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分析理解特殊句式。
2.领会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教学重点:
根据要求找出能体现时代背景的句子并分析,从隐士-----孔子的言行差异中体会孔子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分析孔子孤独、寂寞于乱世,却锲而不舍地追求道的品德。
教学安排:
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教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第四专题“知其不可而为之”。我们换一种方法来学习,我们请几个声音比较响亮的同学来上课。
二.阅读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判断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一)14.21
1.朗读、翻译
2.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弑:杀君 朝:朝见,动词 讨:出兵讨伐
以:因为 之:到
3.给下面两个句子补上省略的成分
告(之)于哀公
(子)之三子告,(三子)不可
4.提问:孔子做了什么?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
,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诉自己“不敢不告”? 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内心世界?
……
在陈成子弑君后,孔子反复申诉报告,要求出兵讨伐无道。“沐浴而朝”说明孔子对这件事的重视。
反复申诉,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责任来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知道自己的报告不能为鲁国君臣的认可,突出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反复申诉反映了孔子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无奈。
(二)18.5
1.朗读、翻译
2.掌握重点词语
歌:唱歌,动词 谏:挽回 追:赶上,及
已而:算了,罢了 殆:危险 下:下车,动词
趋:快步走 辟:通“避”,避开
3.一个句子,补上省略成分
(接舆)趋而辟之,(子)不得与之言
4.提问:面对当时社会的无道,精英分子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孔子和接舆就是两种不同的代表,你能从这则文字中体会出孔子的孤独、寂寞么?
……
接舆是一个隐者的代表,他们一样担忧祖国的命运和未来,但他们认识到时代的无法挽回,采用了消极避世的态度。孔子明白他们的心理,很想和他们交流,但是得不到他们的理解。身处乱世,自己的主张得不到社会普通人的认可,这可以理解,最可怕的是连社会上所谓的精英都不能理解自己。由此可见,孔子的内心是多么的失落和孤独无奈呀!
(三)18.6
1.朗读、翻译
2.重点词语
耦:两人并排耕作 使:让 问津:问渡口,后引申为询问
执舆者:驾马车的人 与:通“欤”,吗 是:这,这里代孔子
滔滔:这里形容社会动乱 皆是:都这样 谁以:“谁与”,跟谁
易:改革 而:你
辟人之世:逃避坏人的人(辟世之世) 耰:下种覆土耙平
辍:停止 怃然:怅然的样子 与:相处、和
3.三个句子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判断句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固定句式,与其……岂若……,与其……哪里比得上……
鸟兽不可与(之)同群:省略句,
丘不与(之)易也:同上
(四)18.7
1.朗读、翻译
2.重点词语
丈人:老人 以:用 荷:动词,担、扛
四体:四肢 植:立起 芸:通“耘”,耕耘
拱:双手下垂而立,比喻恭敬 止:留宿 食:给食,使……吃
见:使……见 明日:第二天 反:通“返”,返回
行:出门 义:宜 节:礼节
废:废弃 如之何:怎么能 洁:使……纯洁
大伦:重要的人际关系,这里引申为君臣之义 行:实行
3.几个句子
子路行,以(之)告(子):省略句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判断句
4.子路最后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说明孔子及其弟子都知道了自己的主张是无法实行了。请问,子路是从哪里知道的?
……
丈人是个精英,他懂得礼——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他懂得长幼有节,但是他不仕,废“君臣之义”,甚至反讽孔子——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由此子路知道。
(五)14.38,14.39,9.9
1.朗读,翻译
2.重点词语
晨门:主管城门晨夜启闭的人 奚自:即自奚,从哪里(来) 是:这,此人
与:通“欤”,吗 磬:动词,击磬 荷蒉:挑着草筐
心:深意、心意 而:过了一会 鄙:偏狭
硁硁:击磬的声音 己:守己 而已:罢了
厉:穿衣涉水 提:提衣过河 果:坚决
末之难:没有办法诘难他 河:黄河 已:行不通
3.几个句子
奚自:介宾倒装
有心哉,击磬乎:谓语前置
鄙哉,硁硁乎:同上
果哉,末之难矣:宾语前置。果哉,末难之矣
三.课内练习巩固
1.翻译下面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部分
(子)之三子告,(三子)不可
(接舆)趋而辟之,(子)不得与之言
子路行以(之)告(子)
鸟兽不可与(之)同群
丘不与(之)易也
2.说明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止子路宿:止,使……留宿
杀鸡为黍而食之:食,给……吃(饲)
见其二子焉:见,使……拜见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洁,使……保持纯洁
怀其宝而迷其邦:迷,使……迷乱
3.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四.小结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
提问试卷基础知识
二.主要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和他苍凉、无奈的行道生活。
1.参看孔子简历:
(一)艰难的童年
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诞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内“尼丘”山的一个山洞中(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孔子因“尼丘”而名“丘”,字“仲尼”(“仲”表示排行老二)。
3岁时,父亲叔粱纥去世,孔母颜征带着孔子回到了娘家曲阜城内阙里,过上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活。
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
17岁时,孔母颜征在因生活的折磨和社会的歧视心力交瘁而死。
(二)政治上的起落
公元前501年,孔子51岁,开始走上仕途,后因政绩卓著,升大司寇,并代理宰相。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大治。
第五年春季,孔子55岁,齐国害怕鲁国强盛,采用反间计离间鲁国君臣关系。孔子只好离开鲁国。
(三)周游列国
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开始周游列国。从55岁到68岁,共计13年,孔子转辗卫、陈、鲁、宋、蔡、齐、楚等诸侯国推行自己的仁政、礼治思想,多次险遭不测,深陷囫囵,其间因兵、因饿等备受磨砺,尤其使孔子感到难过的是他的为政思想,做人理念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得到贤哲隐士的嘲讽,更不要说推行了。公元前484年,时孔子68岁,他终于在多次碰壁的情况下,带着万般无奈和遗憾,孤独地回到鲁国。开始修诗书礼乐。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去世。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守墓六年。以墓为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故居改名为孔庙。
今天我们就来解读孔子内心万般寂寞、孤独的内心世界,体味他锲而不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2.寻章摘句。
(1)这几则文字围绕“知其不可而为之”编撰在一起,每则短文都体现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请摘录有关语句来回答。
……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表现了孔子对这件事的重视,重在“为”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孔子虽然离职还乡,但是仍然以大夫身份关心政事,表现了孔子“知其不为而为之”的精神,两个“不敢不告”,写出了孔子心中无限的感叹和无奈。
孔子下,欲与之言:孔子明知接舆不会与自己一道入世济时,但是他充满幻想,多么希望得到接舆的理解和认可。“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可以想象孔子在碰壁之后多么的无奈和孤独!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这句话写出了孔子悲苦的内心世界,也是孔子大智慧的集中表现。鸟兽都不会同群,假如天下有道,我是不会与这些人一起的,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所以我必须积极入世,团结更多的人,争取更多的人。孔子明白自己的形势,所以一个“怃然”写尽了他内心的苍凉。
使子路反见之:“荷条者”本身是一个懂得“礼”的人,他“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对于社会上这样的贤人,孔子是十分尊重和景仰的,他使子路反见之,目的也想博得丈人的理解和支持,体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面对“荷蒉者”的嘲讽,这次孔子没有表示亲近的意思,多次与隐士的交流,孔子心理十分明白,要得到隐士的支持已经不可能。所以这个感叹应该比前面的“怃然”更使人伤感、无奈。
世道黑暗,社会无道,孔子的理想永远得不到实现,更可怕的是连社会上的这些所谓的贤人都不能理解和支持孔子的崇礼思想,这是对孔子内心最大的打击。所以孔子最后发出了“风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那样沉重的感叹。
公元前484年,时孔子68岁,他终于在多次碰壁的情况下,带着万般无奈和遗憾,孤独地回到鲁国。开始修诗书礼乐。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去世。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守墓六年。以墓为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故居改名为孔庙。
一代圣人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但是他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却流传了下来,传过战国的屈原,传过宋代的范仲淹,传过明代的文天祥,一直传过“戊戌六君子”,传过许许多多抗日英雄,传到了现在那些在大多数人面对小偷选择沉默的时候拍案而起的青年身上,传到了那些在大多数人面对作弊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时依然保持宁静自然的心灵的学生身上。
我要说的是:这种精神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三.理解文章中的“隐士”。
1.寻找课文中出现的隐士有哪些?
……
接舆、长沮、桀溺、丈人、晨门、荷蒉者
2.说说这些隐士有什么特点。说明理由。
……
都是一些非同寻常、不等闲的人,或者说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他们都是忧国忧民,担忧这个时代,对社会有深刻的理解,知道无法改变社会,所以选择避世,他们理解孔子,同情孔子,同时也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表达了深深的遗憾、惋惜。
接舆: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接舆把孔子比作凤,表达了自己的孔子的理解和肯定;又“何德之衰”“已而已而”,表达了对孔子做法的批评和遗憾,写出了接舆对当时社会的极端失望。
长沮、桀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避世之士哉?他们对社会形势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同时委婉地劝告孔子放弃无谓的努力。
丈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表明了丈人对孔子不干实事,尽做那些无法做到的事而厌恶,同时也含蓄地劝戒孔子停止自己无谓的奔走。
晨门、荷蒉者都一样。
文章把这些隐士和孔子放在一起,并不是要否定谁或者肯定谁,其实无论是孔子还是隐士,他们都是社会的精英,他们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做法两样。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衬托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四.小结。
这就是孔子,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孔子的这种思想后来成了历代儒家的理想和抱负,他们不管世界变得怎样,总认为人应当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管结果怎样,我活着就要实现我的理想:我心系天下,我要为万民造福。
隐士就像生活中的那些智者,而孔子就是生活中的那些仁者。
五.作业
知其不可而为之
陈成子弑( )简公。孔子沐浴而( )朝( ),告于( )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 )之。”公曰:“告夫( )三子!”
孔子曰:“以( )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 )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14.21)
楚狂接舆歌( )而( )过( )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 )可追( )。已而(
)!已而!今之从政者殆( )而!”
孔子下( ),欲与之言。趋( )而辟( )之,不得与之言。(18.5)
长沮、桀溺耦( )而( )耕,孔子过之,使( )子路问津( )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 )为( )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曰:“是( )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 )与?”对曰:“然( )。”曰:“滔滔( )者,天下皆( )是( )也,而谁以( )易( )之?且而( )与其从( )辟人之士也,岂若( )从辟世之士哉?”耰( )而不辍( )。
子路行以( )告。夫子怃然( )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 )与( )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 )也。”(18.6)
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 ),以( )杖荷( )条(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 “四体( )不勤( ),五谷不分,孰( )为夫子?”植( )其杖而芸( )。
子路拱( )而立。
止( )子路宿,杀鸡为黍( )而食( )之,见( )其二子焉。
明日( ),子路行,以( )告。子曰:“隐者也。”使( )子路反( )见之。至,则行( )矣。
子路曰:“不仕( )无义( )。长幼之节( ),不可废( )也;君臣之义,如之何( )其废( )之?欲洁( )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 )仕也,行( )其义( )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8.7)
子路宿于( )石门。晨门( )曰:“奚自( )?”子路曰:“自孔氏。”曰:“是( )知其不可而( )为之者与?”(14.38)
子击磬( )于卫,有荷( )蒉( )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
)哉,击磬乎!”既而( )曰:“鄙( )哉,硁硁( )乎!莫( )己知也,期己( )而已( )矣。深则厉( ),浅则揭( )。”
子曰:“果( )哉!末之难( )矣。”(14.39)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 )矣夫!”(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