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 4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 4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ID:1182465

大小:67.5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了解时代背景,正确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因为有无数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为了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不伯牺牲自己,才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才换来了幸福的今天。我们国家不会忘记这些英雄,我们每一代人也不会忘记他们的。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主要人物是李大钊。  (二)时代背景简介。 当时中国军阀割据,北洋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帝国主义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共产党人。1927年4月6日早晨,李大钊被捕。这篇课文按照李大钊同志被捕之前、被捕、被审、被害之后的顺序,分为四大段。  (三)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  (四)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被难日(nàn)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14个生字。先让学生查字典解决。  3.课堂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在指名14位同学完成后,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五)理解词语。  1.让学生自由轻声读文,从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用“——”画出质疑。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出示重点词语,讨论学习。   书籍:书的总称。   慈祥:和蔼、安祥。   僻静:偏僻、安静。   勉强:使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在本课中的意思是: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严峻:严厉、严肃。   一拥而入:(人群)挤着走进去。文中指许多警察一下子挤过来。   幼稚:字典中是年纪小的意思。在本课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是知识见解浅薄,缺乏经验的意思。学生查字典时,要指导他们正确地选择比喻义。   轻易:随随便便。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恐怖:惊慌、害怕。   沉着: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六)正确地朗读课文,指导长句的读法。  1.自由轻声通读全文,画出读不好的句子来。  2.小组二人讨论读不好的句子如何读。  3.提出问题,全班共同练习朗读。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读的时候语速要慢,可这样停顿: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2)“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    读的时候语速要快,记住先是宪兵,再是侦探,再是警察。服装有变化。  (3)“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全班齐读,达到会背诵。找学生领读,其他学生接读。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第一、二段,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的事迹,体会李大钊的革命精神。  (二)从一、二段中找出照应的句子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三)有感情地读一、二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找出前后照应的句子体会好处。  2.通过重点句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分段。  1.默读课文思考: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成四段。   被捕以前   被捕经过   在法庭上   被害以后  2.如果按时间分段,找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来。   找出“那年春天”,“4月6日的早晨”,“十几天过去了”,“28日黄昏”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小结:段落的划分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可以找一些明显的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分清段落后逐段学习。  (二)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小声自读第一段。思考: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知道出了什么事?边画边思考。   学生自由读,边画边练说。   “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出去了。”可以体会出李大钊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在外面为革命事业奔忙。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埋头”指工作很专心,体会出李大钊在家里也在紧张的工作,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怕党的机密文件落入敌人之手。表明他忠于党的事业。  2.你还有哪些词语、句子不理解找出来。  (1)“被难日” 指什么意思?    指李大钊被敌人杀害的日子。  (2)为什么平时慈祥的父亲这一次却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    作者奇怪地问父亲为什么把书和有字的纸片烧掉时,平时对儿女总是那样“慈祥”、“耐心”的李大钊,竟“含糊”地回答作者的问题,这件事突出地说明李大钊在这一阶段中工作紧张的程度,同时也怕泄露了党的机密。  (3)工友阎振三的被捕为什么让我们替他着急呢?    “阎振三”是我们党北方革命指挥机关的交通联络员。他的被捕,预示着敌人将疯狂地镇压革命,共产党人处境非常危险。  3.读“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的话,这里写了几层意思?表现了李大钊什么精神?   写了两层意思:   (1)“我哪儿能离开呢?”这个反问句表示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表明他坚持到底,忠于党。   (2)“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他明白自己的处境很危险,但他更知道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为了革命工作,他早已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表现了他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舍身为党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三)指导朗读。     带着对李大钊的崇敬之情读第7自然段父亲的讲话。  (四)学习第二段。  1.“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指什么?指李大钊被捕的那天,4月6日清晨。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这句你读懂了什么?     说明他对敌人早有准备,从容不迫。   (2)用“”画出描写敌人的词句,再读一读你能体会出什么?     “沉重的皮鞋声”和“粗暴的吼声”、“一拥而入”、“挤满”、“像一群魔鬼似的”、“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满脸横肉”、“冷笑”、“搜了一遍”……可以体会出敌人的凶狠残暴,从反面衬托出李大钊沉着、机智、临危不惧的英雄形象,也反映出李大钊对敌人的极度的蔑视。  2.带着对敌人的仇恨及对李大钊的临危不惧的敬佩感情读这一段。  3.思考:这一段写敌人逮捕李大钊时,干嘛带来了工友阎振三呢?   实际上敌人为了要从阎振三口中得到李大钊的情况。但是,敌人的打算落空了。阎振三同志身受酷刑,可是仍摇头表示不认识李大钊,说明共产党人忠于组织,不出卖同志。  4.“阎振三”在这一段出现,与上一段有什么联系?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局里去了。  5.打出两组句子分别让学生读。这叫什么句子呢?   (这叫前后照应的句子。)  6.反复读这两个句子。  (1)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2)体会前后照应的句子好处在哪?    使文章结构严谨,使读者对内容不致产生无头绪之感。  7.练习。   读下面的句子,再从课文中找出和它照应的句子。  (1)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2)“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三、四段抓住前后照应的句子。  (二)通过重点句的学习,体会李大钊的精神。  (三)体会开头、结尾呼应的作用。  (四)有感情地读三、四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重点句的学习体会李大钊的精神。  (二)认识开头结尾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读第三段,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写李大钊在敌人的法庭上,表现坚定、沉着、毫不畏惧。  (二)教师指名读第三段,找出与下面这句话照应的句子来。     “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从这两句话中,看出什么?(讨论)看出敌人在审讯中理屈词穷,只能使劲地敲着惊堂木,为自己壮胆。  (三)分析重点句:  1.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伟大的力量指什么?)    指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2.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体会出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  3.比较三组句子,哪个好,为什么?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2)我看到了他那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脸。  从李大钊的外貌上看出李大钊在狱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短短十几天头发就乱蓬蓬的,可见敌人多么凶狠毒辣。但李大钊的神情仍旧平静而慈祥,说明他对革命事业有必胜的坚定信念,不畏惧敌人,不怕牺牲的从容态度。  4.带着这种感情读这一段。大家评一评谁读得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四)学习第四段:  1.默读最后一段,讲了什么意思?   全家人得知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心情无比的悲痛。  2.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说优点、缺点。  (2)老师范读。  (3)跟读,体会感情。  (4)再指名读,评一评,议一议。  3.思考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1)读开头和后三个自然段。  (2)讨论问题。  (3)发言总结。    内容上首尾连贯、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谨严,表达清楚;表现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沉痛心情。  (五)练习设计:  1.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来?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4月6日早晨,妹妹换上了新衣,母亲带她去散步了。  答案:  (1)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2)在高高的砖墙围起来的警察厅的院子里,我看见母亲和妹妹也都被带来了。  2.课文围绕李大钊讲了哪几件事情?    讲了四件事。第一,李大钊在局势十分危急时刻,仍然在北京坚持革命工作;第二,李大钊被捕经过;第三,李大钊在法庭上所表现的坚定与沉着的意志品质;第四,全家得知李大钊被害消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  3.李大钊的表现怎样?   李大钊坚贞不屈、临危不惧、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  (六)作业:    有感情地读课文。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