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三组10.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读读记记“慈祥、恐怖、粗暴、残暴、匪徒、乱蓬蓬、窝窝头、绞刑、舅舅”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领悟本文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前后照应等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读悟并讨论交流,在朗读读中思考、做批注;在讨论交流中深化认识、升华情感;在拓展运用中提高语文能力。教师适时点拨、补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杀后的情景,感悟李大钊忠于革命、献身革命的伟大人格,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重点难点]重点: 从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杀后的情景中,感悟李大钊忠于革命、献身革命的伟大人格,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难点: 理清文章的脉络,分析重点词句,进一步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读书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每当清明节时,我们都要祭奠过世的亲人,缅怀离世的朋友。而每一年清明节,我们更应该想起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枪眼而感动,为邱少云烈火烧身而震撼,也为卢沟桥的英雄而振奋,更为狼牙山的壮士而激动。今天,让我们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一起走进第10课,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板书课题)[来源:学|科|网]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以情为导线,通过谈话和人物介绍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为学生营造情感氛围,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情感基调,并让语文教学充满情感。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对课文的初步理解。[来源:学&科&网Z&X&X&K](1)课后习题已经告诉我们,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先找到表示时间的词,再想想课文写那段时间里发生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为女儿的李星华忘不了的到底是父亲的哪些事?学生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2)给文章划分层次。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给予学生静读课文的时间,深入思考,并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通过组织学生读课文,说事件、找时间中逐步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的条理。三、品词析句,感悟形象对于李星华来说,李大钊是个父亲;对人民来说,李大钊是个革命者。在他的身上有着无数革命者都具备的优秀品质。想了解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李大钊的伟大形象。(一)被捕前被捕前用心地读一读“被捕前”的部分,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画出来,把你的体会标注在旁边。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用对比的写法,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来源:学*科*网]①父亲早出晚归;②张作霖要派人检查;③父亲烧了一些书籍和文件;④含糊地对待我的提问;⑤工友阎振三被抓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表现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二)被捕时被捕时分角色读一读“被捕时”的部分,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被捕时李大钊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你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呢?“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语言、神态描写父亲保持者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对比瞪:“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恐怖“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对比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不要放走一个!”
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是认识他吗?”“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三)法庭上认真读一读“法庭上”的部分,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地方,说说你的感受。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外貌、神态描写“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用过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坚强。“慈祥”说明李大钊对亲人的爱。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伟大的力量----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李大钊对革命事业有必胜的信心,所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不因亲人的喊、哭声而悲伤。他要用安定沉着来安慰亲人,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四)被害后默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结合文中的句子、词语或段落,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并试着读一读。临危不惧,将生死置之度外,革命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革命情操。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让学生在自读、交流的基础上,大胆地抒发自己的见解。再结合学生的阅读感悟,引导学生品读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
人物品质,进一步明晰作者所塑造的革命者形象。最后感情朗读的指导则是学生心灵与文字的碰撞,情感与内容的交融。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1.读到这儿,你们对于李大钊有了什么样的感受和见解,请你们回家后把它写在自己的书上。2.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阅读关于李大钊的文章,相信你们对他还会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同学们也可以自己登陆“民族魂”网站,表达自己的心意。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知识面,进一步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板书设计]十六年前的回忆被捕前对革命高度负责被捕时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李大钊被捕后被害后[教学反思]本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
www.3abe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