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牺牲时年仅38岁。李大钊
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李大钊的一生: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到处捕杀革命党人。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没有离开北京,继续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在监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1927年4月28日,满怀救国热情,坚贞不屈的李大钊被绞死,他把生命奉献给中国人民的事业。
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14个生字,并能正确理解词语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籍屉怖瞅魔胖刑哼峻残匪窝啃舅生字:
词语书籍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严峻残暴匪徒拘留窝头含糊军阀舅姥爷乱蓬蓬
军阀:只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一派的人。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严峻:严肃而厉害。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来。
默读课文,李大钊的哪些言行深深打动了你,读一读,画出写李大钊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作批注)快速浏览
1、课文回忆了关于李大钊的哪几件事?2、课文哪些地方使你最受感动?做上记号,和同桌说一说。文中的李大钊是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的何处看出。再读课文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父亲保持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父亲不慌不忙的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去。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白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忠于革命事业
临危不惧将生死置之度外革命利益高于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精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了表现李大钊的事迹在被捕前和被捕时主要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对比前后照应
(开头段)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结尾段)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前后照应首尾照应
找出下列相照应的句子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前后照应的好处: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深刻。
永远忘不了——1927年4月28日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忠于革命事业记住4月28日被害前后照应十六年前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