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案例和反思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设置《选读》选修课的目的是通过修习古代中国文化论著,让学生拓宽文化视野,思考人生价值,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就不能以文言知识的讲解为重。从课堂实践看来,教师通过深入梳理、解读教材章节、设计恰当的课堂活动、营造雅致课堂氛围等手段能较好地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并以此为桥梁深刻感悟文本背后的传统文化,这样的课堂才是新课程的题中之义。关键词:《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案例解读反思一.设计背景10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选读》(以下简称《选读》)难上是公认的事实,一是由于《论语》的定位——它是儒家经典,其思想内涵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形态,这些内容对于老师来说理解尚有难度,更不用说学生了;二是由于《选读》的性质——学生最头痛的文言文,收录的内容又与他们的生活有着较远的距离,囿于有限的课时,光是文意疏通、理解就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许多老师仍然按照以往文言文教学的套路,把《选读》上成了一般的文言文课,学生在枯燥的课堂中只知揣摩句读,不习个中真味。失去了文化氛围的课堂也无法给予学生修习国学经典的崇高感,更无法谈及文化的传承了。但是《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的建议明确指出“《选读》应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如下表所示:高考也作出了明确的导向,自2009年浙江高考出现“论语”题直至2012年,这四年的试题都是围绕篇章的思想内涵进行考察。可见,文化与思想的理解才是这门选修课的重点,不仅是高考之剑所指、课改意义之所在,往长远看,也关乎整个民族文化血脉的传承。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在看似散乱的章节中达成有深度的理解,让课堂既生动又不肤浅,我尝试以自己的一堂公开课来探索一些心得。二.整体思路10
这篇课文的特点在于它没有什么深邃的哲思,但从中却能读出伟大的人格力量,而这种积极入世的态度数千年来又为中国知识分子阶层代代相传,成为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涵之一。我在备课时发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材料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孔子的入世态度、隐士的出世态度。上课的整体思路即让学生分别感知两者对待世道的态度,在矛盾碰撞中去理解儒家的入世情感、孔子的执著精神,并对此有自己的评价,以达到主要的教学目的:对儒家入世精神的深层感知与评价。难点在于,“入世”二字的含义学生早在初中就知道了,教学中仅仅对“入世”作点到为止的解说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创设的情境中去感受作为末世斗士的孔子的孤独感与悲壮感,并产生价值认同或者价值思考,这样一来,儒家入世的情怀才能真正内化成他们心中的中国精神。出于这些考虑,我对教学环节做了如下设计。三.教学环节(一)导入课堂幻灯片展示3幅图片,图1为埋首于书堆的学生,图2为北京大学正门的匾额,图3为一个人孤独地徘徊在十字路口。播放图片并配以导入语:“在人的一生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的困境,例如无止境的压力,理想遭遇挫折,或者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这时候我们是选择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呢?两千年前的孔子,在理想屡遭打击的情况下,依然以五十多的高龄周游列国,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知其不可而为之》,领会他的精神。”(二)孔子的困境1.幻灯片出示课文标题、预习问题:“知其不可而为之”中的“其”在课文中具体指什么?通过之前的学习和课前预习,被提问的同学很容易就回答出了“恢复周礼”、“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等语句。2.指导学生自读14.21、18.5、9.9,问题:为什么孔子的理想无法实行?10
14.21(陈成子弑简公):一个臣子居然弑君了,这当中就能看出当时的时代已经是礼崩乐坏了。孔子依然沐浴而朝,一说明他对此事的重视、对礼制的恪守,二也说明他有着“在其位谋其政”的精神。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可以看出世人并不理解孔子,于是就没有人跟他一起实现理想。9.9(凤鸟不至):古人认为凤鸟至、河出图为圣人受命的祥瑞之兆,凤凰不出现,黄河不出图,也就说明世道黑暗。板书总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三)孔子的选择顺承上个环节的结论,我简单过渡:“面对如此世道人心,孔子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请大家细读18.5、18.6、18.7这三章,体会孔子的选择和心境。”1.幻灯片出示学习任务:①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扮演体其情,细读思其意”(分角色朗读);②组内讨论:孔子面对困境是怎样选择的?(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活动)小组活动结束后,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每一则都先请一组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再请学生点评,然后通过几个问题的点拨来理解孔子的选择与心态。18.5章:接舆的歌有什么含义?孔子想说但接舆避开了,请想象一下,孔子会跟接舆说些什么?接舆为何避开?10
接舆将孔子比作凤鸟,说明他对孔子的敬重,但是他认为孔子在这乱世中非要去出仕是道德衰微的表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则是劝孔子“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孔子“欲与之言”或许是想与他辩论一番,表明自己出仕的意图,也或许是感觉到这个狂人的非同寻常,希望与他交流。而接舆选择避开的原因,则可以结合他的身份与“何德之衰”的说法去推断,他是隐士,为人清高,不想谈论政治,因为这样做是对高尚品德的亵渎。18.6章:长沮、桀溺对孔子的态度是怎样的?孔子听了子路的话为何“怃然”而叹?该读出怎样的语气?两人都对孔子有较深的成见甚至敌意。长沮的一句“是知津矣”表达了内心对孔子的讥讽:那个周游列国的孔丘怎么会不认路呢?他不是走过这么多地方了么?直呼孔子其名也印证了此处讥讽轻视的语气。桀溺发表了他对世道的理解:天下大乱,与其苦苦寻觅有道之士一同实现整顿天下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不如隐居于田园,保全自身。长沮的语气:言辞尖刻,冷嘲热讽;桀溺的语气:自负、武断,更为悲观厌世。10
孔子“怃然”而叹传神地描绘出孔子周游列国时的心境,在大道不行、屡屡遭挫的现实面前,孔子不是刀枪不入的圣人,他也深深地感到惋惜、悲凉与孤独,然而他的回答“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则依然坚定地表明了自己志愿:以天下为己任。“怃然”一段自有担荷天下兴衰的悲壮。18.7章:另一位路人荷蒉者所言“浅则励,深则揭”是什么意思?你觉得孔子听完会作何感想?水深就穿着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荷蒉者用这句话规劝孔子不要如此固执,做人应该学会变通,与时推移,顺应时势的变化。孔子的一句“果哉!末之难矣”说明他还想与之辩论,但见荷蒉者如此坚决,只好作罢,但也表明孔子并未被说服,仍然保留着内心坚定的信念。2.课堂小结根据以上的活动及讨论,我总结道:“面对如此世道人心,孔子却始终坚持自己的‘道’,他的选择是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表达?”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我写下板书:孔子:坚定执著幻灯片出示东林党人的一席豪言:天下有一毫不可为,豪杰不肯犯手;天下有一毫可为,圣贤不肯放手。——顾宪成10
然后我富有感情地解读这种精神:“这句话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入世精神的很好的写照,这种精神是代代相传的儒士气节,它像一种集体无意识,深深地与仁人志士融为一体。这是中国式文人的气节与大义,为天下苍生的幸福上下求索,他们有的是兼济天下的胸怀。”当我解读这句话的含义是,我能从学生专注的脸上看到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正产生着微妙的作用,这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课堂是庄严、深沉又充满着一种文化的凝聚力的。(四)你的选择最后,我对学生说道:“我们通过刚才的表演讨论,都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内心的无奈与执著,现在让我听听你们的选择,如果你们生活在春秋时代,你们会怎样做?”活动:四人小组自由讨论学生发言:发言的学生都选择做像隐士那样的人,有的说“我觉得自己挺普通的,虽然崇敬孔子那样的人,但我自己做不到”,有的说“孔子的精神虽然可贵,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没有人愿意任用他的,我觉得像隐士那样养精蓄锐也是一种好的选择”。我在这些回答的基础上说道:“每个人的人生选择都不同,有的人是积极开拓型的,有的人是恬静自守型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做到自守——守住道德的底线,已是不易。但是面对像孔子这样的孤独者,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学生说道:“我们尊重他,觉得他了不起。”10
最后我用一句话进行总结:“这节课我们讲了一个失败的老人的故事,但是在这当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我觉得当日后我们说起中国人的文化性格时,除了说中庸、和谐、内敛、谦逊,还应该自豪地说,我们也有如此决绝而有力量的精神传统,那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五)布置作业(略)四.教学反思作为总体定位是文化普及课的《选读》,上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能不能上出里面的“文化味”,能在多大程度上触及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与传统文化达成有益的沟通。要做到这一点,我有如下心得:(一)整合课文材料,理顺逻辑关系《选读》教材虽然是按一定的主题选录《论语》章节,但是每一课只是堆叠了材料,老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将其进行归类,再根据材料内在的逻辑组织教学,这样一来,材料就能够超越书本已有的翻译,而像电影中的“蒙太奇”一样,生成更为深刻的意义。而从材料整理出的逻辑思路不仅能让教学思路清晰,也能在学生心中建构起知识体系,助力学生的理解。以本堂课为例,我在备课时起先并无思路,但在将教材研读几遍之后,就发现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将其分为“时代背景”、“孔子的态度”、“隐士的态度”这样三类,这不就隐含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思路吗?其实《选读》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能找到这样的逻辑思路,找出了思路,就事半功倍。(二)丰富课内活动,注重生活实感10
因为《论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隔较远,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所以课堂不能变成《百家讲坛》那样的讲座,而是应该利用一些活动导人入境,为学生还原生活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生成记忆点。在这一点上,《论语》又有现成的资源。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里的深刻道理往往是在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产生的,里面有鲜活的形象,也有生动的对话,所以一些篇目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进入情境。在本堂课中,学生扮演的孔子、接舆、长沮、桀溺,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表演时的课堂气氛很活跃,但也有一些同学无法很好把握角色,或是部分观众仅仅充当“看西洋镜”的角色,所以只演不评或者糊弄过去,都会使这项活动成为鸡肋。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启发全班同学从扮演者的语气、神态、台词方面进行评析,说一说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以此去细细揣摩人物的心境,以求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三)文本、文化皆重,营造雅致氛围10
《选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注释和翻译,老师似乎不必再花费功夫进行讲解,但事实是如果我们不再强调,学生对此只会熟视无睹。我的解决方法是,将文言知识与文化“撇清”关系。前一节课分配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读、疏通字句,针对其中的一些难点进行讲解,再利用课后习题和自编习题对学生自学情况经行检测,集中精力完成对基本字词、文意的掌握。第二节课则进行文化的解读。如何营造课堂的文化氛围呢?我认为可以适当引用课外材料以达到互释的目的。这对于《论语》的理解尤为重要。一则看似简单的章节、一个仿佛很浅显的道理,如果只是干巴巴地讲出来,学生只觉得索然无味,但若是能与后世的解读、与此相关的文化故事相互印证,那么《论语》背后昭示的儒家文化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或许就能显山露水了。例如本科中引用的那句顾宪成的话,既与已学的《五人墓碑记》相关,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又能显现出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的价值取向,比起仅仅说“孔子如何如何”就来得有深度。此外,教师的课堂语言也应该是文雅而有感染力的。在备课与上课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在以上三方面下一些功夫,那么《选读》就能向一门传统文化经典的诵读课靠拢一些,虽不敢妄言文化气息浓厚,但至少能给学生带去不同于文言文学习的感受,若使他们能窥见传统文化精义之一二,也就不枉费设置这门选修课的良苦用心了。陶键,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语文教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