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费烈华《十六年前的回忆》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费烈华《十六年前的回忆》

ID:1182418

大小:19.5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课程《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三课时)课程标准《课标》五六年级部分之阅读:第1条、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条、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第5条、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第7条、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实验版第10课,第三组第一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三课时,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基本布局方法、对比、前后照应(两种典型方式)、人物描写方法等。教学目标1.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梳理出课文的基本布局方式。2.了解对比、照应、人物描写在课文中出现的基本方式,了解其作用,着重理解前后照应(首尾呼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3.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李大钊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高度负责的优秀品质。学习目标1. 通过自主学习,能准确找出文中对比、前后照应、人物描写的句子。2.通过讨论学习能够简单说出对比、前后照应、人物描写的好处。3.通过向学习能用三种以上人物描写的方法写话。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比较熟悉,掌握了生字的写法和新词的意思。初步了解了文中人物事迹,理解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零散的接触了对比、照应和人物描写方法,只是不曾系统分析过它们的作用,本节课借助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更深一层的学习。重点、难点了解对比、照应、人物描写在课文中出现的基本方式及了解其作用,着重理解前后照应(首尾呼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教与学的媒体选择多媒体展示平台课程实施类型√偏教师课堂讲授类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备注教学活动步骤序号1回顾课堂:通过学习课文,你了解了李大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2认真读课文,找出本文具有特色的写作方法,划出相关句子。31、本文的基本布局方式。 42、对比手法运用1)课件举例:文段一: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文段二: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提问:把什么与什么对比?这样对比有什么作用?2)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仔细读描写“被捕时”的文段,找出运用对比手法的语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举例出示:敌人: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父亲:“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我:“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梳理内容、分析作用:从描写敌人的语句可以看出没进屋子先放枪,纷乱的喊叫,说明敌人心虚,虚张声势壮胆。从父亲的语言和神态表现出父亲的沉着、冷静。写“我”语言和心理、神态突出了我的害怕。对比作用:敌人来势汹汹、我的“惶恐”与父亲的“不慌不忙”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父亲的沉着、冷静。3)延伸拓展:被捕时,人的数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对比。53.前后照应的运用 :回顾课文,找出文中前后照应的语句或段落,组织语言说说有什么作用?1)如何辨别前后照应:(1).重复出现同样的句子或者词语。(2).前面交代起因,后面出现结果;或者是前面交待结果,后面说明原因。2)两种照应方式的不同作用:(1).重复出现:起到强调、突出某个中心的作用。(2).因果交代: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了,使读者印象和感受更加深刻。也使事件过程叙述更加完整、结构更紧凑。3)课件举例一:(开头段)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结尾3个自然段)……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学生讨论分析其作用:形式:首尾呼应;作用:强调了“1927年4月28日”是李大钊烈士的被难日,突出了“我”对父亲被害这件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4)课件举例二: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学生讨论分析其作用:形式:前后呼应;作用:交待了阎振三被抓到警察局的事实,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突出了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危险越来越近。 6学生讨论:找出其它前后呼应的句子,分析其作用。73.分析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1)人物描写的种类: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描写方法。2)答题公式:这段话运用了的描写方法,通过(词语或句子),说明了,体现(表现)了。课件出示例子: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学生动笔分析作用,展示学习结果:这段话运用了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通过“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等词说明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平静”说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3)通过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运用三种以上描写方法写一段描写人物的话,突出人物的性格和品质。(选两三个学生进行写话的展示)84.课堂小结。永远忘不了——1927年4月28日被捕前:烧文件和书籍回忆录父亲:处变不惊对比被捕时“我”:惊恐倒叙十六年前的回忆敌人:心虚、残暴前后照应法庭上:安定、沉着人物描写事情发展被害后:全家沉痛——记住4月28日被害 教学活动详情教学活动1:探究“对比”的方法活动目标通过实例学习,基本了解对比这种方法,准确找到对比的语句,分析对比的基本作用。解决问题准确找到运用对比方法的语句,分析其作用。技术资源多媒体展示平台、课件:更加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比较抽象和枯燥的写作方法。常规资源教学图标——促进学生的认知,便于了解文章的结构与写作方法的关系和作用。活动概述老师:适当讲解学生模糊的知识点,适当举例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在课堂中巡视、适当纠错和补充知识的作用。学生:找出与对比相关的语句,讨论、探究其作用,推选出代表向全体同学汇报。教与学的策略举例示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反馈评价采用组内自评、小组互评、老师点评、班级选择性评价教学活动2:探究“前后照应”的方法活动目标了解“前后照应”在课文中出现的基本方式,着重理解前后照应(首尾呼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解决问题1.通过举例示范、分析能准确找到前后照应的文段或语句;2.初步掌握分析前后照应文段的作用。技术资源多媒体展示平台、课件:更加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比较抽象和枯燥的写作方法。 常规资源教学图标——促进学生的认知,便于了解文章的结构与写作方法的关系和作用。活动概述老师:适当讲解学生模糊的知识点,适当举例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在课堂中巡视、适当纠错和补充知识的作用。学生:先独自找出与对比相关的语句,再在小组内讨论、探究其作用,推选出代表向全体同学汇报。教与学的策略举例示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反馈评价采用组内自评、小组互评、老师点评、班级选择性评价评价量规略其它参考书《教师教学用书》、《新课程标准》、《教材全解》备注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