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

ID:1182661

大小:17.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通过李大钊的外貌、神态及重点词句的描写,让学生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体会光荣的革命传统。2、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2.  教学重点/难点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方法。教学难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  教学用具ppt课件4.  标签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过程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开国大典图片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课件展示英雄图片 他们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但还是有许许多多优秀共产党员,他们虽然没有豪言壮语,却同样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故事。——板书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回忆下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二、精读课文,细品领悟情感 1、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部分(被捕前) (1)父亲为什么而忙碌5?(2)父亲被捕前局势越来越严重,局势严重表现在哪几件事上?(3)在这样动荡的局势下,母亲和一些朋友常劝父亲离开北京,父亲又是怎样回答的?(4)课件出示:父亲坚决地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a、“坚持”“不能轻易”“哪能离开”这些词句中你能看出什么?B、不是常对你说吗?我哪能离开呢?思考:这是什么句子?,哪位同学改成陈述句。c、课件出示改过的句子:父亲坚决地说:“经常对你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不能离开。”d、同学们,从这两句对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态度坚决,对革命高度负责)生读句子。师小结:从李大钊的话中,我们读出了他态度的坚决,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是,绝不能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句子中两次使用了反问句强调了无论多么危险他都要坚守岗位。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生再读原句。2、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生自由读被捕时(8-17)(1)可怕的一天指哪一天?果然怎么解释?什么事情发生了?(2)划出描写敌人语言的词句,读一读这些句子表现出敌人的什么?(3)再找描写敌人动作的词句,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师结:课文就是同伙这些语言动作表现敌人的凶残。面对敌人的凶残,我的表现是怎样的?找出句子,体会我的惊恐,害怕。(4)父亲是怎样做到、说的?(5)我的惊恐害怕与父亲的不慌不忙形成鲜明对比,从正面描写了父亲的沉着冷静、不慌不忙。作者在这里用了大量笔墨去描写敌人的凶残,我的恐惧,目的是什么?3、学习第三部分(法庭上) 经过一段时间,我和父亲又见面了,那实是在什么地方?请你们自由读课文18—29自然段。(1)这时我看到父亲是什么样子的?画出棉鞋父亲外貌的句子。从父亲的外貌中可以看到父亲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2)父亲受到了敌人的拷打,他的表情是平静的,你有什么感受?看到这些我们的感受如何?(3)面对我们的哭喊声,父亲没有对我们说一句。课件出示: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而的信心。(4)从“安定”“沉住”两词你能感受到什么? (5)父亲的表情是怎样的,伟大的力量是什么?在原句上划出。师结:正是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正因为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所以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哭喊而忧伤,相反他用坚定、沉着影响亲人,是亲人化悲痛为力量。 生再读,感受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信心。4、学习最后一部分从那一别,我们再也没见过面。更没想到这竟是最后的诀别。(1)指名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父亲的被害,作者怎么知道的?全家人的心情如何?父亲的被害全家人悲痛欲绝。但是,他们并没有在悲痛中倒下,而是带着对亲人的怀念和对敌人的仇恨,牢牢记住了父亲被害的日子。生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2)父亲被害的日子是哪一天?课文中两次出现了4月28日,还有一次出现在课文的什么地方?生读第一自然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开头?(3)这篇文章写于1943年,正是父亲遇难十六周年,那么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形成什么关系?(首尾呼应)师结:这种首尾呼应的写法它能使文章紧凑,更有感染力。(课件出示)(4)同学们,在作者眼中父亲是怎样的父亲,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三、概括主题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四、拓展提升,心灵感悟1.读完这篇文章,你受到了那些教育?(1).李大钊先生伟大的父爱。(2).他的那种淡定的精神,永远让我铭记心中。(3).他的为革命现身的精神,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五、作业1.课后练习题1、2、3题。2.请同学们结合65页课外书屋的提示去阅读一两本革命题材的小说。《红岩》、《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等。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