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庸之道(学案)【精品文档】第3页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庸之道》复习学案一、复习要点1.背诵ll.l6、13.23、13.24、17.13章。2.掌握“鲜”、“与”、“猖”、“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3.理解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二、重要思想陈述1.中庸,不是“过”,也不是“不及”,是指在“过”与“不过”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指的是认识事物、看待问题时,要不偏不倚,做人行事要采取适当的态度,要合情合理,绝不走极端,把握好一个“度”。孔子认为立脚点应该是“仁义”之道。2.和而不同: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协调状态,叫做“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君子可以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3.中庸有原则,而非折中主义。中庸的前提是“义”、“礼”,要达到“和”。“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4.中庸具体表现:中德、中行、中礼、中和。三、课文基础知识检测1.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①然则师愈与②乡原,德之贼也③恶徼以为知者④恶不孙以为勇者2.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①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②恶不孙以为勇者③乡原,德之贼也④恶讦以为直者⑤恶徼以为知者3.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民鲜(xiǎn)久矣必也狂狷乎(juān)B.恶称人之恶(wù)者恶居下流而讪(shàn)上者C.恶果敢而窒(zhì)者恶徼以为知者(jiāo)D.恶不孙(xùn)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jiē)4.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A.师也过,商也不及(比不上)狂者进取(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B.有所不行(不可以)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仪)C.恶居下流而讪上者(卑鄙无耻)恶讦以为直者(把…当作)D.恶果敢而窒者(阻塞不通)人不学,不知道(懂得道理)5.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A.其至矣乎(达到极点)然则师愈与(严重)B.过犹(如同)不及无适(亲近)也,无莫也C.义之与比(并列、靠近)小大由(遵从)之D.乡原(谨慎老实),德之贼也恶居下流而讪(毁谤)上者6.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中庸之为德也/不以礼节之B.乡原,德之贼也/其不善者恶之C.恶称人之恶者/礼之用,和为贵D.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7.选出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A.知和而和B.君子和而不同C.恶勇而无礼者D.恶居下流而讪上者8.选出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A.师与商也孰贤B.狷者有所不为也C.亦不可行也D.乡原,德之贼也9.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既不亲近哪个,也不疏远哪个,而是和义在一起。】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为求和睦而允许保留各自不同的意见,小人意见相同却不能和睦相处。】C.乡原,德之贼也。【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就是道德的败坏者。】D.恶讦以为直者。【厌恶那些把揭发别人的隐私当作直率的人。】10.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如果得不到中道之士来跟他结交,那就一定结交狂放的人和狷介的人吧。】B.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大概快要到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C.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只知和谐为贵而一味求和,不以礼仪加以节制,那也就行不通了。】D.恶徼以为知者。【厌恶那些把剽窃他人的见解当作聪明的人。】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精品文档】第3页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①曰:“然则师愈与?”子曰:“。”②君子,小人。③乡原,。④子曰:“未可也。不如,。”12.解释下列熟语的意思:①过犹不及:②和而不同:四、探究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请结合文段说说孔子认为“民鲜久矣”的原因。2.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的这句话阐述了儒家什么思想?这种精神在践行中的标准是什么?请另结合《论语》中的某相关章句,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一乡之人,宜公论矣,然其间亦各以类自为好恶也。故善者好之而恶者不恶,则必其有苟合之行;恶者恶之而善者不好,则必其无可好之实。(朱熹《四书集注》)正义曰:言乡人皆好之,是善善不明;乡人皆恶之,是恶恶不著。若乡人之善者善之,恶者恶之,则是善善分明,恶恶显著也。(何晏《论语集解》、邢昺《论语注疏》)阅读选文和名家评点,结合选文,自选角度写出你的阅读感受。(100字左右)4.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1)结合选文和注释,谈谈“中庸”的涵义。它可以等同于“折中主义”吗?为什么?(2)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精品文档】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