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教学设计

ID:1182542

大小:18.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教学设计  名师教案《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广东省从化市温泉镇第二中心小学 黎慧群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文章。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  二、学情分析  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三、教学目标  1.会读写课文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页共7页   2.让学生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体会光荣的革命传统。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五、教学难点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中用对比的手法,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理解文章所使用的倒叙的表达方法。  教学要点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再读课文,初知全文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二部分,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第7页共7页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有那么两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虽死犹生的革命前辈。谁能结合课前预习,说一说题目为什么叫“十六年前的回忆”?  2.简介李大钊。可让学生结合手里的资料,谈一谈对李大钊的了解,然后教师适当加以补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出示练习:课文除第一自然段,是按_________顺序写的,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件事。  2.指名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课文除第一自然段,是按时间顺序写的;主要讲了四件事:被捕前、被捕时、在法庭上、被难后。  3.师小结:作者是在父亲逝世十六周年时写的,通过回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在法庭上以及父亲遇难后的沉痛心情,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怀念。我们把这样的表达方法称作倒叙。你还想起,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文章,也采取了这样的表达方法呢?第7页共7页   出示练习:《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_________的表达方法,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_________也采用了这样的表达方法。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1)学生自读生字词。  (2)小组检查互相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对未掌握字词的学生及时加以辅导。  (3)指导易错字“籍、残”等字的书写。  (4)学生按结构归类抄写部分生字。刑 籍 屉 窝 匪 哼  三、理清课文思路,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课文内容第一、第二部分  1.再次默读课文并思考:按照时间的顺序,我们可以把文章分为几部分呢?  2.指名汇报交流。  3.自主再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思考:从这两部分描写,你认识了一个怎么样的李大钊?  4.学生自主学文之后在小组合作交流。  组内初步交流自学成果,互相补充;如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做上记号,待合作探究时解决。  5.品析人物语言,学习“被捕前”。  从语言训练入手,着重引导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第7页共7页   (1)“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正确的理解是()。  A.小孩你什么都不知道  B.小孩子你知道的不多  C.小孩子你不应该知道  可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应抓住词语“坚决”“常”“轻易”“什么时候”让学生在品词中体会李大钊坚持留在北京,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最后通过反复阅读品析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出示练习:我哪能离开呢?请换种说法。  6.体味人物神态,学习“被捕时”。  学习这部分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两句描写人物神态的话,从中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把“不慌不忙”换成“匆匆忙忙”行不行?为什么?第7页共7页   (2)面对凶恶的敌人,“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惯有”“严峻”两个词去掉行不行?教师扣住“惯有”一词,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父亲平时对待革命工作的态度。最后使学生弄清父亲平时的态度和面对敌人的态度保持一致说明什么?体会父亲处变不惊,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精神。  7.体会对比描写手法的反衬作用。  (1)文章“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均采用了怎么样的描写手法呢?(对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①前后态度的对比。把父亲烧文件“我”提出问题时的态度,与父亲平时对“我”耐心的态度做比较,使学生了解到父亲前后态度的不同,有力地突出了父亲忠于革命的精神。  出示练习:通过这样的对比描写,我认识了一个_________的李大钊。  ②面对敌人,“我”与父亲的态度对比。“我”是瞪着眼、恐怖……父亲是“不慌不忙”“严峻的态度”。  出示练习:通过这样的对比描写,我还认识了一个_________的李大钊。  8.教师小结。第7页共7页   四、内化情感,升华品质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李大钊同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学生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布置作业  1.预习课文第  三、第四部分的内容,找出能突出李大钊同志精神品质的句子写体会。  2.收集描写李大钊或者其他革命前辈的书籍。  第7页共7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