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 1、看了课题,我想知道什么? 2、本文是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什么?3、默读课文,除开头外,文章按顺序写了被捕前、、 和这四件事。从文章中我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李大钊。 二、自己探究,合作交流 1、父亲为而忙碌? 2、填空: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被捕时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法庭上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3、读到课文结尾处,再次出现了“4月28日”,我找到了与结尾相照应的句子是。 4、文章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我是这样理解的: A、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原因是“”,这力量就是。正因为他,所以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正因为他,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B、我还能用这样的方法理解其他的句子,如:A、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1)李大钊在孩子眼里是个怎样的父亲? (2)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这里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C、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读读李大钊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你从哪品味出来的。 (2)从中可以知道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第2课时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难点:理解 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过程:一、预习检验,我来夺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地问()的枪声()地回答()的匪徒()地跳动()的眼光()地握着()的力量二、美文美读,由我做主1、开火车朗读课文。2、互相评议、挑战。
三、入情入境,心心相印1、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分段解读文本:文章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3、重点字词句解读:边读边画,画出文中描写李大钊神情、神态的句子。(交流)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不慌不忙)父亲保持者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相机标出文章的顺序(被捕前被捕时审问时被害后)自己读读这几个句子,李大钊给你留下来什么印象?四、品读感悟,魅力无穷品读一: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1、给“慈祥”换个词语,(和蔼),你从哪里看出他的慈祥、和蔼?2、父亲既不骂又不打,那么他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么?3、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作者发现父亲许多方面的举动很异常?(回来很晚,早上出去很早;整理烧书籍)4、从李大钊的这些举动来看,据你观察,可能发生来什么情况?(发现风声紧了抓共产党)5、介绍背景,当时中国军阀割据,北洋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帝国主义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共产党人。(插入李大钊的介绍。)6、可作者当时还小,没有发觉,作者奇怪父亲的做法,问父亲……
5、父亲确含糊的回答——真的是不要了吗?为什么要烧掉呢?那他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呢?读这句话。6、对话读。品读二: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1、读第二句话,父亲认为现在是什么时候?读后面两句话。2、你就是他的孩子,你来告诉他,现在是什么时候了——3、父亲知道我们所说的危险吗?(知道)可他确不愿意离开,你来读整句话。4、注意父亲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啊?坚决,你把这种坚决地语气读出来。5、给坚决换个意思相近的词。(斩钉截铁坚定)读。6、他认为越危险的时候越要留下来,对党组织负责,不让更多的同志牺牲,保全党组织。7、他身边的战友肯定在劝说他,你来劝劝他。可父亲还是——8、你是他的妻子,三个孩子的母亲,为了家庭,你再来劝劝他。——然而父亲还是继续留在北京,而且还那么坚定,让我们再读这句话。这样的一位革命战士,深深的打动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出示:多么_____的革命战士啊!在最危险的时候,你毅然放弃了__________,依然选择了___________带着对李大钊的崇敬之情读第7自然段父亲的讲话。过渡:危险真的到来了,4月6日的早晨,宪兵带着阎振三来了。当父亲被捕的时候,品读三: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从被捕时李大钊那惯有的严峻态度中,你读懂了什么?可以体会到“父亲”在残暴敌人面前,保持革命者的尊严。五、轻松练笔
1、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它们有什么联系?(前后照应)找出文章中前后照应的句子。2、马上就到清明节了,如果让你在网上悼念的地方,写下一段悼念李大钊的留言,你会写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小练笔,最好运用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六、合作交流1、展示成果,构建高地:展示收获(随机点每组的某号)2、激情回放,总结升华:展示组组长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