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面对流水兴叹的同时,也给后人描述了这样一种人生轨迹:“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那么什么叫作不惑?于丹教授解释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有人认为人活到四十就会圆滑、平庸、和稀泥,这就是中庸。同学们,你的看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十四课《中庸之道》。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第9章)
二、整体感知文本1、诵读感知,注意下列字的读音民鲜久矣()狂()狷()讪()徼()讦()原()XiǎnKuángjuànshànjiāojiéYuàn通“愿”
何谓中庸?
孔子中庸哲学的触动点——欹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荀子·宥坐》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程子不偏不易
2、大意感知(1)概括原文,说说中庸之道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明确:中德(6.29)中行(11.16、4.10、13.21、13.24、17.13)中礼(1.12、17.24)中和(13.23)
6.29章:中庸做为一种道德,老百姓已经缺少他很久了。11.16章: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4.10章:君子亲近义。13.21章:指出“狂”“狷”两种对立的性格。1.12章:要以和谐,中正为贵。13.23章:为君子小人下了一个定义。
13.24章:好人能让好人喜欢,让坏人厌恶。17.13章:对不讲原则的人深恶痛绝。17.24章:对不合“仁”的行为的憎恶。
【明确】孔子明明白白地把中庸与平均主义对立起来,可见决不是折中的意思,也决不是各打五十大板。中庸之“中”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点。犹如一杆秤,秤锤必依所秤之物的轻重而在秤杆上移动,才能找准平衡点,从而把秤杆摆平,把重量搞定。如果把秤锤固定在秤杆的中点,那秤杆只能添乱而无用处。(2)中庸的“中”是否为折半以取中,搞平均主义?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三、探究文本1.“中”德(1)结合译文,自读6.29部分,学生质疑,教师释疑要义:中庸之德最广大,最平易,最可贵,但不容易做到
(2)探讨:“民鲜久矣”的原因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探讨1、“中”观念最初源自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与弓箭发明使用有关,本义为射击“中的”之意,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由此衍生出了“中央之中”的意义,“中”观念发展早期主要表现在政治领域,强化中央权力的绝对性。2、“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周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士师又用公正的惩罚制御百官,教导臣民敬重德行)(《尚书·吕刑》)
【明确】①中庸之道,谈何容易,把握好度并不是件容易一事,连孔子也发出如此沉重感叹。②中庸之所以会“民鲜久矣”,归根到底,是由于“民”之价值不被统治者重视“久矣”,从伦理学角度,是由于道德的规范性因维护统治者利益过度张扬而民主主体性不被突出“久矣”。孔子核心思想是仁,从“中政”到“中德”,意味着孔子意识到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丰富“中”的内涵。从政治学角度看,“爱人”根本要求是统治者必须考虑到民众的利益与需要,在自己的利益和民众的利益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关系。
三、章节梳理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本章内容是中庸是一种道德(中德)。【评析】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
2.“中”行(1)结合译文,学生质疑,教师释疑。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师愈与[“欤”,语气词]?不得中行而与[交往]之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亲近)也,无莫(淡漠)也,义之与[和]比要义:行事过犹不及
(2)说说过犹不及的含义【明确】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3)学生联系生活,找出过犹不及的例子有一则故事耐人寻味,宋时秦桧的私人办事密室“一得阁”落成,广州守臣送来一卷地毯,大小尺寸竟分毫不差。这个地方官可谓马屁拍到家了。当接到那卷地毯时,聪明而狡猾的秦桧想到,他既然有本事如此精确地刺探到自己密室中的尺寸,刺探自己其他的秘密就不在话下了。没过多久,送地毯的人就被秦桧除掉了。
问:孔子认为子张和子夏谁更优秀?要点:师过,商不及,即过犹不及。其实两人都不优秀,因为他们没做到中庸。探究:“过犹不及”强调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要点:过犹不及的含义: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强调处事有“度”。探究:怎样理解“过犹不及”的内涵?(《五年高考》P198)
探究(课后练习一):“过犹不及”(中庸)和“折中主义”有何区别?要点:中庸,不是“过”,也不是“不及”,是指在“过”与“不过”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指的是认识事物、看待问题时,要不偏不倚,做人行事要采取适当的态度,恰到好处,绝不走极端,把握好一个“度”。“折中主义”把根本对立的立场、观点、理论等无原则地调和在一起。基本特点是或把矛盾的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双方调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成语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分,就如同做得不够一样,不合适。
(4)总结“过犹不及”的处世之道。【明确】交往中过分的热情与冷漠的对待一样会使心灵窒息。教育中过分的渲染与毫不声张一样会无甚收效。管理中过分的民主与一人专制一样会没有进步……凡事有度,与人交往“亲密有度”,让对方拥有独立的空间。(5)与人交往要有度,究竟以何为依据?它的标准是什么?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本章内容是中行。【评析】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问:本章指出行“中庸”的前提是什么?要点:符合道义,这是与人交往的依据。】“义之与比”的义是与人交往的依据,以道义为标准去比较选择,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只要努力求得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成语无适无莫:形容对人对事没有偏向。要义:以义为原则,跟人既不亲近,也不疏远(重义而不重人)
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本章内容是中行。【评析】“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要义:居于狂与狷之间,既积极进取,又不做坏事,即行事取狂与狷的优点,不走极端,有所为,有所不为
(6)依据义的标准,从原文找出可交往和不可交往的人,并加以比较。【明确】值得交往的人依次是:君子、狂狷不值得交往的人依次是:小人,乡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要义:君子之间追求和谐,但又保持人格独立;小人之间相互迎合,但勾心斗角(不和谐)
问:这一章,强调了一种怎样的处事原则?要点:取两中用——温和的处事原则,强调了“权”的重要性(通权达变)。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还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切合实际的思想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当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变通。这种应变的灵活性就叫做“权”。问:孔子的“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与中庸之道是否矛盾?你如何理解?(《五年高考》P198)
乡原,德之贼也、要义:中庸也要坚持原则,爱憎分明(区别于执中主义,体现孔子通权达变)
(7)为什么孔子在提倡“君子”人格时要以“小人”而不是以“乡原”来做陪衬?【明确】“乡原”在人格特征上具有欺骗性,孔子说他是德贼,意即“乡原”乃道德的盗窃犯,是一枝射向仁德的“暗箭”,以此来陪衬“君子”,不足以彰显“君子”人格的风范和特征。而小人缺点明显,易分辨,是射向仁德的“明枪”,以“小人”陪衬“君子”,更能起到强烈的道德警示作用,在孔子眼中,“小人”尚有可取之处,求真君子固然难,求真小人也不易,惟独伪君子易找。
明代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提到东汉末年有个叫司马徽的人,无论别人讲什么事,他一律就回答“好”。久而久之,别人送他一个“好好先生”的绰号。唐代有个文学家苏味道,官居相位,处事圆滑,人称“苏模棱”。他对人传授其处世经,叫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8)【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好好先生”在现实生活的危害。
11.16、13.21章是对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子张做得过分,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的思想。“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厉、猛”等都有“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本章内容是中行。【评析】“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问:这一章,强调了一种怎样的处事原则?要点:取两中用——温和的处事原则,强调了“权”的重要性(通权达变)。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还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切合实际的思想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当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变通。这种应变的灵活性就叫做“权”。问:孔子的“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与中庸之道是否矛盾?你如何理解?(《五年高考》P198)
3.“中”礼重点字词及译文先王之道,斯[这]为美,小大由[遵循]之。有所不行:知和[和谐]而和[求和],不以[用]礼节[节制]之,亦不可行也。恶[憎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阻塞不通]。恶徼[强取、掠夺]以为知者,恶不孙[通“逊”,谦逊]以为勇者,恶讦[揭发别人隐私或过错]以为直者。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本章内容是中礼。【评析】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
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问:本章指出行“中庸”的前提是什么?要点:合乎礼。探究:“礼”的运用是要达到“和为贵”,你怎样来理解“和为贵”?要点:需要理解两层含义:礼要达到的目的是和谐,“和为贵”之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不可为和谐而和谐,这种“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需要礼加以节制。
1、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于喟然叹曰:“吾与点也!”2、“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的秩序条理,乐滋润着群体内心和谐与团结力。”(宗白华)“一个理想的人,一个理想的社会,必须具备乐的精神和礼的精神。”(朱光潜)3、“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而同化,而乐兴焉。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记》”
【明确】把握中庸之道关键两个词:秩序与和谐。庸,规律,常也。规律,法则不可变,传统道德不可变,秩序与和谐是自然适行的大准则,也是人类社会适行的大准则,而秩序就是礼的基本精神,和谐就是乐的基本精神。天体失和,就是“星球大战”;人伦失和,就是社会动乱,就是“文革”,就是战争;身心失和,就是阴阳失调,就是疾病。【问题】结合《沂水春风》,具体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具体认识和把握中庸之道。
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本章内容是中和。【评析】“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问:区别“和”与“同”的意义。并联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实际谈谈这句话的启示。要点:“和”与“同”,在汉语中可以是同义词,但在这里是有区别的。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协调和谐状态,叫做“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和:对立中的统一。同:无差别的同一。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他们通过交流,能够“求同存异”,达到和谐的效果;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课后练习一:“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要点:“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成语和而不同:和睦相处,但不曲意附和。
问:“乡人皆好之”和“乡人皆恶之”的人是怎样的人?要点:这种人缺乏识别好坏的能力,以他人的标准来评判一个人,走极端。问:“乡人之善者好之”和“不善者恶之”的人是怎样的人?要点:这种人能不以他人的好坏为依据,而以善恶作为标准评价一个人,符合中庸的法则,不偏不倚。问:用“乡人”的做法,要说明什么样的观点呢?要点:中庸有原则(标准)。
17·13子曰:“乡原,德之贼也。”本章内容是中行。【评析】孔子所说的“乡愿”,就是指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问:孔子批评了哪一种人?要点:好好先生(乡原)。
问:孔子为什么说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要点:这种人不分立场、原则、观点等是否对立,只是采取折中的处世原则。如果说小人是刺向仁德的“明枪”,那么乡原就是射向仁德的暗箭。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也不倚,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面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问:用“乡原”的例子要说明什么观点呢?要点:中庸非折中。探究:君子和乡原的区别体现在何处?要点:君子注意人情与道理的协调,但讲原则,为好人所喜欢,为坏人所憎恨。乡原一团和气,不讲原则,四面讨好,表面上忠厚老实,实际上同流合污,不明是非。
【问题】我们如今有着比父辈、祖辈丰富得多的物质享受和利益,但我们的生活变得紧张了,机械了,枯燥了,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化,我们该怎么办?【明确】礼乐化的生活方式,用快乐哲学,调节自然、社会、身心之和,把生命、生活艺术化,这就是人的真生活,这就是人生艺术、艺术人生。1988年1月,一批诺贝尔得奖者,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人类如何面向21世纪”讨论会上,发出了共同的声音。“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4、“中”和1、收集并交流有关“和”的熟语、格言。自然:“天地以和顺为性”。(《周易外传·说卦》)交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修身:“君子和而不流”。(《礼记·中庸》)齐家:“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吕氏春秋·大乐》)经营:“利者,义之和也”.《周易·乾·文言传》治国:“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荀子·富国)
2、【问题】通过交流的信息和链接的内容,概括说明“和”。【明确】“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化。家和万事兴(家庭)协和万邦(外交)和气生财(生意)和衷共济(事业)政通人和(政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争)
3、【问题】请一位同学解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明确】和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一个准则,只有保持个性的矛盾统一才算得上真正的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意是君子用自己的意见去纠正别人错误的意见,一切恰到好处,却不盲目附和;小人总是盲目附和,不肯表达自己的意见。
材料:齐侯至自田,晏子待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
(4)【问题】说说晏子的“和”与“同”。【明确】同,是同一事物的简单相加,和,是多样性的统一。既强调君王意见的主导性,又要求臣子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以避免单一、绝对化。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5)【问题】孔子的“和同之辨”与晏子的“和同之辨”完全相同吗?说明理由。
【明确】孔子继承和发展了晏子的“和同之辨”思想,主要表现在:第一,孔子立论出发点是君子和小人,而非君与臣,从政治哲学发展为伦理学或处世哲学,更具有普遍性。第二,孔子所谓和而不同作为内涵有两层意思:一,不盲目地附和他人尤其是上级的意见,能提出不的意见,以丰富和发展他人的意见。二,能兼容不同的意见尤其是下级的意见,不求他人意见与自己完全一致。而相对立的“同而不和”也有两层意思:一是盲目地附和他人尤其是上级意见,只说相同的意见;二是只允许自己一个人发表意见,而不允许他人发表不同的意见。
材料:2002年10月24日,江泽民主席在美国访问,他在得克萨斯州布什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时讲了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把孔子的话与时俱进了,大意是:现代社会,你要学会与别人合作的能力,国家、组织、个人皆然,要以和为贵,与人为善,这样才能带来共同发展。“和而不同”,是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国人应持有的一种心态,是正在富强民主文明开放的中国所应有的一种心态。世界之所以万紫千红,是因为它异彩纷呈,不是一个声音,不是一种颜色,各种文明,各种意识形态,各种风俗习惯,都有存在的价值。“和而不同”,是一种伟大的开放的心态。
(6)【活动】联系生活或具体材料,体会“君子和而不同,小子同而不和”的深刻内涵。【说明】“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许多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
(7)【问题】“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小人是永恒不变的吗?【明确】君子与小人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小人取人长,补己短,不断进步,就会成为君子。正如乱石奇形怪状,碎石各不相同,但墙一旦砌成,风格就和谐统一,路一旦铺就,犹如一体天成。
四、总结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有这样一句话,叫做“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其实是通往极高明境界的一种适当的方法,“中”为体,“庸”为用;中“属”内,“庸”属外,“中”是内在依据,“庸”是外在表现。用最平实的话说,“中”是适宜,是合适,“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按照适应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居家有孝斯为美,处世无奇本率真——上善若水
五、布置作业从人类历史上看,由于文化(哲学、宗教、价值观)的不同引起的冲突和战争并不少见,进入21世纪以来,虽未发生世界性的大战,但局部地区的战争仍然未断,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文化问题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发生冲突和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化解这种因文化上的原因而引起的冲突甚至战争,也许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是一条非常有意义的原则。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典型问题阐释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中庸”与“和”的理解。“中庸之道”是否等同于“折中主义”?请例举现实生活中能体现中庸之道思想的事例并简要分析。
答案:A.中庸是儒家重要的思想,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之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道理。B.“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C.折衷主义是指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无原则地拼凑在一起的做法及有关理论。其特征和表现是: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把一事物的许多属性不加区别地东抽一点,西抽一点,作完全偶然的机械的拼凑;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D.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
京戏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瘟不火。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又能自持。工人炼钢需注意火候,做政治工作要掌握分寸。一句话:“过”与“不及”都不好。“不及”就是“不够”,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好的,或者说这是“不够好”。“过”就是“过火”,“过了火”,却往往容易被认为好。说这是“深”、“透”,是“彻底”,难道不好吗?其实过了头,常常把好事做成坏事。事情做得过一分,就会走向反面。失眠不好,睡觉睡得着就好;但睡觉过多就可能变成懒汉。劳动好,但劳动过累,就要妨碍健康。而对健康过于注意的人,又常常会造成精神上的一种负担,老是疑心自己有病,结果反而把身体搞坏了。列宁说过:“只要向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向同一方向前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话讲得多么深刻。
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结合文段请说说孔子认为“民鲜久矣”的原因。答案:中庸之道,在于它的中正持平,聪明的人理解得过了头,愚蠢的人理解得达不到,这过头和达不到都是有损于中庸的。有才能的人做过了头,不好的人怎么做也达不到要求。所以能达到中庸的人就少之又少了。难就难在要注意分寸,掌握一个“度”。不偏不倚。
例3: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4分)答案:过犹不及。赞同孔子的评价,理由是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做人需要有中庸的思想;不赞同孔子的评价,只要符合情理亦可。(4分,第一问1分,第二、三问3分)
例4:阅读《论语》中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的这句话阐述了儒家什么思想?这种精神在践行中的标准是什么?请另结合《论语》中的某相关章句,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中庸思想。义(道义、仁义)。(1分)中庸之道绝不是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而是一种始终以“义”为准绳的稳健主张(1分)。孔子说:“乡原,德之贼也。”就体现了中庸的原则是“德”,即“义”。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体现了中庸所谓的无过无不及并非无原则的调和。
例5: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不得中行之人就愿意结交狂狷之人,你赞成孔子的选择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中行之人世上鲜有,但是道又不可无所寄托,因此,孔子退而求其次,求其可教之人。狂者虽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但立志是做人做事的前提。狷者自爱其身,守节而不违法,这是人的最基本品德。如果使狂者脚踏实地、躬行践志,使狷者树立远大理想,那这两类人将能继承大道。
例6: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曰:“乡愿,德之贼也。”(1)在孔子看来,应当怎样正确评价一个人?试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2分)(2)为什么孔子视“乡愿”之人为“德之贼”?(3分)答案:(1)不以众人不讲原则的好恶为依据。应区分不同的评价者,看他们的品德和评价标准。(2)因为:①“乡愿”之人,看上去忠厚老实,实则同流合污、阿世媚俗;②“乡愿”之人,就是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③“乡愿”之人不讲原则,四面讨好,自私为善;④“乡愿”之人违背了仁和礼的原则,貌似中庸实则违背了中庸之道,偏离了人道精神和社会公正。(答出3点即给满分)
例7: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日:“君子亦有恶乎?”子日:“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缴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子日:“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子日:“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1)请从上面文字中提炼一个成语。(1分)(2)请从上面文字概括孔子心目中君子应具备的品质,并结合自己看法进行评析。(3分)答案:(1)群而不党(1分)(2)孔子认为作为二个君子,需要矜持庄重,但不争强好胜、头角峥嵘;君子举人察言是有原则的;一君子爱憎分明,爱憎的标准是礼仪。(答出其中任何两点即可,2分)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充分显示了中庸的思想。(1分)
五、背诵句子11·1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17·13子曰:“乡原,德之贼也。”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习题解析
仲尼在陈,有隼sǔn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hù矢贯之,石砮nǔ,其长尺有咫zhǐ。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孔子在陈国时,有一只鹰坠在陈侯的庭院里死了。楛木做的箭射穿了它的身体,箭头是用尖石做的,箭有一尺八寸长。陈惠公派人带着这只鹰,去到孔子住的馆舍询问。
仲尼曰:“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孔子说:“这只鹰来得很远呢,它身上的箭是北方肃慎氏制造的。从前周武王打败了商,开通了去南北方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道路,命令他们各自拿出本地的土特产进贡,使他们不忘记各自所从事的职业。于是肃慎氏就向周天子进贡楛矢和石砮,箭长一尺八寸。
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括曰“肃慎氏之贡矢”。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武王为了公开表明他使远方民族归附的威德,告示后人,让他们永远看到自己的权威,所以在箭尾扣弦处刻上‘肃慎国进贡之箭’的字样,送给大女儿,并随嫁给虞胡公而带到他所封的陈国。
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使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之贡。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使求,得之金椟,如之。古时候,帝王把珍玉分给同姓,用来表示血缘的亲近;把远方的贡品分给异姓,使他们不忘事奉天子。虞胡公是异姓,所以把肃慎国的贡品分给了陈国。国君如派管事的去旧府里寻找,大概还能找到。”陈惠公于是派人寻找,果然在用金装饰的木盒里发现了楛矢,像孔子所说的一样。
文言练习:1.陈的始祖是胡满,舜的后代,周武王的女婿。2.在旧仓库所藏的金椟中。这种箭是周武王灭商以后,由北方的肃慎族进贡给朝廷周朝,再由周武王颁赐给陈国始封君王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