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达标·知其不可而为之 四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课时达标·知其不可而为之 四

ID:1181774

大小:719.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达标·达标巩固区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植其杖而芸B.孔子沐浴而朝C.滔滔者,天下皆是也D.使子路反见之【解析】选A。“芸”通“耘”,除草。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成子弑简公         弑:杀B.今之从政者殆而殆:危险C.以杖荷荷:扛、担D.见其二子焉见:看见【解析】选D。见:使……拜见。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8-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解析】选C。①介词,因为;②介词,与、跟;③动词,到;④助词,的。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孔子下,欲与之言B.欲洁其身C.不仕无义D.子路从而后【解析】选B。“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纯洁;A、C、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意思分别是下车、做官、落在后面。【知识延伸】名词活用的四情况情况一:两个名词连用,而又不存在并列、同位、修饰等关系,需要一方支配另一方时,第一个名词要活用为动词。例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中“籍”本来是名词“户籍”的意思,这里就要活用为动词“登记”。情况二:名词不能受副词修饰,如果出现在副词后边就要活用为动词。例如:“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中“数”是“屡次”的意思,副词,那么后面的名词“目”就活用为动词,译为“使眼色”。-8-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情况三:名词处在谓语位置上,而前面又有主语时,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例如:“孔子下,欲与之言”(《知其不可而为之》)中“下”处在谓语的位置上,而前面有主语“孔子”,那“下”就活用为动词,译为“下车”。情况四:名词在句中常作主语、宾语,如果它用在动词前处在主语的位置,而又不能作主语时,就要活用作状语。例如:“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中,名词“犬”用在动词“坐”的前面,可它又不能作“坐”的主语,就要活用作状语修饰后边的“坐”,译为“像犬一样”。5.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B.末之难矣C.晨门曰:“奚自?”D.子路宿于石门【解析】选D。D项为状语后置句。A、B、C三项均属宾语前置句。6.默写。(1)四体不勤,____________________,孰为夫子?(2)长幼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之何其废之?(3)君子之仕也,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五谷不分 (2)不可废也 君臣之义 (3)行其义也7.翻译下面的句子。(1)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答案:(1)鸟兽不可跟它们同群,我不跟世上人群相处又跟谁呢?(2)此人就是那个知道行不通却还要去做的人吗?二、拓展阅读(一)(2015·余姚高二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论语·宪问》)属其性乎仁义者,虽通如曾、史,非吾所谓臧也……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 (《庄子·骈拇》)8.谈谈你对孔子“不敢不告”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不敢不告”可以看出孔子对“陈恒弑其君”的鲜明态度,这是因为他“从大夫”的职责,也是因为他一贯的精神追求。答案:这体现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陈成子杀死齐简公,这在孔子看来真是不可忍的事情,尽管他已经退官家居了,但他还是郑重其事地把此事告诉了鲁哀公和三位大夫,明知对自己的心灵只是一种安慰,但他从来不放弃他的理想,从来不放弃自己的责任。9.孔子和庄子的“所谓臧者”有何不同?试做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回答本题,既需要依据选文中二人的观点态度,又要结合孔子和庄子不同的人生追求。答案:为了维护“礼”,实现仁政,达到最理想的人生追求,孔子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态度具有积极意义,但有脱离当时客观现实之嫌。庄子把依循本真、顺其自然当作人生最完美的追求而轻视仁义,有失偏颇。我们既要积极用事,又要顺应自然。附【译文】陈成子弑齐简公。孔子沐浴后上朝,向鲁哀公报告:“陈恒把他的君主杀了,请讨伐他。”鲁哀公说:“向三位大夫报告吧。”孔子说:“因为我做过大夫,不敢不报告。君主却说出‘你去向三位大夫报告’的话!”孔子只好向三位大夫报告,他们不同意讨伐。孔子说:“因为我做过大夫,不敢不报告。”把自己的本性缀连于仁义,即使如同曾参和史那样精通,也不是我所认为的完美……我所说的自性完善,不是指合乎仁义的标准,只是任其自然本性的规律去实行罢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①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公孙丑下》)③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庄子·人间世》)10.简要分析上述文字中所体现的儒、道两家在处世方面的不同态度。-8-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材料①②反映了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的处世态度,即明知不能做到却坚持去做,竭力而为。材料③反映了道家知道事情无可奈何,则安然不为的淡然的处世态度,即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不必费心去改变它,保持一种自适的态度。11.认真阅读上述材料,你认为对待人生该具有什么样的处世态度?请结合材料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150字左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自强不息、孜孜以求的精神。人要有一颗勇敢的心,要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不可”面前,我们决不能轻易放弃,要敢于抗争,迎难而上,逆流而进,有一种征服的勇气。如果知其不可为就不为,就等于凡事无须坚持,遇到困难就放弃,听天由命。如此,又怎会有力挽狂澜、扭转乾坤、转危为安的奇迹发生呢?人生难免经历苦与痛,只有敢于拼搏,才有成功的机会,即使不成功,也能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8-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示例二:人生需要一种顺其自然、保持自适心态的处世态度。我们处在充满着激烈竞争的世界中,生活中肯定有这样或那样的艰险。面对种种艰险,要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不必过分勉强,冷静而不盲动,不为外物所役使,获得心灵的安宁与自由。这在当今人心浮躁的社会中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也只有这样,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长。附【译文】①子路在石门过夜。(早上进城,)守城门的人说:“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此人就是那个知道行不通却还要去做的人吗?”②如果想要治理天下,使天下太平,当今世上,除了我还有谁呢?③注重自我内心修养的人,悲哀和欢乐都不容易改变他原来的心境,知道世事艰难,无可奈何却又能安于处境、顺应自然,这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强化提升】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①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②(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梁惠王上》)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人不应该以物质财富作为自己的首要追求,应该有更高的道德标准。(意思对即可)2.上面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8-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孔子的话侧重于个人修养层面,认为士应重道,而不应过于注重物质享受。孟子的话侧重于执政者的施政理念,认为应先让老百姓有充足的物质保障,然后才能提出道德层面的要求。(意思对即可)附【译文】①孔子说:“士有志于道,而又以穿的衣服不好吃的饭菜不好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的。”②(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而有恒心的,只有士人能做到。至于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就会因此没有恒心。一旦没有恒心,就会放荡胡来,无所不为。”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8-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