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教案-3.10《十六年前的回忆》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教案-3.10《十六年前的回忆》

ID:1182541

大小:2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一、说教材《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三组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安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本课的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含糊、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宪兵、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姥爷”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并迁移运用。教学重点:结合文中描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在法庭上言行及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加深领会李大钊同志临危不惧、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教学难点:1、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引导学生体会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及好处。 同时,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除了使学生借助课文,激起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外,还让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另外,本课篇幅较长,我确定分两课时来讲,第一课时让学生学习生字词,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交流背景资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文中描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言行及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加深领会李大钊同志忘我工作、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第二课时结合描写李大钊在法庭上的外貌及表现的语句,继续引导学生加深领会李大钊的革命精神;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课文运用对比、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二、说教法和学法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习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习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并不了解。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怎样引导呢?首先,要指导学生了解当时中国的情况,认识军阀割据形势下,李大钊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危险性及李大钊生平。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引导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找出需要深入体会的句子,如描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言行的句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讨论,加深领会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三、说教学过程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把握了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我对本课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一)师生谈话,单元整组导入由清明节缅怀亲人过渡到缅怀革命先辈。(二)读题质疑,导入新课在情境激趣的基础上,设置悬念,以题激趣:是谁在回忆?回忆的是谁?回忆的是哪些事?时隔十六年了,为什么还要回忆?以此,抓住题眼,触发情思,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本情况,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起点,并使学生尝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清晰把握文章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叙述的特点。(四)资料链接,拓展教学了解李大钊生平及当时中国的情况,认识军阀割据形势下,李大钊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危险性。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对人物品质的感受。(五)集体交流,走进内心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引导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找出需要深入体会的句子,如描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言行的句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讨论,加深领会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交流,然后抓重点全班交流。2、指导朗读,以读促悟,受到教育。在学生理解课文基础上,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通过指名、默读、齐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对李大钊的怀念之情。 3、采用“引读、寻找发现法”,使学生找到前后照应的语句,了解“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好处,以便在以后习作中应用。最后,我要说的是本课的板书设计。我对本课的板书进行了如下设计:板书正中写课题,然后自左而右最左写李大钊,然后写出时间顺序以及依次表现出的特点,然后是作者的写作方法。这样,从内容到思想,使文章内容清楚具体,学习重点一目了然,更好地帮助学生灵活、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真正发挥了板书应有的作用。总之,《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尝试了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即由重“情节内容”轻“言语形式”转换为以语言训练为核心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由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转换为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体的教与学的统一;由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转换为以发展能力为主体的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由重“理解”轻“运用”,转换为以提高运用能力为目的的“理解”与“运用”的统一。通过以上的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陶冶情操,塑造灵魂,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的目的。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