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6《君子之风》课件(7)(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2.6《君子之风》课件(7)(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ID:1181952

大小:239.51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六课君子之风一、本课总的思想内容君子具备的道德素养(风范):文质兼美。“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质”就是内在的修养。“质”的具体要求: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二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四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文”的具体要求: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与“君子”相对的是“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 二、本课的具体内容7·6、15·18、15·9、6·11、7·16、7·19、14·28、6·23、8·7,君子之质(内在修养)。4·16,义与利。4·9,小人耻恶衣恶食。17·15,小人患得患失、无所不至。12·8,文质之别。7·38,君子之文(外在表现)。 三、章节梳理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评析】《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提问:儒家要求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爱心,有文化);而我们教育学生要成为社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那么你怎么看待“有爱心”与“有纪律”的问题?这两种道德修养的内容,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评析】孔子说,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要重视自己人生的责任,注意义、礼、孙、信四个字。本质上要有义,这里的义就是义理的义,用它作为本质。表达在外面的行为是礼,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行为。孙就是逊,态度上非常谦虚,不自满,不骄傲。对人对事,处处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人。提问:君子行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评析】“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提问:从这句话可以推断君子和小人的行为各是什么?成语:杀身成仁(成仁取义):为正义事业或崇高理想牺牲生命。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本章内容是义与利。【评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提问:孔子把“义”与‘利”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并列起来,假如让你对二者作一选择,你是选择“义”还是“利”呢? 问(P30课后练习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韩非子则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见《韩非子·六反》)而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见《汉书·董仲舒传》)。试对这三种主张简要评论。答案:孔子和后世儒家的价值观见P31《儒家价值观》。主张重义崇德,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轻利贱力。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董仲舒的重要经济思想,是约束人们不道德和非法的求利行为;他只要人民讲义,不要人民讲利以至取消物质利益。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本章内容是小人耻恶衣恶食。【评析】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本章内容是小人患得患失、无所不至。【评析】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成语:患得患失: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老是考虑个人得失。无所不至:没有不达到的地方。多形容坏人到处干坏事。 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评析】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提问:箪食陋巷(箪食瓢饮):指贫苦的生活。 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评析】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提问:你如何看待这种“苦乐观”? 问(课后练习一第二问):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不合乎义的荣华富贵,他是坚决不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答案: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如: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天说的过眼烟云;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成语:饮水曲肱:喝冷水弯曲胳膊当枕头用。比喻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评析】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提问:孔子如何自我评价的? (课后练习一第一问):从7·16、7·19两章中来看,你怎样看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怀的心境?答案:这两章,把孔子安贫乐道的生活和乐义忘忧的心境表现得非常传神。他看重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他从读书学习和活动中体味无穷的乐趣。孔子是一个典型的现实注意注意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忘食”“忘忧”“忘老”这“三忘”,把他的这种快乐推向新高峰、新境界。成语:发愤忘食:为抒发郁闷而决心努力,以至于忘了吃饭,形容十分勤奋。乐以忘忧:快乐起来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高兴。 14·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评析】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勇。在《子罕》篇第29章中,孔子也讲到以上这三个方面。 提问:孔子强调的“君子道者”三个方面他认为自己没能做到,而子贡却说是“夫子自道”,这到底是孔子谦虚,还是子贡夸大事实?答案:力图做到和真正做到,这之间总会有一定的距离。孔子认为自己在仁、智、勇方面还不能做到不忧、不惑、不惧,这并不是故意谦虚,他只是把君子理想的道德境界提出来,作为大家一起努力的方向罢了。理想境界与现实之间一定会有距离,而这差距正好激起了人们的理想和追求。不过,在子贡看来,孔子在仁、智、勇这些方面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他也并没有故意夸大事实。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评析】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提问:“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用了怎样的手法?并说明理由。成语:乐水乐山:原指有人喜爱水,有人喜爱山。后比喻各人所好不同,性情动静各异。 8·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提问:1、曾子要求读书人要有一种什么精神?2、孔子要肩负什么重任,才能走得更远?成语: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而且要经历长期的艰苦斗争。死而后已:直到死才罢休。指把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出来。常与“鞠躬尽瘁”连用。 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本章内容是文质之别。【评析】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提问:1、子贡怎样反驳棘子成的观点?2、孔子认为君子行为要“文”和“质”兼有,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而棘子成认为只要“质”,不必要“文”。你怎么认为?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形容话一出口,就无法收回。 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本章内容是君子之文(外在表现)。【评析】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四、典型问题阐释例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乐”字的理解。 答案:1、孔子所讲的“乐”并不是肉体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的平静和满足。所以虽然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中,他还是“乐”。孔丘认为,在他所想的完全的人格之中,个人和自然、社会的关系,都有适当的安排。这就为一个人布置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在其中他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这就是孔丘的“道”。2、孔丘认为在他的学生中,颜回是最好的。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仁”是完全的人格,也是一种精神境界。达到完全人格的人,就有这种精神境界。经常在这种精神境界之中的人称为“仁”,孔丘把“乐以忘忧”作为他自己的一项成就。他一生到处碰钉子,应该说是处于忧患之中,但他还是“乐以忘忧”。他是“忘忧”,并不是强制他自己勉强地不变。“不知老之将至”,也是忘忧的一种表现。其所以能如此,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地”。那就是他的“道”。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里说:“安身立命之地”,对于人生的重要。 例2: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①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②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苦乐观”的?(2分)(2)、你如何看待这种“苦乐观”?(2分)答案:(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形象的比喻表述安贫乐道的思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乐以忘忧的心境。(2)、言之成理即可。 五、背诵句子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8·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