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又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可见,孔子认为礼乐不在形式,不在器物,而在于本质,本质就是“仁”。怎么理解“仁”呢?成为“仁者”的条件是什么?“君子”一词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什么是君子的风范?普通人如何才能成为君子?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要想让自己成为金子,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圣哲孔子又是怎样使自己成为金子,让别人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呢?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交朋友,看起来很简单,然而因交友不善误入歧途者却比比皆是,所以用心想一想就会发现,交友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语言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心灵的外观。对语言表达的重视也是孔子尚文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语言表达,孔子发表过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五 仁者爱人13
《论语》的核心部分是“仁”。《论语》共21469个字,其中“仁”字的出现,有人统计有109次,这也就是说,《论语》中平均十几个字就出现一个“仁”。密度之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这位孔圣人是事事讲“仁”,处处讲“仁”,为政讲仁政,做人讲仁人。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仁爱同情是人间正道;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仁者爱人。一、字音忠恕(shù) 近取譬(pì)轻裘(qiú)师冕(miǎn)齐衰(zīcuī)冕衣裳(chánɡ)左衽(rèn)沟渎(dú)二、通假字入则孝,出则弟 弟,通“悌”,尊敬兄长吾其被发左衽矣 被,通“披”,披散与师言之道与 与,通“欤”,吗三、一词多义于病济爱微四、词类活用冕衣裳者与瞽者 名词作动词,戴礼帽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名词作动词,称霸老者安之 使动用法,使……安逸己欲立而立人 使动用法,使……站得住13
子钓而不纲 名词作动词,用绳取鱼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为动用法,为……而死愿无伐善,无施劳 形容词作名词,长处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形容词作动词,吃饱五、特殊句式非尔所及也 判断句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介词结构后置句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宾语前置句吾道一以贯之 宾语前置句如何理解“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点拨]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从“厩焚”孔子问人“不问马”这件事上,你感受到怎样的为人之道?[点拨] 一个人的修养如何,体现在遇到突然事件之后不假思索的言行。在士大夫家,负责照管马的一定是下人,而不是主人;在当时情况下,一匹马的价值非常高。马棚失火,如果主人听到之后,首先开口就问马的情况,那是把财物放在第一位;首先开口就问是否伤人,那是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当然,人与马都是生命,但是,人是同类,所以,在不能同时兼顾的情况下,理所当然应该先关心人的生命安全。孔子只问地位低下的奴隶,而不问时人所重的尊贵的马,恰恰是更彻底更鲜明地体现了孔子轻财、博爱的伟大品格。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意思,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推己及人”的体现。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点拨] 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由此看来,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13
不能违背此原则。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孔子否认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为什么孔子“食于有良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人文情怀?[点拨] 丧者哀戚,于其旁不能饱食,此所谓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不吃饱饭肯定不是礼的规定。而孔子之所以如此,完全是他的“将心比心”,因为体味旁人的心情,而使自己也保持了哀戚之心,所以吃不饱。同是主张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点拨] 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礼”(等级制度)的基础上,也是以“礼”为原则和指导的,所以他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亲情为纽带,推己及人,从家庭亲人到整个社会,实现“仁爱”。而墨子“兼爱”则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基础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利益共享。显然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是难以实现的。这也是墨子思想在后来衰落的原因。至于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一方面是说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有着根本区别,二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各派之间互相争论,批评对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所以讥刺墨家的“兼爱”因平等而“无父无君”。在第9.10则材料中,面对三类人,孔子为什么要“必作、必趋”?谈谈你的看法。[各抒己见]♣孔子看到穿丧服的人,他要“作”、“趋”,是因为他的心情有了变化。就像7.9则说的那样,有了恻隐之心,悲戚之心,所以要如此做。看到盲人,他会特别严肃起来,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关爱之心同情之意。♣看到穿着礼服的人,也是因为别人在进行庄重的祭祀活动中,孔子应该也一样要努力去感受一份庄重的氛围。所以,将心比心也要表达他的严肃庄重的态度。♣“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真正的强者,都有同情关爱弱者之心,都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的为人处世之道,一言以蔽之,是“恕道”,即推己及人,多替他人着想。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处理任何事情时,能换位思考,不能把自己的思想、观念等强加于别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多为他人着想,设身处地地为他人多考虑,又怎能强制别人去做他不愿做的事情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也是一种大智慧。◎适用话题这则材料可用于“为人之道”“换位思考”“道德修养”等有关话题作文写作中。13
一、基础知识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B.弟子,入则孝,出则弟C.管仲非仁者与D.吾其被发左衽矣解析:选A。B项,第二个“弟”通“悌”,尊敬兄长;C项,“与”通“欤”,吗;D项,“被”通“披”,披散。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博:广泛地B.然,固相师之道也相:相互C.过之,必趋趋:快走D.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自经:自缢解析:选B。相:辅助,协助。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吾亦欲无加诸人尧舜其犹病诸B.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C.尧舜其犹病诸吾其被发左衽矣D.不能死,又相之管仲相桓公解析:选A。B.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语气助词,表测度,大概,恐怕;D.动词,辅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冕衣裳者与瞽者A.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B.愿无伐善,无施劳C.管仲相桓公,霸诸侯D.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解析:选C。A.动词为动用法,为……而死;B.形容词作名词,长处;C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称霸;D.形容词作动词,吃饱。下列句子没有兼词用法的一项是( )A.盍各言尔志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尧舜其犹病诸D.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13
解析:选D。A.盍—何不;B.焉—于之;C.诸—于之。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师冕见,及阶 及:______________(2)虽少,必作 作:______________(3)过之,必趋 趋:______________答案:(1)到 (2)肃然起敬 (3)小步快走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译文: (2)然,固相师之道也。译文: 答案:(1)孔子在遭遇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2)是的,这本来就是协助盲乐师的规矩。厩焚,孔子问人不问马,这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答: 答案:这表现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和马比起来,人的性命更为重要。况且孔子博爱民众,无论尊卑、贤愚,孔子都施以仁者真诚的关怀。(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林类①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垅端,面之而叹曰:“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13
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子贡曰:“寿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恶。子以死为乐,何也?”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夫子。夫子曰:“吾知其可与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②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③,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赐!汝知之矣。人胥④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⑤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己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选自《列子·天瑞》)【注】 ①林类:古代隐士,事迹不详。②赐:子贡之名。③圹:坟墓。④胥:皆;都。⑤徼:求取。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且百岁,底春被裘被:穿着B.子贡闻之,不喻其意喻:明白C.一人失家,一世非之非:不是D.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矜:自夸解析:选C。非:责怪。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子贡)乃仰而应(林类)曰B.而(人)反以(之)为忧C.(子贡)以(之)告(于)夫子D.吾知其可与(之)言解析:选A。A项应为“(林类)乃仰而应(子贡)曰”。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古人对待死亡的达观认识的一组是( )①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②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③死之与生,一往一反④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⑤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13
⑥死也者,德之徼也A.①④⑤ B.②④⑥C.①③④D.③⑤⑥解析:选B。①认识不达观,⑤是对生的认识。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子用林类的故事告诉人们,以求生为快乐,也许正是人们忧虑的根源;超越生与死来看待人生,也许才能像林类那样充满快乐。B.人们恋生惧死是因为留恋这属于自己的唯一一次生命,而在林类看来,人人都会死,死后还会在别处重生,所以死亡没有什么可怕的。C.列子用子贡倦于学的故事告诉人们,生命是与辛劳相伴的,唯有死亡才是彻底的休息和解脱,才能使人回到和谐安宁的状态之中。D.“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过失的,只有圣人才知道要赞扬其中的哪一种人,反对其中的哪一种人。解析:选D。D项中“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所)失的,这两种人都不值得赞扬,只有圣人知道所赞扬的什么,所反对的是什么。林类的年纪将近一百岁了,到了春天还穿着粗皮衣,在田地里拾取收割后遗留下来的谷穗,一面唱歌,一面往前走。孔子到卫国去,在田野上看见了他,回头对学生说:“那位老人是个值得对话的人,试试去问问他。”子贡请求前往。在田埂的一头迎面走去,面对着他感叹道:“先生没有后悔过吗?却边走边唱地拾谷穗?”林类不停地往前走,照样唱歌不止。子贡再三追问,他才仰着头答复说:“我后悔什么呢?”子贡说:“您少年时懒惰不努力,长大了又不争取时间,到老了还没有妻子儿女,现在已经死到临头了,又有什么快乐值得拾谷穗时边走边唱歌呢?”林类笑着说:“我所以快乐的原因,人人都有,但他们却反而以此为忧。我少年时懒惰不努力,长大了又不争取时间,所以才能这样长寿。到老了还没有妻子儿女,现在又死到临头了,所以才能这样快乐。”子贡问:“长寿是人人所希望的,死亡是人人所厌恶的。您却把死亡当作快乐,为什么呢?”林类说:“死亡与出生,不过是一去一回。因此在这儿死去了,怎么知道不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出生呢?由此,我怎么知道死与生不一样呢?我又怎么知道力求生存而忙忙碌碌不是头脑糊涂呢?同时又怎么知道我现在的死亡不比过去活着更好些呢?”子贡听了,不明白他的意思,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知道他是值得对话的,果然如此;可是他懂得自然之理并不完全彻底。”子贡对学习有些厌倦,对孔子说:“希望能休息一阵。”孔子说:“人生没有什么休息。”子贡问:“那么我也就没有休息的时候了吗?”孔子回答说:“有休息的时候。你看那空旷的原野上,有高起来的地方,好像是墓穴,又像是土丘,又像是底朝上的饭锅,就知道休息的时候了。”子贡说:“死亡真伟大啊!君子在那时休息了,小人在那时被埋葬了。”13
孔子说:“赐!你现在已经明白了。人们都知道活着的快乐,却不知道活着的劳苦;都知道老年的疲惫,却不知道老年的安逸;都知道死亡的可恶,却不知道死亡是休息。晏子说过:‘真好啊,自古以来就有死亡!仁慈的人在那时休息了,不仁的人在那时被埋葬了。’死亡是德所求取的事情。古人把死人叫做‘归人’。说死人是‘归人’,那么活着的人就是‘行人’了。一直在外面行走而不知道回家,那是抛弃了家庭的人。一个人抛弃了家庭,所有世上的人都反对他;天下的人都抛弃了家庭,却没有人知道反对。有人离开了家乡,抛弃了亲人,荒废了家业,到处游荡而不知道回家,这是怎样的人呢?世上的人一定会说他是放荡而疯狂的人。又有人专心致志于盛世之治,自以为聪明能干,于是博取功名,到处夸夸其谈而不知道停止,这又是怎样的人呢?世上的人一定会认为他是有智慧谋略的人。这两种人都是错误的,而世上的人却赞扬一个,反对一个。只有圣人才知道什么该赞扬,什么该反对。”三、语言表达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曾经,台湾海峡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给无数家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遗憾。然而,________________。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溶于水的一家人。A.兄弟亲情海峡隔不断,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B.海峡兄弟亲情隔不断,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C.兄弟亲情不能被海峡隔断,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D.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解析:选D。“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一句的主语必须是“海峡”,由此排除A、C两项。由语义和句式结构可推断出,“隔不断”与“挡不住”在结构上形成对照,主语都是“海峡”,因此可排除B项。根据下面的情境和要求,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对话内容。情境:学校篮球队队员正在训练,队长李甲看到队员张凡训练时状态不好,想通过谈话来激发张凡的斗志,让他刻苦训练。要求:队长李甲从体恤队友的角度出发,关心其健康,并表示要提供帮助,话语中充满关怀,颇具人情味。李甲关切地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凡说:“没什么,是这样……我妈妈住院了,我很担心她,所以训练时总是心不在焉。”李甲说:“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凡说:“哦,不用了,她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明天就能出院。”李甲说:“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凡感激地说:“谢谢你,队长!我一定会好好训练,为咱们学校的篮球队争光!”13
解析:①处,根据后文张凡的回答可知,此处应填写队长询问其心不在焉的原因的句子,可写“你遇到什么难事”“你脸色不太好”等表示关心的话语;②处,由张凡的话“不用了……明天就能出院”可知,此处队长是想让他请假回去照顾妈妈;③处,根据张凡对队长感激的话语可知,此处队长应说些“有困难,我会竭尽全力帮忙”之类的话。答案:①张凡,你脸色不大好啊!是训练强度太大了,还是你遇到什么难事了?②是这样啊,你怎么不早说?伯母病了,你该回去照顾她,要不我帮你向老师请个假,你去医院好好照顾她。③嗯,那就好。以后有什么困难,你尽管说,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忙!四、高考突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在这里把“圣”当作“仁”的至高境界,他指出的推广仁爱的重要方法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作简要概括。答: 答案:能近取譬,推己及人,从主观愿望出发,达到博施济众的效果。试联系已学内容,说说你对孔子倡导的“仁爱观”的理解。答: 答案:孔子的仁爱观:是以孝悌为根本的,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孔子仁爱观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孔子更看重大节大信。(二)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17~18题。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这则材料体现了孔子待人的什么原则?答: 答案:忠,即尽心待人的原则。请简要分析“孔子相师”一事所反映出的“仁”和“礼”的关系。答: 答案:“仁”是“礼”道德情感的依据和基础,“13
礼”是“仁”在制度和礼节上的表现形式。孔子提醒乐师注意脚下,向他介绍在座的人,这都是相师之道,是礼节,孔子帮助乐师,能做到言辞恳切,礼节周到,态度诚恳,是有仁爱之心的表现。(三)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19~20题。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前一章中的“忠”是指什么意思?答: 答案: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后两章表现了孔子学说的基本观念中的哪一个侧面?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答: 答案:表现了“恕”这一侧面。在有丧事的人旁不吃饱饭,对齐衰者和瞽者表示同情和尊敬,正是仁爱宽厚、推己及人这一恕道的表现。(四)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不忠之忠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春秋时期,齐国动乱,13
鲍叔牙和管仲分别陪同公子小白(后来的齐桓公)、公子纠出奔莒国和鲁国,先入齐国者为王。公子小白快纠一步,于是管仲策马先行,射小白于马下。小白未死(箭射到了衣钩上),继位后逼迫鲁国杀死自己的亲兄弟——公子纠。公子纠的另一助手召忽殉难自尽,而管仲则因好友鲍叔牙(史称管鲍之交)的推荐而成为齐桓公的相。在他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霸之人。按照子贡和诸多后人的理解,管仲是个“不忠”的人:既然他是公子纠的手下,那么公子纠死了,他也应自刎以尽忠。关于这种“忠”,屈原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楚怀王听信侫臣之言,沉迷于郑袖等人的温柔乡中,使楚国国力大减(注:怀王虽昏聩,但绝不是个残暴的人,相反,他对百姓极为仁慈)。作为三公之一的屈原心中愤恨不已,可又报国无门,终于自溺于汨罗江中。隋末唐初,瓦岗寨首领李密一度投靠唐军,之后又借故变卦,与唐军为敌。其人心胸狭窄,又极为贪权,心狠手辣,笑里藏刀,故帐下许多谋臣武将(如刘文静、魏征、秦叔宝等)纷纷投靠唐。李密反叛后,秦王李世民亲率骑兵,大破李密叛军,神箭王伯当因李密曾对他有恩,对密不弃不离,听闻密兵败之后,亦自刎殉主。明初,建文帝朱允炆削藩,燕王朱棣被迫起兵,攻入京城。新皇登基,建文帝下落不明,齐泰、黄子澄、黄观、黄岩、王叔英等人自杀,铁铉、练子宁、卓敬、陈迪虽知大势已去,也绝不妥协,以致被灭族,其本人皆凌迟处死。更有忠烈如方孝儒者,宁灭十族,也不为朱棣起草诏书。由此观之,管仲的确是一个不忠不义的人。然而,孔子对他却是另一番评价。孔子认为,管仲的忠是大忠,管仲的义是大义,“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似乎有些奇怪。儒家的四训中虽有“忠”一字,但很多时候,我觉得它并非是指忠君。纵观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之前,先后在多个国家为国君献策,辅佐他们以成大业。韩非子曾在《有度第六》中写道:“今夫轻爵禄,易去亡,以择其主,臣不谓廉。诈说逆法,倍主强谏,臣不谓忠。行惠施利,收下为名,臣不谓仁。离俗隐居,而以非上,臣不谓义。”若孔子只是一味地忠君,那么他忠的应是鲁国(孔子是鲁国人)。然而孔子去帮助其他国家,无形之中便是在增强他国的国力,削弱鲁国的影响。一个不“忠”的人又怎么会谈“忠”呢?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来看,孔子忠的并不是国君,而是天下百姓。在《中庸》中,孔子说过这样一段话:“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孔子追求过程,但并非只追求过程。春秋时期,战火不断,各诸侯都忙着争地盘夺人口,百姓生活得不到保障,面对此景,孔子提出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希望以此来让人各司其职,减少纷争。同样,孔子游说于各国之间,亦是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辅佐的人成大业,减少百姓们不必要的牺牲。所以,孔子所言的“忠”是忠于天下,忠于自己的理想,不屈不挠。有言道:“争者未必勇,和者未必怯。”若没有陈婴的忍辱,13
赵武怎能杀屠岸贾为赵氏报仇?若没有李东阳的沉默,号称九千岁的刘瑾怎能伏法?若没有徐阶的隐忍,严嵩一党又怎能被斩草除根?议和者,需要顶着全社会的舆论,有时甚至孑然一身,独自面对各种谩骂、羞辱,那是比孤独更可怕的黑暗深渊。管仲辅佐小白,其受到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一个人能够面对如此之大的压力,同时又做出如此建树,又怎能说他不是一个伟大的人呢?活着有时比死更痛苦。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死节,固然如田横八百壮士(参照汉初史)般可歌可泣,然后而忍辱负重,为了理想坚韧地活着,却比死节更加惊天动地。孔子绝非一个迂腐石化之人,很多时候,是后人曲解了他的观点,绝对了他的言辞,因此,儒学才被作为驭国之术。[赏评] 本文的作者是一个极爱看书、极爱思考的小姑娘,平日里常有不俗之论,是一个小诸葛式的人物。本文从中国儒家传统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忠”字切入,在历史的汪洋中纵横捭阖,在思想的隧洞里左右逢源,游走两端,甚为洒脱。这充分展示了她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阅读积淀,读她的文章,任何人都会有所收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