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十六年前的回忆--优秀课件教学讲义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十六年前的回忆--优秀课件教学讲义ppt

ID:1182128

大小:3.7 MB

页数:102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十六年前的回忆--优秀课件 时代背景当时中国军阀割据,北洋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帝国主义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共产党人。1927年4月6日早晨,李大钊被捕。这篇课文按照李大钊同志被捕之前、被捕、被审、被害之后的顺序,叙述事件。 籍屉怖瞅魔胖刑哼峻残匪窝啃舅学一学bùxíngjiùpàngjítìchǒumóhēngjùncánfěiwōkěn(书籍)(抽屉)(恐怖)(瞅见)(魔术)(肥胖)(刑法)(哼哈)(峻峭)(残忍)(土匪)(鸟窝)(啃东西)(舅舅) 写作顺序: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按时间顺序回忆) 1、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2、课文那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把你的感受和大家谈一谈。 十六年前的回忆被捕前:烧文件和书籍被捕时:处变不惊法庭上:安定、沉着被害后:全家沉痛 思考:1、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2、找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1、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作者当时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一个含糊的回答。这同父亲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局势紧张,李大钊坚持进行革命工作,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李大钊明白处境危险,不离开工作岗位,表现他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被捕时,都发生了些什事?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从这些语句中你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可怕的这一天来了,发生了:1.不慌不忙的拿出了手枪。2.传来粗暴的吼声,人们一拥而入。3.被打的很惨的阎振三来认我父亲。4.父亲冷静地应对敌人的逮捕。 从这些语句中我明白了:1.父亲对于这种情况已经提前知道了。2.反动派的嚣张与残暴。3.反动派的残忍和无人道。4.父亲那种镇静,及为伟大事业献身的精神。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这句话反映出李大钊的什么精神?李大钊沉着冷静、处变不惊。 被捕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再读一读。从这些事件中你明白了什么?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用过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坚强。“慈祥”说明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伟大的力量----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李大钊对革命事业有必胜的信心,所以敌人的严刑拷打不动摇,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悲伤。他要用安定沉着来安慰亲人,让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当全家人听到父亲被害的噩耗后悲痛万分,母亲说:“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用一个成语形容全家人的悲痛。悲痛欲绝 2、找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照应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照应2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照应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照应4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 前后照应的好处?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深刻。 从这些语句中我还学到了:1.父亲为了伟大的事业,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对敌人的折磨不屑一顾。2.父亲对我们的热爱,及父亲平静的脸庞,说明他对敌人的残酷迫害无所畏惧。 最后三个自然段与文章的开头有什么关系? 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写了父亲牺牲后全家人的悲痛心情,而且反复强调了父亲被害的日子这与文章的开头形成了照应关系。这样写使得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悲痛心情。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往外走。动作描写 父亲保持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神态描写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他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他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语言描写 十六年前的回忆被捕前:烧文件和书籍被捕时父亲:处变不惊敌人:心虚、残暴法庭上:安定、沉着被害后:全家沉痛 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 通过李大钊的表现,反映了李大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1.对亲人的充满慈爱。2.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3.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 读完这篇文章,你受到了那些教育? 1.李大钊先生伟大的父爱。2.他的那种淡定的精神,永远让我铭记心中。3.他的为革命现身的精神,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课文中心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四件事,回忆了李大钊同志生前的一些事迹,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同志()的精神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 案例一(一)案例摘要患者,李某,女,22岁,2006年8月16日就诊。主诉:恶寒、发热3天。现病史:3天前游泳后自感恶寒,周身疼痛不适,次日体温升到39℃,汗出,微恶风,鼻塞多嚏,咽痛,微咳,无痰,头痛发胀。既往史:体健。体格检查:咽部轻度充血,无扁桃体肿大。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经典案例介绍 (二)分析要点1.中医诊断2.如何辨病3.证候分析4.中医治法和处方用药经典案例介绍 (三)辨治分析1.诊断感冒,风热犯表型,即风热感冒证。2.辨病(1)辨病依据:患者有伤风受凉的病史;具有典型的肺卫表证表现:恶风、发热、鼻塞多嚏、咽痛、微咳、无痰,头痛发胀;病程短,全身症状不明显,故辨为感冒。(2)鉴别诊断:本病主要与温病,尤其是与风温早期鉴别。温病每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风温初起,更与风热感冒相似,因此,在各种温热病的流行季节,应该特别警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鉴别。一般说来,感冒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以解表宣肺之药即可汗出热退身凉,多不传变,而温病则高热、壮热,多有传变,由卫而气,入营入血,甚者神昏、谵妄、惊厥等。各种温病均有明显季节性,而感冒则四时可发。本案患者虽有发热,但无壮热、寒战,无入里传变等症状,故不属于温病。经典案例介绍 3.证候分析初感寒邪,卫阳被郁,肌肤失温,故恶寒,周身疼痛;卫郁而热,营卫失和,故发热汗出、微恶风;寒郁化热,束于肌表,肺失宣散,鼻窍不利,故鼻塞多嚏,微咳;风热上扰清窍,故头胀痛;热扰气道故咽痛;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是风热之邪在表之象,本证属风热感冒。4.治法和处方用药(1)治法:疏风散热,辛凉解表。(2)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15g,连翘10g,山栀10g,豆豉12g,薄荷8g(后下),荆芥10g,竹叶10g,芦根12g,牛蒡子12g,桔梗12g,甘草10g。方中银花、连翘、黑山栀、豆豉、薄荷、荆芥辛凉解表,疏风清热;竹叶、芦根清热生津;牛蒡子、桔梗、甘草宣利肺气,化痰利咽。全方共奏疏风散热,辛凉解表之效。经典案例介绍 案例二(一)案例摘要宋某某,女,45岁,2005年11月4日就诊。主诉:体弱易感冒多年,近日又发。现病史:患者素体虚弱,常易感冒多年,甚至不能间断,前两天又发,曾服辛温解表的中药未愈。现头痛、鼻塞流涕,咳嗽频,动则气促,不发热,恶风寒较甚,周身酸痛,便溏。既往史: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舌淡苔白,脉浮大无力。经典案例介绍 (二)分析要点1.中医诊断2.如何辨病3.证候分析4.中医治法和处方用药经典案例介绍 (三)辨治分析1.诊断感冒,气虚证,即气虚感冒。2.辨病患者以头痛、鼻塞流涕,咳嗽,恶风寒,周身酸痛为主证,故属感冒范畴。又根据患者有经常感冒病史,素体虚弱,外感后除有感冒症状外,还表现动则气促、便溏、舌淡苔白、脉浮大无力等虚象,故应为虚体感冒,非常人(实体)感冒。经典案例介绍 3.证候分析患者素体不足,气虚托送无力,邪不易解,故反复感冒;卫气不固,外感风寒,卫阳被郁,故见恶寒重,无汗;风寒上受,肺气不宣而见鼻塞流涕,咳嗽;神疲乏力,便溏,舌质淡苔白,脉无力,均为气虚之象。本案属气虚感冒。4.治法和处方用药(1)治法:益气解表。(2)方药:参苏饮加减。党参10g,茯苓12g,甘草10g,苏叶12g,葛根12g,前胡10g,枳壳10g,半夏8g,陈皮10g,枳壳10g,桔梗12g。方中党参、甘草、茯苓补气扶正以祛邪;苏叶、葛根、前胡疏风解表;半夏、陈皮、枳壳、桔梗宣肺化痰止咳。经典案例介绍 案例三(一)案例摘要患者,李某,男,40岁,2009年3月12日就诊。主诉:咳嗽2日。既往史:体健。体格检查:舌尖红,脉细数。现病史:两天前外出归来,即感身热,微咳,恶风。自认为是受寒,取热发汗,汗出微舒。今日咳嗽加剧,痰黏而少,不易咳出,咳甚则胸痛,有时痰中带血丝,鼻燥咽干。经典案例介绍 (二)分析要点1.中医诊断2.如何辨病3.证候分析4.中医治法和处方用药经典案例介绍 三)辨治分析1.诊断咳嗽,风燥伤肺证。2.辨病患者以咳嗽、咳痰为主证,故属咳嗽范畴;又因起病急,病程短,伴有寒热等表证,故属外感咳嗽;根据咳嗽、痰黏而少,不易咳出,痰中带血丝,鼻燥咽干等燥热伤津之象,应为风燥伤肺型咳嗽。3.证候分析风燥之邪外袭,卫气不和,肺失清宣致身热、恶风、微咳。经发汗,津液外泄,肺津耗伤,气机不利故咳嗽加重,甚则胸痛,痰黏而少,不易咳出;咳伤肺络,血液外溢见痰中带有血丝;鼻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为风温燥邪伤津之象。经典案例介绍 4.治法和处方用药(1)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2)方药:桑杏汤加减。桑叶15g,杏仁10g,浙贝10g,沙参10g,栀子8g,豆豉10g,梨皮10g,薄荷(后下)8g。方中桑叶、薄荷、豆豉疏风解表;杏仁肃肺止咳;栀子清泻肺热;沙参、浙贝、梨皮生津润燥。经典案例介绍 案例四(一)案例摘要赵某,女,56岁,2012年4月2日就诊。主诉:咳嗽、咯痰反复发作多年,近5日加重。现病史:患者自诉有咳嗽、咳痰病史多年,经常反复发作,于5日前受凉后咳嗽加重。现症见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稠厚成块,色白,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纳少,体胖神疲,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体格检查:T36.2℃,P84次/min,形体肥胖,双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余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①血常规:WBC10.6×109/L,N77%。②X线胸片:肺部纹理增粗、紊乱。经典案例介绍 (二)分析要点1.中医诊断2.如何辨病3.证候分析4.中医治法和处方用药经典案例介绍 (三)辨治分析1.诊断咳嗽,痰湿蕴肺证。2.辨病(1)辨病依据:①以咳嗽、咳痰为主证,应诊断为咳嗽。②咳嗽、咳痰经常反复发作多年,病程较长,应属内伤咳嗽。(2)鉴别诊断:①与哮病、喘证鉴别:哮病和喘证虽然也会兼见咳嗽,但各以哮、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哮病主要表现为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发作与缓解均迅速。喘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翕动,不能平卧,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个症状。②与肺胀鉴别:肺胀具有久患咳、喘、哮等病证反复发作逐渐进展加重的病史。在咳嗽的同时,并有胸部膨满,喘咳上气,烦躁心慌,甚至面青唇紫,肢体浮肿等症,病情缠绵,经久难愈。③与肺痨鉴别:咳嗽是肺痨的主要症状之一,肺痨的特点为干咳,或痰中带血,或咯血痰,常伴有潮热、盗汗。④与肺癌鉴别:肺癌常以咳嗽或咯血为主要症状,多发于40岁以上吸烟男性,阵发性呛咳,病情发展迅速,呈恶病质,肺部×线检查及痰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确诊。经典案例介绍 3.证候分析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为痰湿上扰,壅遏肺气;痰黏腻,或稠成块,痰多易咯,属脾湿生痰之象;脾运不健,故早晨或食后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痰湿中阻,则胸闷,脘痞,呕恶;脾气虚弱,致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均为痰湿内盛之征。4.治法和处方用药(1)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2)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制半夏10g,陈皮15g,茯苓15g,甘草6g,白芥子10g,炒苏子15g,莱菔子15g,苍术12g,白前10g。方中二陈汤可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三子养亲汤能降气化痰以止咳;苍术、法半夏、茯苓燥湿化痰;陈皮、甘草理气和中;白芥子温肺祛痰;白前、苏子降气化痰;莱菔子消食化痰。经典案例介绍 案例五(一)案例摘要赵某某,男,38岁,2013年6月5日就诊。主诉:哮喘反复发作5年,发作且加重1日。现病史:5年前出现哮喘,经常反复发作,昨日因感冒再次发作并加重。现证见呼吸急促,喉间有哮鸣声,胸高而胀,气粗,咳呛阵作,痰稠黄胶黏,咳吐不利,烦闷不安,面赤,自汗,口渴喜饮,兼头痛、发热、恶风等症。既往史:无其他病史。体格检查:口唇略绀,双肺满布哮鸣音。舌苔黄腻,脉浮滑数。经典案例介绍 (二)分析要点1.中医诊断2.如何辨病3.证候分析4.中医治法和处方用药经典案例介绍 (三)辨治分析1.诊断哮病,热哮。2.辨病患者于5年前出现哮喘,发病以喉中哮鸣,咳喘咳痰为主症,且经常反复发作,故辨病当属哮病。与仅有呼吸困难,而无喉中哮鸣的喘证有别。3.证候分析患者素有痰热内郁,复感外邪触发而致哮病突发。痰热蕴肺,肺失清肃,痰气搏结壅阻气道,故见呼吸急促、气粗,喉中哮鸣有声,咳呛阵作;气机郁滞,肺气胀满致胸高而胀;热蒸液聚为痰,痰热胶结于肺导致咯痰黏浊稠厚不利、色黄;痰火蕴蒸引起烦闷不安、自汗、面赤、口渴喜饮;外邪束表,痰热内郁致发热恶风、头痛;苔黄腻,脉浮滑数均属痰热内郁,外有表证之象。经典案例介绍 4.治法和处方用药(1)治法:发表清里,化痰平喘。(2)方药:越婢加半夏汤加减。麻黄5g,杏仁10g,石膏30g(先煎),甘草10g,半夏8g,射干10g,知母12g,黄芩10g,桑白皮15g,桔梗12g。麻黄、石膏解表清里,宣肺平喘;知母、黄芩清泄肺热;半夏、射干、桔梗化痰降逆;桑白皮、杏仁降逆宣肺平喘;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发表清里,化痰平喘之功。经典案例介绍 案例六(一)案例摘要刘某,女,48岁。2005年10月3日就诊。主诉:哮喘病史多年,近10日发作。现病史:患者有多年哮喘病史。10日前外感风寒后出现呼吸气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窒,咯痰不爽,口渴不欲饮。既往史:无其他病史。体格检查:面晦不泽,手足不温,舌苔白滑,脉弦滑。经典案例介绍 (二)分析要点1.中医诊断2.如何辨病3.证候分析4.中医治法和处方用药经典案例介绍 (三)辨治分析1.诊断哮病,寒哮。2.辨病患者有多年哮喘病史,感受风寒后出现呼吸气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窒,符合哮病发作性的喉中痰鸣有声,呼吸困难之特点,故中医诊断为哮病的发作期,而非喘证。3.证候分析患者宿痰内伏于肺,又感风寒,失于表散,邪蕴于肺,壅阻肺气,气不布津,聚津为痰,致痰阻气道,肺失清肃,气道挛急发为哮病,故见呼吸气促,喉中哮鸣有声;痰阻气道,故胸膈满闷如窒;痰饮内停,津液不布出现口渴不欲饮;外寒内饮,影响气血正常运行,故见面晦不泽,手足不温,舌苔白滑,脉弦滑。经典案例介绍 4.治法和处方用药(1)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2)方药:射干麻黄汤合小青龙汤加减。炙麻黄6g,射干10g,干姜6g,细辛3g,制半夏10g,紫菀10g,款冬10g,五味子6g,大枣4枚,甘草5g。方用射干、麻黄宣肺平喘,豁痰利咽;细辛、法半夏、干姜温肺蠲饮降逆;款冬花、紫菀化痰止咳;五味子收敛肺气;大枣和中;甘草调和诸药。经典案例介绍 案例七(一)案例摘要周某,男,47岁,2006年12月2日初诊。主诉:咳嗽、喘促5年,近半月加重。现病史:5年前出现咳嗽、咳痰,时有喘促,服药治疗后可缓解,其后每于冬季出现咳、痰、喘,且逐年加重。半月前因受凉出现咳喘上逆,咳而胸部胀满闷塞,息粗,鼻扇,咳痰稠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呕恶食少。既往史:体健。嗜烟酒20年。体格检查:体温正常,胸廓对称,双肺散在痰鸣音。体胖,舌苔白腻,脉滑。辅助检查: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经典案例介绍 (二)分析要点1.中医诊断2.如何辨病3.证候分析4.中医治法和处方用药经典案例介绍 (三)辨治分析1.诊断喘证,痰浊阻肺证。2.辨病患者咳喘上逆,咳而胸部胀满闷塞,息粗,鼻扇,当属喘证范畴。喘证、哮病、肺胀均为临床常见肺系病证,且症状相近,均有咳而上气、喘满为主证,但亦有明显不同。该患者发病以咳嗽、喘促为主证,虽每至于冬季加重,但非发作性,且未见喉中哮鸣有声,故可排除哮病。患者已有咳喘病史5年,病久积深,亦需考虑肺胀可能,但肺胀除咳、喘外,尚需有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肢体浮肿等症,故综合分析应归属喘证范畴。经典案例介绍 3.证候分析患者长期嗜烟酒,脾胃受损,中阳不运,积湿生痰,痰浊壅肺,肺失肃降故见咳喘上逆,咳而胸部胀满闷塞,息粗,鼻扇,咳痰稠黏腻色白,咯吐不利;痰湿蕴中,肺胃不和而见呕恶食少,舌苔白腻,脉滑。4.中医治法和处方用药(1)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2)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法半夏10g,陈皮6g,茯苓12g,苏子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杏仁10g,紫菀10g,旋覆花10g(包煎)。方中半夏、陈皮、茯苓健脾化痰;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化痰下气平喘;杏仁、紫菀、旋覆花宣肺降逆止咳平喘。经典案例介绍 案例八(一)案例摘要武某,男,48岁。2006年4月6日初诊。主诉:咳嗽喘促,不能平卧7日。现病史:患者一周前受寒发病,开始时恶寒发热,咽痒头痛,咳嗽,服用“消炎药”后病情未见减轻,且咳嗽加剧,痰少色白清稀。现症见咳嗽,咳甚时出现喘促短气,胸脘满闷,不能平卧,喉中无痰鸣音,口不渴。既往史:有慢性咳喘史3年。体格检查:体温38.2℃,P80次/min,胸廓对称,双肺散在痰鸣音。舌淡,舌苔白滑,脉浮紧。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0.8×109/L,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经典案例介绍 (二)分析要点1.中医诊断2.如何辨病3.证候分析4.中医治法和处方用药经典案例介绍 (三)辨治分析1.诊断喘证,寒饮伏肺证。2.辨病患者以咳嗽、喘促、胸脘满闷,咳甚则不能平卧为主症,当属喘证范畴。喉中无痰鸣音,可排除哮证;患者虽有3年咳喘病史,但未见心悸、唇甲紫绀、胸腹胀满,甚则肢体浮肿等症,故可排除肺胀。3.证候分析本案虽素有咳喘病史,但此次因感寒而引发,发作时间不长,咳剧时发生喘促,结合舌淡,舌苔白滑,脉浮紧,辨证应属实喘。实喘当辨寒热,此患者痰少色白清稀,口不渴,尚无黄痰及高热口渴等热象,当属寒喘。初起恶寒发热,咽痒,头痛为风寒侵袭肌表的见证;喘促短气,胸脘满闷,不能平卧为内有水饮之象;口不渴,舌淡,舌苔白滑,脉浮紧均为外邪引动内饮之证。经典案例介绍 4.治法和处方用药(1)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2)方药:小青龙汤加减。麻黄12g,桂枝12g,半夏12g,白芍12g,干姜5g,细辛5g,五味子6g,甘草9g。方中麻黄配桂枝发散表寒,且麻黄宣肺平喘,为平喘要药;干姜、细辛、五味子温化水饮,辅麻桂以散寒,且五味子酸收敛肺止咳,防麻桂发散太过;半夏辛温化痰,降逆止呕。经典案例介绍 案例九(一)案例摘要患者,张某,男,54岁。2010年10月5日就诊。主诉:咳喘反复发作20年并逐渐加重。现病史:患者二十年前受寒后患气管炎,以后受寒即发,发则恶寒无汗,咳吐稀白痰,气短喘促,时轻时重。近年来病情加重,形寒怕冷,夜尿频数,每冬必犯。数日前又发作,痰涎壅盛,咳吐大量稀薄白痰,喘咳剧烈,呼多吸少,重则喘甚汗出,不能平卧。昨日起又见面部及下肢浮肿,故前来就诊。既往史:体健。体格检查:面浮虚浮,胸部膨满,呈桶状胸,叩诊呈过清音,下肢水肿,按之凹陷。舌淡而胖,苔白腻,脉细而滑。辅助检查:胸部正位片示:两肺透明度增高。血常规:WBC11.2×109/L,N82%。经典案例介绍 (二)分析要点1.中医诊断2.如何辨病3.证候分析4.中医治法和处方用药经典案例介绍 (三)辨治分析1.诊断肺胀,阳虚水泛证。2.辨病(1)辨病依据:患者受寒引起咳嗽、喘促反复发作,已有20年病史,且病情逐渐加重。现以咳嗽、咳痰、喘甚汗出、不能平卧、胸部膨满为主症,并伴有面部及下肢浮肿等症,符合中医肺胀特点,故诊断为肺胀。(2)鉴别诊断:喘是多种急慢性肺系疾病的一个症状,以呼吸急促困难为主症,本病虽有咳嗽气喘,由于其发病较久,受寒即发,病情加重,且有胸部膨满,故不诊断为喘证;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病,本病无发作性和喉中哮鸣有声,故不属哮证。经典案例介绍 3.证候分析患者寒邪久客于肺,肺气宣降不利,津液失布,内停成痰,故恶寒无汗,咳吐稀白痰,气短喘促,时轻时重;久病肺气虚衰,伤及于肾,肺肾两虚,摄纳失职,饮邪泛溢,壅至于肺,故见咳喘剧烈,呼多吸少,咳吐大量稀白薄痰,面部及下肢浮肿,重则喘甚汗出,不能平卧;肾阳亏虚,机体失温,气化失司,膀胱失约,故见形寒怕冷,夜尿频数;阳虚卫外抗邪无力,故每遇寒邪而发病;舌淡胖、苔白腻,脉细滑,均为阳气虚衰,水邪内盛之象。经典案例介绍 4.治法和处方用药(1)治法:温阳利水化饮。(2)方药:真武汤加减。附子10g,桂枝10g,茯苓15g,白术10g,猪苓10g,泽泻12g,生姜10g,赤芍12g,白芍15g,益母草15g,葶苈子10g,甘草10g。方中附子、桂枝温肾通阳;茯苓、白术、猪苓、泽泻、生姜健脾利水化饮;赤芍、白芍、益母草、葶苈子化瘀逐水;甘草调和诸药。经典案例介绍 案例十(一)案例摘要陈某,男性,69岁,干部。2004年5月11日初诊。主诉:气喘、咳嗽、胸闷胀20年,加重半月。现病史:1984年以来咳嗽气喘反复发作,每年因受凉后发作4~5次,本次于半月前感冒后咳喘加重,伴恶寒身痛,咯痰清稀,胸闷胀,不能平卧,纳差。体格检查:口唇轻度发绀,胸部叩诊过清音,有少许湿啰音,脉浮滑,舌质紫暗,苔白厚腻。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4×109/L,N82%,L18%;HGB14g/L;血沉9mm/h;胸片报告“两肺纹理普遍增粗,模糊,右肺为著,肋间隙增宽,膈肌低平”,心脏“左室大”。结论:“慢支并感染”、“肺气肿”。经典案例介绍 (二)分析要点1.中医诊断2.如何辨病3.证候分析4.中医治法和处方用药经典案例介绍 (三)辨治分析1.诊断肺胀,痰浊壅肺证。2.辨病患者有咳嗽、气喘反复发作20年的病史,并且逐渐加重,以咳嗽、咳痰、气喘、胸闷胀,甚时口唇发绀、舌质紫暗为主症,当属中医肺胀范围。3.证候分析患者久病咳喘,损伤正气,致肺脾气虚,肺虚不能宣发布散津液,津聚成痰;脾虚不能运化水湿,酿生痰饮,上浸于肺,痰饮阻肺,肺失宣肃,不能敛降,故反复咳痰、气喘、胸闷胀;肺气虚卫表不固,易感外邪,故每于受凉、感冒即发作或加重;外邪引动内饮,故见恶寒身痛等外感症状;咯痰清稀、不能平卧为饮邪上犯壅阻于肺所致;肺虚不能治理调节心血的运行,致心血瘀阻,心脉痹阻不畅,故见口唇轻度发绀,舌质紫暗;苔白厚腻均为痰饮内阻之证。经典案例介绍 4.治法和处方用药(1)治法:解表散寒,降气化痰,温肺平喘。(2)方药:小青龙汤合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加减。麻黄5g,桂枝6g,干姜3g,细辛3g,苏子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法半夏10g,陈皮6g,前胡6g,厚朴6g,茯苓15g,泽兰10g,甘草3g。方中麻黄、桂枝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外可宣散风寒;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半夏化痰蠲饮降气;厚朴、前胡、陈皮行气祛痰;茯苓健脾化湿;泽兰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解表散寒、降气化痰、温肺平喘之功。经典案例介绍 案例十一(一)案例摘要患者,刘某,男,28岁,2003年5月7日就诊。主诉:发热、咳嗽、咳痰量多、胸痛5天。现病史:患者因冒雨感寒而发病,病初周身恶寒发热,咳嗽少痰,咳引胸痛,五日后突见高烧振寒,汗出,咳喘,痰黄浊厚量多,呼吸气粗,胸闷疼痛,口渴引饮,自觉口中味腥,烦躁,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既往史:体健。体格检查:体温39.7℃,呼吸22次/分,急性病容,舌红苔黄而粗,脉滑数。辅助检查:①血沉50mm/h。②血常规:WBC12.5×109/L。③X光胸片示:右上肺脓肿。经典案例介绍 (二)分析要点1.中医诊断2.如何辨病3.证候分析4.中医治法和处方用药经典案例介绍 (三)辨治分析1.诊断肺痈,成痈期。2.辨病(1)辨病依据:患者以发热、咳嗽、咳痰量多、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X光胸片显示:右上肺脓肿,因此本病属中医肺痈范畴。而非肺系疾病的痰热壅肺证。据X光胸片提示及该患者以高热为主,无潮热、盗汗、咯血等,故不考虑肺痨。(2)鉴别诊断:肺痈初期与风温极为相似,故应注意两者的鉴别。风温起病多急,以发热、咳嗽、烦热或伴气急胸痛为特征,与肺病初期颇难鉴别、但肺痈振寒、咯吐浊痰明显,喉中有腥味。特别是风温经正确及时治疗后,多在气分而解,如经一周身热不退,或退而复升,应进一步考虑肺痈之可能。经典案例介绍 3.证候分析外邪袭肺,由表入里,郁而化热,热毒内炽,肺失清肃,气滞血瘀,热毒煎灼瘀血痰浊,酝酿成痈。正邪交争,故见阵寒高热、汗出、烦躁;热毒壅肺,肺气上逆,肺络不和,故见咳喘气粗,胸闷疼痛;痰浊瘀热郁蒸成痈,则痰黄浊厚量多,口中腥味;热煎津血,津液亏乏则口渴引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粗,脉滑数,均为热毒内炽之象。4.治法和处方用药(1)治法:清肺化瘀消痈。(2)方药:千金苇茎汤加减。薏苡仁30g,冬瓜仁15g,桃仁20g,桔梗15g,连翘15g,银花20g,鱼腥草15g,红藤15g,紫花地丁10g,桑白皮12g,射干10g,芦根20g,甘草10g。方中薏苡仁、冬瓜仁、桃仁、桔梗化浊行瘀散结;连翘、银花、鱼腥草、红藤、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桑白皮、射干清热化痰平喘;芦根、甘草清肺解毒消痈。经典案例介绍 案例十二(一)案例摘要赵某,男,42岁,1988年7月5日就诊。主诉:咳嗽、咯痰、发热逐渐加重2周,咳吐腥臭脓血痰1日。现病史:患者于2周前因劳累汗出受风后,出现发热恶寒,咳嗽气急,咳甚则右胸作痛,转侧不利,经服药治疗恶寒消失,但热势增剧,时有振寒,胸满而痛,气喘不能平卧,咳吐大量黄色浊痰,面赤口渴,昨日出现咳吐腥臭脓血痰。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体格检查:T39.8℃,P100次/min,R20次/min,BP128/85mmHg;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辅助检查:①血常规:WBC16×109/L,N8.8×109/L。②胸部X线片:肺部可见大片浓密度炎症阴影,可见透明区及液平面。经典案例介绍 (二)分析要点1.中医诊断2.如何辨病3.证候分析4.中医治法和处方用药经典案例介绍 (三)辨治分析1.诊断肺痈,溃脓期。2.辨病患者有感受外邪病史,起病急骤,出现振寒、高热、胸痛,咳嗽,咯吐腥臭脓血浊痰。胸部X线片:肺部可见大片浓密度炎症阴影,可见透明区及液平面。根据症状和体征,诊断为肺痈。3.证候分析由于热盛血瘀,血败肉腐成痈,痈肿内渍外泄,故随咳而出,咳吐大量腥臭脓血痰;热毒瘀结,肺损络伤则有时咯血;脓毒壅肺,脉络阻滞,肺气不利.则见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平卧;热毒内蒸,则身热面赤;耗伤肺胃之阴,则烦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属于脓毒内盛之象。经典案例介绍 4.治法和处方用药(1)治法:清肺化瘀消痈,排脓解毒。(2)方药:加味桔梗汤合苇茎汤加减。桔梗18g,杏仁12g,浙贝母15g,橘红10g,薏苡仁30g,冬瓜仁15g,银花20g,黄芩15g,鱼腥草20g,蒲公英15g,败酱草15g,葶苈子10g,白及10g,甘草6g。方中用桔梗宣肺祛痰,排脓散结,用量宜大;杏仁,浙贝母、橘红化痰散结排脓;银花、甘草清热解毒;葶苈子泻肺除壅;白及祛腐逐瘀止血;黄芩、鱼腥草、败酱草、蒲公英等清肺解毒排脓。诸药合用,共奏清肺化瘀消痈、排脓解毒之功。经典案例介绍 案例十三(一)案例摘要患者,范某某,男,30岁,2008年5月6日初诊。主诉:咳嗽、咳血3个月。现病史:患者3月前因“感冒”引起咳嗽、咳血,服用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效果不显,并逐渐加重。近期经痰查找抗酸杆菌、胸片、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证实为肺结核,开始服用抗痨药,因需结合中药治疗前来就诊。现症见咳嗽,咯血,痰白而黏,喉咙燥痒,两颧泛赤,腰背酸胀,午后潮热,精神萎弱。既往史:体健。体格检查:体温37.2℃,咽喉泛赤,右肺可闻及湿啰音,脉象虚芤而数,舌干少津。辅助检查:胸片示右上肺结核,抗酸杆菌(++)。经典案例介绍 (二)分析要点1.中医诊断2.如何辨病3.证候分析4.中医治法和处方用药经典案例介绍 (三)辨治分析1.诊断肺痨,阴虚火旺证。2.辨病(1)辨病依据:患者有咳嗽、咯血、潮热、颧红等典型肺阴虚症状,且痰找抗酸杆菌、胸片、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证实有结核存在,故肺痨诊断可明确。(2)鉴别诊断:患者虽因“感冒”引起,但其主症是咳嗽、咯血,并非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脉浮等肺卫表证为主,故不属感冒范畴。虽有咳嗽、咳血等临床表现,但同时又有颧红、盗汗等特征,结合辅助检查,故不属咳嗽、咳血等范畴。3.证候分析肺结核属祖国医学“肺痨”范畴,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病由内伤体虚、感染“痨虫”所致,病理性质主在阴虚,进而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本案患者咳嗽,咯血,痰白而黏,喉咙燥痒,两颧泛赤,午后潮热,腰背酸胀,精神萎弱,诊视脉象虚芤而数,舌干少津,脉证合参,此为肺肾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之证。经典案例介绍 4.治法和处方用药(1)治法:滋阴降火、兼化痰止血。(2)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沙参15g,麦冬10g,玉竹10g,百合10g,百部10g,白芨10g,生地15g,五味子12g,玄参12g,阿胶10g(烊化),龟板10g,冬虫夏草10g。方中沙参、麦冬、玉竹、百合养阴润肺止咳;百部、白芨补肺止血,抗痨杀虫;生地、五味子、玄参、阿胶、龟板、冬虫夏草滋养肺肾之阴,培其本元。经典案例介绍 案例十四(一)案例摘要宋某,男,27岁,1998年7月8日初诊。主诉:咳嗽半年余,喑哑近4个月。现病史:患者因咳嗽已半年,音哑近4个月,经某医院检查为浸润型肺结核。现在症状为咳嗽无力,喑哑喉痛,气短,痰中偶夹血丝,午后低热,面色无华,双颧略红,体瘦。既往史:体健。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肺部呼吸音略弱,未闻及干湿啰音,舌质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细数。辅助检查:胸片示双上肺浸润型肺结核。经典案例介绍 (二)分析要点1.中医诊断2.如何辨病3.证候分析4.中医治法和处方用药经典案例介绍 (三)辨治分析1.诊断肺痨,气阴耗伤证。2.辨病患者咳嗽,痰中带血,午后低热、双颧略红,体瘦,基本具备肺痨的典型临床症状,再加上胸片示:双上肺浸润型肺结核,故属肺痨范畴。3.证候分析患者久咳伤及肺脾,气阴耗伤,清肃失司,肺不主气而为咳,咳久不愈,气不化津而成痰,肺虚络脉受损,则痰中带血;阴津亏损,虚热内生,虚火上炎,则见颧红、喑哑,午后低热;气短无力,体瘦,舌质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细数,均为气阴两虚之象。经典案例介绍 4.治法和处方用药(1)治法:益气养阴,润肺止咳。(2)方药:保真汤加减。党参10g,太子参12g,黄芪15g,白术12g,茯苓15g,炙甘草6g,天冬10g,麦冬10g,生地15g,熟地15g,当归12g,白芍15g,地骨皮10g,黄柏10g,知母10g,白芨10g,百部12g。方中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补益肺脾之气;天冬、麦冬、生地、熟地、当归、白芍以育阴养荣,填补精血;地骨皮、黄柏、知母以滋阴退热;白芨、百部补肺杀虫。经典案例介绍 案例十五(一)案例摘要患者,女,50岁,于2008年8月25日初诊。主诉:咳唾涎沫2周。现病史:患者经常反复咳嗽、咳痰,曾在某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经治疗可缓解。近2周喜咳唾涎沫,咽干口燥,但饮水不多,伴咳嗽,夜寐易醒多梦,纳差,大便干结,时有腰痛,经量少,色暗。既往史:慢性咳嗽病史多年。体格检查:面色晦滞,舌红少苔欠津,脉二尺部弱,左寸部小浮紧,关部涩。经典案例介绍 (二)分析要点1.中医诊断2.如何辨病3.证候分析4.中医治法和处方用药经典案例介绍 (三)辨治分析1.诊断肺痿,虚热肺痿。2.辨病肺痿多因肺脏机能痿弱不用,肺失濡润,上焦气机失常所致,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要临床表现。该患者慢性咳嗽病史多年,现以咳唾涎沫为主症,当属中医之肺痿。3.证候分析患者久病咳嗽,肺胃受损,津液大伤,失于濡养,以致肺叶枯萎,故见咳吐浊唾涎沫;阴虚火热伤津,故见咽干口燥、饮水不多、咳嗽、夜寐易醒多梦、大便干结等症;阴液不足,气血流通不畅,故见经量少、色暗,面色晦滞,脉关部涩;肺虚子病及母,脾虚气弱,失于运化,故见纳差;久病及肾,肾阴不足,故出现腰痛。舌红少苔欠津,脉二尺部弱,左寸部小浮紧,均为肺胃阴虚,火热伤津之象。总因肺胃阴虚,火热伤津,气血不畅所致,辨证当属虚热肺痿。经典案例介绍 4.治法和处方用药(1)治法:滋阴养胃润燥,佐行气活血。(2)方药:麦门冬汤合生脉散加减。麦冬24g,太子参10g,清半夏10g,石斛10g,百合10g,北五味子5g,炙甘草6g,丹参10g,陈皮10g,合欢皮10g,炙远志6g,胡黄连5g,粳米10g,大枣3枚。方中重用麦冬濡养肺胃,滋阴以清虚热;半夏降逆下气,化痰止涎;太子参、甘草、粳米、大枣养胃阴而润肺燥;胡黄连清虚热;百合、石斛、五味子滋养肺胃肾之阴液、生津液;陈皮、丹参行气活血、调经化瘀;合欢皮、远志和血宁心,安神定志。全方起到滋阴养胃润燥、行气活血的作用。经典案例介绍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