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
有一种精神叫坚持,有一种力量叫自信,有一种感动叫执著,有一种收获叫顽强……
知其不可而为之:知道行不通却还要去做知其不可:表现了孔子对现实的明察,对人生的彻悟;为之:体现了孔子对现实的负责,对人生的热忱精神实质是敢于担当匡救天下的责任而不放弃的抗争精神。
夸父逐日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文中说夸父“不量力”,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就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弑:杀夫三子:那以:因为之三子告:到可:同意孔子循礼卫道,不敢不告。14.21
探究:孔子去报告时为何要“沐浴而朝”?表明孔子对此事的重视。探究:为何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一方面说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有多大希望,是明知其不可而为之。反复申说,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不参政,但议政。即使做一个牛虻,对政府这头硕大的牛不时发出刺激性的警告;做一个旁观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坚持公正。
说说接舆歌中的弦外之音。孔子啊,为什么你身处乱世却不知退隐,而非要去周游求仕呢,真是德行衰微啊!从“孔子下,欲与之言”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18.5
他所唱的内容却是非常严肃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两句,成为了后世的名言。那意思其实也正合于孔子在《八佾》篇里所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精神。“往者不可谏”就是“遂事不谏”。用我们的今天的话来说,就叫,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了吧,关键是要抓住未来。“来者犹可追”就是抓住未来。不过,抓住未来干什么?这依然是一个问题,在接舆看来,如果你要抓住未来去从政,那还是不可取的,还是糊涂。因为“今之从政者殆而!”就是现在从政的人都是非常危险的了,你又还“累累如丧家之犬”一样地汲汲于奔走各国干什么呢?
桀:jié耦:ǒu,两人并排翻土然:对谁以:与易:改变从:跟随与其……岂若:与其……哪里比得上辍:停止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18.6
第一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第二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现在世道动乱,政治黑暗,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你不应该再追随孔子,而应该追随那些隐士。
如何理解“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是对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的讽刺。子路是如何评价这位丈人的行为的?对他重视长幼之节表示肯定,但又对其废弃君臣大义,消极避世的作为表示反对,认为应该从政济世,知其不可而为之。
辨析:孔子与那些隐士在处世方式上有何异同?同:忧国忧民异:孔子济世(用世)隐士避世孔子的周游用世,循礼卫道,是一种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是从政的强烈自信,是道德勇气,是担当情怀,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的楷模。
“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如果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那么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则在精神境界上达到了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也必然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后世的人民(包括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起着巨大的鼓舞作用和榜样作用。
善意的讽谏也罢,令人无奈的挖苦也罢,莫名其妙的批评也罢,孔子还是孔子,他不会因为畏惧挑战、逃避现实,而放下自己该做的事情,改变自己该走的路。十字架总得有人扛,责任总得有人负,事情总得有人做!如果外界的噪音就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那生活的态度就太多变了,生命是苦难的开始,有了生命就有了苦恼;逃不是办法,就像我们不能怕烦结束生命,那是懦弱的行为。只有面对现实、克服困难,才可到达觉悟的彼岸!老师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