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读读记记“含糊、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宪兵、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默读课文,自主思考。2.引导学生体会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3.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抓住李大钊的言行体会他对亲人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贞。4引导学生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5.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于李大钊的深深怀念。感受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高贵品质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对先烈的崇敬。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教学难点:联系当时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1.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2.自学生字新词。3.教师准备本课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记词语。2、了解本课的叙述顺序。3、通过对李大钊语言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对家人的关爱,对革命工作的高度负责。教学环节:
一、谈回忆,拉近时空距离,理清课文脉络板书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1.同学们看这个回忆的“忆”字左边是竖心旁。你可以怎么解释这个字?(值得人牵肠挂肚的事情)2.全班齐读课题3.请读出这段回忆作者写作的时间(重读“十六”)4.围绕着课题,同学们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预设提问:回忆的是谁?为什么十六年之后才要回忆?回忆的是些什么事情?“十六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5.快速浏览一下课文,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十六年前”到底是哪一年?6.读到第一自然段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随机解决生词“被难”的含义让学生用文中的其他词来代替“被难”以此方法来理解被难的含义可以是:受难、遇害、被害……二、谈回忆,风尘的往事清晰1.回忆可以是模糊的,也可以是清晰的。那么文中的回忆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你能找到什么证据证明你的观点吗?2.刚才同学们说的哦这些细节,都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那么作者究竟是用什么样的编排把这些支离破碎的片段结合在一起的呢?(这个环节的哦设置就是想让学生们说一说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三、品词析句,感悟“革命者”的形象1.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父亲言语、行为、表情的句子2.让学生们分享一下自己找到的句子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4.你眼前现在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四、回归整体,提升感情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再次感受这位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英雄的英雄气概。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外国语小学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