倾向。当然,也不会违法乱纪,从事非理性的活动了。如此,天理本心自然洋溢于生命之外,仁爱也就充满了整个世界。 探究三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课文最后两章说明,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仁。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12.1章)。1.2章用孝弟把仁和礼统一起来,所谓孝弟,就是尊尊亲亲,是在宗法制度下的亲情,又反过来为巩固宗法制度服务。这样,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2.8章,17.21章);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之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职、博爱。 礼乐文明”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文明制度,孔夫子一生奔波,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礼乐制度”的实现。“礼”包括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尊卑秩序以及礼仪规矩等等。人的嗜欲好恶,都由礼来节制。在古人看来,人与动物的不同就是因为懂得礼。礼与法有点相似,但又不同,法是强硬的、缺少人情味的,而礼则是有温情的,是与道德、教养相联系的。在法的面前,人考虑的是敢不敢那样做;在礼的面前,人考虑的是应该不应该那样做。“乐”是指音乐。“礼”负责规范人的行为,“乐”则负责调和人的性情,人的喜怒哀乐之情,都可以通过乐来表达,同时也可以在乐声中化解。“礼乐”的目的在于教化,诱导人向善,让社会处于平和的状态中。探究四:什么是礼乐文明? 你认为孔子的“克己复礼”有没有现实意义?请联系社会实际谈谈看法。孔子认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与现代教育主张张扬和尊重个性有什么矛盾?作业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