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研读语句,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总结全文,感悟文章相互照应、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研读描写事件中人物言行的语句,体会人物高贵的品质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并掌握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按时间顺序,分别写了父亲那些事?2.师:上节课,我们就已经学习了父亲李大钊冒着生命危险留守北京继续革命工作,体现了他高度负责和坚定工作的精神;1927年4月6日被张作霖逮捕,但他临危不惧,沉着冷静。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体会人物的品质。二、反馈,研读感悟1.指名反馈:你觉得李大钊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从哪些句
子感受到的?(一)句子研读要点提示: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1)这段话是对父亲的什么描写?(2)“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什么?(3)从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什么?出示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的资料。(二)小练笔:师:狱中的斗争更能突出人物的品质,那为什么没有将狱中的斗争情景写出来呢?因为这部分不是作者亲眼看到的,作者在写回忆录时,尊重自己所看到的事实,这也是回忆录写法的一个特点。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我们上节课学过的对比写法,抓住李大钊和敌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将在狱中的场面补充上去。师小结:写的真好。这是我们被捕十多天之后,亲人间的第一次见面,其实也是最后的一次见面。人之常青,我们多么希望父亲能对我们说些什么呢?可是,文章是怎么写的呢?2.指名回答: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1)这段话是对父亲什么描写?(2)父亲为什么能这么镇定沉着?出示李大钊临死说的话加深学生的理解。3.师:同学们,李大钊同志凭借着坚定的信心,坚贞不屈,将生死置度之外,那父亲的表现对我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读23-27段,找出对话语言描写,分角色朗读。(2)感受父亲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三、总结,学习升华1.师:就是这样一个不平凡的人,他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同学们,面对父亲的去世,我们全家人的心情是怎样的?2.出示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品读。(1)体会感情。(全家悲痛)(2)感悟文法。(相互照应,首尾连贯。)3.总结升华。
(1)师:如今,90年过去了,李星华女士也离我们而去了,但是我们对英雄的回忆不会停止,因为他们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出示李大钊临死时的图片和文字,现在你面对着坚贞不屈,凛然正气的李大钊,你们想说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4.师小结:在我们新中国成立的道路上,一直都不缺像李大钊一样的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革命的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例如黄继光勇堵枪口、狼牙山五壮士、卢沟桥的英雄们等等,希望大家永远记住这些革命先辈,好好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四、总结全文教师小结:今天在这节课上,我们除了进一步了解了李大钊,在写作方面也有了收获,①写人,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品质。②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品质。③运用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方法是文章结构严谨,中心突出。五、布置作业1.推荐阅读《红岩》、《小兵张嘎》。2.收集关于革命烈士、革命前辈的故事,课后交流。六、板书设计10.十六年前的回忆被捕前高度负责、坚定工作被捕时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法庭上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被害后全家沉痛、永不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