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待贾而沽分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论语-待贾而沽分析

ID:1181721

大小:1.5 MB

页数:44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待贾而沽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注释】(1)畏:拘囚,受到威胁。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2)没:通“殁”,死亡。(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4)与:参与、介入。(5)丧:使……丧失。(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译文】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小思】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这几句话,是孔子在逃跑途中说的。当时孔子从卫国去陈国,中间经过宋国。停留了一阵。宋国的司马(国防部长)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就砍倒大树,而且扬言要杀孔子。于是孔子弟子们很紧张,连忙保护孔子离开。孔子不慌不忙,弟子们紧张的催促他,于是他就说,别着急,老天把德命给了我,桓魋他能把我怎么样呢?——这句话和“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简直一模一样,可见,孔子对自己还是有充分自信的。 【背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候,遭遇的艰难困厄,不止一次两次。不过以“畏于匡”这次最危险,而且更郁闷的是,这次居然还是个误会。《史记•孔子世家》:“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据说“阳虎尝暴匡人”,曾经残暴的对待匡人。而匡并非鲁国之地,所以估计是阳虎曾经率人攻打和劫掠过匡人,想来仇恨颇深。所以这番孔子劫难非小。“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后来还是靠人帮忙,才算解脱了。(本来就是误会而已) 这个“神圣使命”是什么?就是来自文王的文化传统——孔子定义为“文”。具体的说,就应该包括“礼、仁”这些孔子提倡的东西。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孔子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文”给传播下去,发扬光大。否则“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后代子孙就会失去这个“文”了。但是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 看到桓魋拔树的那段,不禁联想起当年昆明的一段历史。在抗战胜利到49年之间,民主的呼声是非常高。如闻一多等人经常进行集会、演讲。有一次在昆明召集演讲的时候,国民党的军队就在一墙之隔搞所谓“演习”,一时间是枪声大作,如疾风暴雨。可是演讲者,意气自若;集会者,面无惧色。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注释】(1)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2)见(xiàn):使得以进见。(3)二三子:各位。(4)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资料】铎,就是一种金属的铃铛,而中间那个舌是木制的,就是木铎。铃铛摇起来自然会当当作响,跟过去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贩总是拿着摇拨浪鼓,其起的作用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当然,拿木铎的人可不是小贩,而是一种叫遒人的官员,他们是来宣达政令的人。而这里,仪封人把这个木铎拿来喻孔子,意义更有了飞跃——孔子所要传达的不是普通的王者政令,而是上天的旨意。换句话说,孔子就是上天的代言人啊!在那个年代,能成为上天代言人的,只有天子才有这个资格。当然,仪封人没有暗示孔子要造反夺权的意思。更多的恐怕是一种宗教意味。他显然认为孔子有着某种神圣而伟大的使命。 事实上,孔子自己也有这样的自觉,从前两章可依看出孔子在受到生命威胁的时候,很肯定的相信,老天如果不想让文明中断的话,是不会让他死的。正是表明,孔子相信他是接受了上天的神圣使命的。仪封人的比喻,可以算是第一个对孔子的历史地位做出的评价。从今天来看,孔子正是要建立一种新道德,新思想。而历史证明他建立起来了,并且影响极为深远和宏大。孟子认为孔子是不在位之天子,行天子之事,是谓“素王”。和前面仪封人的评价异曲同工。朱熹评价: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元朝皇帝诏曰: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 关于木铎,还值得一提的是,北师大的校徽就是“木铎”。取“古代称老师为执掌木铎的人”的寓意。北师大百年校庆,启功大师在百年校庆纪念碑上书写“木铎金声一百年”。提到使命感,也得说说宋儒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不输于孔子的气概。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孔曰:“言诚有用我於政事者,期月而可以行其政教,必三年乃有成功。”[疏]○正义曰:此章孔子自言为政之道也。苟,诚也。期月,周月也,谓周一年之十二月也。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关于此句,历来多有岐解。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将“称”解作“称述”,全句释为“到死而名声不被人家称述,君子引以为恨。”这种观点应该可以代表古今以来大多数学者的理解,也符合中国人的心理习惯。曾几何时,“留名青史”就成了多少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人生在世若不能扬名天下,那就是如同蝼蚁,毫无意义。而孔子的这句话也就成了儒家积极入世,奋发进取的标志。 一个“名”字,白了多少少年头,流了多少英雄泪!“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这是三闾大夫屈原的恐慌。“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这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和精神慰安。理解二: “君子”与“仁”一样,都是一种人所要追求达到的状态,那么以成为一个“君子”为目标的人最担心的就应该是自己是否达到了这一点,是否是一个真正的“君子”,这是他毕生的追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里,“称”的含义不是“称扬”或者“称述”,而是“相称”的意思,但“相称”的不是什么“可名的成就”而是“君子”这个称呼!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在孔子那里的真正含义是:一个以“君子”为目标的人最担心的就是在死的时候自己还没有做到与“君子”这个称呼相称。 总的说来,孔子周游列国为何?(1)继续发扬周朝的礼乐制度。(2)发扬广大高尚的道德品行。(3)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4)施展自己的才华。(5)使自己名扬后世。1—5章的用意——表明做官的目的。 【原文】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①而藏诸?求善贾②而沽③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注释】①韫yùn椟dú:藏在匣子里、韫,藏;椟,匣子。②贾ɡǔ:商人。③沽ɡū:卖。有……于斯:表假设。美玉:儒者常常以水和玉比德 待贾而沽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有……于斯:表假设。美玉:儒者常常以水和玉比德,所以,当子贡一说到有美玉在这里时,孔子便知道他是以玉设比,于是作出了“我正等待着识货的商人哩”的回答。韫(cáng):藏。贾(gǔ):商人。一说读jià,同“价”。 子贡所提出来的,实际上是读书人出不出去做官的政治态上问题。子贡给出的是两个选择要么“韫椟而藏”,珍藏在匣中;要么“求善贾而沽”,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这两个选择实际上就是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行藏”问题。孔子在这里的回答是倾向于“行”的方面,即“沽之哉!沽之哉!”卖出去吧,卖出去吧!这反映出孔子思想中积极入世的一方面。但下面的回答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孔于说的是“我待贾者也”而子贡问话中说的是“求善贾而沽诸?” 一“求”一“待”,态度大有不同。这里面的微妙区别,正如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范氏的看法:   读书人不是不想做官,只不过厌恶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官位罢了。读书人等待被任用,就像美玉等待识货的商人来买一样。以伊尹、伯夷、姜太公等人为例,如果没有成汤文王的任用,就是终身默默无闻也没有关系,绝不会主动去炫耀自己以求做官。   简而言之,读书人可以做官,但却不可以求做官,不可以“跑官”——像后世有些人那样,一到“换届”的时候,东奔西跑利用一切关系和纽带,削尘脑袋往上钻,千方百计向上爬。即便不能往上爬,起码也要保住现有官位不变。 现在的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是不是“待贾而沽”就够了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求。还应该“毛遂自荐”大胆地有创意地进行自我推销。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弗扰为季氏宰,与阳虎共执季桓子。以:凭借。说:通“悦”,高兴。岂:难道。徒:空话。其:反问语气。 (1)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公山弗扰因为与季氏不合,所以据费城而做乱,来请孔子去共同管理,应该是打着反季氏,崇鲁公或者周室的旗号。所以孔子动了心,想要借此道而复政于周,做一番周公反哺的事业。(2)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孔子想去的想法,从这句上看,是与众亲信弟子商量了的,而弟子的意见应该是大多反对,子路而言只是个代表而已,并对孔子说:我觉得你这样做是非智的行为。 (3)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如有,是随智,是行智的机会,如有用我,是说如果我有一个施展智慧的机会,那么我就可能象周公一样,平定四方,归政中央。东周,就是指当时只剩了个“天下共主”之名的周朝廷。大家知道,上面的事,只是个曾经想而未能实行的孔子与众弟子之间的事情,整个小节的叙述说明孔子最后是认可了子路之谏的。 [疏]○正义曰:此章论孔子欲不避乱而兴周道也。子路以为,君子当去乱就治,今孔子乃欲就乱,故不喜说。孔子认为:夫人召我者,岂空然哉,必将用我道也。如有用我道者,我则兴周道於东方,其使鲁为周乎!吾是以不择地而欲往也。 ○正义曰:案定五年《左传》曰:“六月,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阳虎欲逐之,告公山不狃。不狃曰:‘彼为君也,子何怨焉?’既葬,桓子行东野,及费。子洩为费宰,逆劳於郊,桓子敬之。劳仲梁怀,仲梁怀弗敬。子洩怒,谓阳虎:‘子行之乎?’九月,乙亥,阳虎囚季桓子。”是其事也。至八年,又与阳虎谋杀桓子。阳虎败而出。至十二年,“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以袭鲁。国人败诸姑蔑。二子奔齐。” 佛(bì)肸(xī)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於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孔曰:“不入其国。”佛肸以中牟畔(pàn),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niè)而不缁(zī)。吾岂匏(páo)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磷,薄也。涅,可以染皂。言至坚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喻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 ○正义曰:此章亦言孔子欲不择地而治也。佛肸为晋大夫赵简子之中牟邑宰,以中牟畔,来召孔子,孔子欲往从之也。江熙云:夫子岂实之公山佛肸乎?欲往之意,以示无系,以观门人之意。如欲居九夷,乘桴浮于海耳。子路见形而不及道,故闻乘桴而喜闻,闻之公山而不说,升堂而未入室,安得圣人之趣?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守死:坚持到死而不改变。善道:使道完美。见:音xiàn,通“现”。 这段话是孔子较全面多层次地从横向讲述坚定信仰、坚持学习、以及对政治、国家、社会应持的正确态度等诸多方面的观点。语言极简洁、内涵极丰富。分别讲述了十个问题:一、坚定的信仰。这种信仰应包括哲学信仰、政治理想信仰、道德伦理信仰等方面。不仅对这些信仰有深刻的理解,而且笃信其真理性。二、好学精神。要学习知识,也要学习立身处世、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道理、经验。三、誓死捍卫真理,坚持原则。要有为坚持真理坚持原则而献身的精神。 四、要不断发扬和完善那些安邦治国、安身立命、做人处世的道德准则。五、不要进入政局危急的国家,作无谓的牺牲。六、不要居住在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的国家。七、政治稳定,天下清明出来做官。八、国家政治黑暗、腐败盛行,就要隐居不出。九、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而自身却甘愿贫贱的消极态度是可耻的。十、政治黑暗、社会腐败、百姓困苦、却去做官发财、也是耻辱的。 【小思】守死善道的典范,可以举鲁宣公弟叔肸为例。《春秋公羊传》的何休注说:“宣公篡立,叔肸不仕其朝,不食其禄,终身于贫贱。孔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此之谓也。”因为宣公是篡权得到的君位(鲁文公夫人是哀姜,生了公子恶和公子视;次妃敬嬴受宠而生了公子俀。敬嬴私下与公子遂勾结。于是鲁文公死后,公子遂杀了公子恶和视,而立俀为鲁宣公)。所以他的弟弟叔肸就耻于入仕,终身织鞋子养活自己。孔子特别为他的死,在《春秋》中留下一笔,当是有褒扬之意。叔肸算是做到了“无道则隐”。孔子是赞许的。 春秋战国时代的士人,比后代幸运的一点是,还可以选择“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这得利于当时的政治状态,周天子虽号有天下,不过是虚名。而人们真正认可的则是“诸国并立”的局面。颇类似于今日之欧盟。各国之间有竞争,但也可以自由流动。所以士人有着相当大的选择空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文雅一点说是,鸟可择木而栖。比如孔子就带着一队人马周游列国,也是期待自己在某个国家(而不一定要在鲁国)得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到了后代,且不说一统天下之下,士人没有选择之余地,就是一些割据势力下,士人也失去了选择的自由。且看《后汉书•李业传》: 公孙述僭号(冒用帝王的称号),素闻业贤,征之,欲以为博士,业固疾不起。数年,述羞不致之,乃使大鸿胪尹融持毒酒奉诏命以劫业。“若起,则受公侯之位;不起,赐之以药。”融譬旨,业叹曰:“危国不入,乱国不居。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义所不从。君子见危授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遂饮毒而死。李业是名士。公孙述在割据称王之后,就去聘请他。李业不干。公孙述就以死威胁。于是李业无处可逃,终于自尽而死。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几乎是士人自由空间逐步缩小的一个历史。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当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当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或处处装傻,以便等待时机。孔子对宁武子的这种做法,基本持赞许的态度,装傻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孔子对于做官或者从政,有准备,有想法,也有策略。他的观点,是官要做,命更要保;原则要坚持,身体不能吃亏。怎么做呢?首先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论语·泰伯》)。其次是“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第一段话当中的“危”,当然是危险的意思。所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就是危险的国家不去,动乱的国家不呆。第二段话当中的“危”,有多种解释,杨伯峻、李泽厚等先生都译为“正直”。孙,读如逊,意思也是逊。所以,这话的意思就是:国家政治清明,就说话正直,行为也正直(危言危行)。国家政治黑暗,行为还是要正直,说话就得谦虚谨慎(危行言孙)。 行为为什么要正直呢?因为行为不正直,就不是君子了。说话为什么要谨慎呢?因为说话不谨慎,惹毛了那些不讲道理的执政者,他们就把你“喀嚓”了。违心的事不能做,惹事的话不能讲,这就是孔子的原则。清代名士郑板桥说得好:“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说穿了,发挥才智易,压抑自己难。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事例: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二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以华歆为友。 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又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当然,“道”在这里的外延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指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等。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司马迁感叹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真是各人追随各人的志向啊!”(《史记·伯夷长齐列传》)这是政治态度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司马迁又说:“世上学老子的人不屑于儒学,学儒学的人也不屑于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不是说的这种情况呢?”(《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这是思想观念、学术主张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贾谊的《鹏鸟赋》写得好:“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夸者死权兮,众庶凭生。”孔子自己也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从吾所好”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卡尔·马克思引用过诗人但丁的一句名言,叫做——“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说去吧!”不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吗?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阳货:也叫阳虎,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欲:想要。见:让人来拜见。诸:“之於”合音,“之”指阳货,“於”是“在”的意思。谓:对某人说。予:我。与:跟。尔:你。迷其邦:使自己的国家混乱。好从事:喜欢干一番事业。知:同“智”。岁不我与:即“不与我”,岁月不等待我。仕:做官。 阅读6-12则,思考关于孔子为什么想要去公山弗扰、佛肸那里,却不愿去阳货那里? 孔子之所以想应佛肸之召,是想借家臣(佛肸)的叛乱而反对大夫专权,恢复“礼乐征伐自诸候出”,甚而至于达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目的,并不是想和叛乱者同流合污。同时,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是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坚守自己的节操的。(17.7)表达了孔子积极入世,希望能够“行义以达其道”的思想。 孔子不愿见阳货?《孟子·滕文公篇》:“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赵翼《注》:“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孔子认为阳货“陪臣执国命”。 为官处世原则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道不同不相为谋。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