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以致其道》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之《论语》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学以致其道》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之《论语》

ID:1182485

大小:72.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学以致其道》教学设计一、导入:几千年前,一位伟人而对学生教育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相信大家对这位伟人并不陌生,他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被联合国评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的孔子,其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桃李遍天下,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与老先生作一个面对面的交流,聆听他的教诲,学习他的道义。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学以致其道》这篇文章。二、解题:文章标题为“学以致其道”,请一位同学谈谈标题的含义。(“学”就是学习,“致”就是获得,“道”就是道义,“以”相当于“来”,这样整个标题就是“通过学习来获得他所追求的道”)。什么是“道”?这里有几种解释,你觉得哪种理解比较好:(1)道路(2)途径、规则(规律、规范)(3)道理(学说、真理)(4)技巧(方法)等,(这里应该作道理、道义比较合理)。通过对标题的分析,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谈学习问题的文章,对于“学习”,孔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下而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文章,聆听他那容智的言语。三、朗读全文,思考:1、在这篇文章里涉及的人物有哪些?能否作一个分类?2、对于“学习”,孔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谈了关于学习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四、内容讲析(一)、解决第一个问题: 人物分类:学生-子夏、樊迟、子贡、子禽、子路国君、重臣鲁哀公、卫公子朝孔子(二)、解决第二个问题:请同学选择其中一则,先朗读,再来谈谈在这则中孔子阐述了对学习的哪些见解?教师顺便对其中的字词作些点拨。1、第1则19.7、第2则14.24、第5则6.13都是谈学习的目的。(1)第1则19.7:这则谈的是学习的目的,君子学习的终极目的是获得道,而要到达道的境界,就要通过学习这种方式来实现,因此学习是到达道的一种途径。这和百工之人的目的不同,要求不同,所以孔子在《学而》中提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第2则14.24:这则谈的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对比的方式,揭示古人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的修养,端正与充实自身。而今天的一些人学习是为了炫耀自己,把学习当作向别人卖弄的事,这里对今人的做法提出了指责,正由于今人的这种功利做法,才使孔子更加重视学习。(3)第5则15.32:君子学习的结果是要成为“君子儒”,而不是“小人儒”,那么什么是君子儒与小人儒呢?教师适当作些解释,君子儒是指那些地位高贵、通晓礼法、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则反之。2、第3则15.32、第4则13.4、第7则1.7、第9则2.16谈学习的内容。 (1)第3则15.32:君子要学习的是道义,而一般人学习的是技艺,这是孔子对君子提出的一种高标准高层次的要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因此君子担忧的不是贫穷吃不上饭,而是担忧道义学不到手。(2)第4则13.4: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孔子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而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因此他在这则里指出,在上位者,不需要学习那些种菜种庄稼的知识,只要学习“礼、义、信”就可以了,所以当樊迟提出学稼学画的时候他说樊迟是“小人”。这里并不是说孔子看不起那些种菜种庄稼的人,而是孔子对君子学习内容的一种更高的要求。(3)第7则L7:孔子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学问好不好,不在于看他的文化知识怎样,而在于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如果他做到了“孝、忠、信”,那么“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则提出学习的内容是“孝、忠、信”。(4)第9则2.16:提出君子不能攻治杂学邪说,这是一种祸害。要学就要学道义,学正道,不能学习旁门邪术,这样会害人害己的。3、、第6则1.14、第8则6.3、第10则7.20、第11则19.22、第15五则2.17谈学习的态度。(1)第6则1.14:指出君子不应有追求那种物质享受的欲望,要“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要勤勉做事,要时时反思,向有站道之人看齐,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要重在塑造自己的品德修养。(2)第8则6.3: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成为好学者是因为他能够做到“不迁怒。不贰过”,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没有犯相同的两次错误,很有涵养,只有这种学习态度,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成为好学者。(3)第10则7.20:孔子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之人,他在这则里总结了他自己学习与修养的特点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孔子为了鼓励自己的学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4)第11则19.22:“圣人无常师”,孔子能学成这种文武之道,住于他的这种学习态度,他不耻下问,虚心好学,学无常师,所以能博采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5)第15则2.17:在这则中,教师明确地教育学生对待学习要要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只有实事求是,虚心好学,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4、第12则1.10、第13则19.6、第14则3.15谈学习的方法。(1)第12则1.10:在这则里,孔子为人处事的品格是通过弟子的对话而描述出来的,孔子为什么能每到一个国家就知道那个国家的政事?他有他的方法,只要你做到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那么你自然就可以知道很多事情,学到很多知识。这就是学习的方法。(2)第13则19.6:这则提出了学习的方法:要广泛地学习,切实地提问,踏实地思考。(3)第14则3.15:写出只有虚心向人请教,不耻下问,就能懂得很多知识,在这里也可以看出孔子对礼的一种恭敬态度,虽然他对礼已经懂得了很多,但是他还是要不断在问不断在学。5、小结一下: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了在这一篇中孔子对于“学习”问题确实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内容涉及到:学习的目的第1则19.7、第2则14.24、第5则6.13学习的内容第3则15.32、第4则13.4、第7则内7、第9则2.16学习的态度第6则1.14、第8则6.3、第10则7.20、第11则19.22、第15五则2.17学习的方法第12则1.10、第13则19,6、第14则3.15(三)你喜欢这里的哪一则?请简要阐述自己的理由。 (四)你觉得孔子的哪些见解值得借鉴(或对今天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等等。(五)从这篇文章中除了你读到孔子对学习提出的一些见解外,你还读出了什么?如孔子的为人,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方法,孔子当时的一些社会现状等等。五、总结:通过时空隧道,我们看到了一个智者的光辉形象,读到了他那些充满着睿智的语言,今天在这样的一个大好环境下,我们更加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为将来成为有用之才而不懈努力。祝同学们学业有成。六、作业:对文中的字词稍作归类。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