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教案 史存敏教学目标: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积累“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义之与比”等词语。2、理解“中庸之道”“和而不同”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3、探讨“中庸之道”“和而不同”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教学过程师:孔子曾为后人描述了这样一种人生轨迹:“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投影)那什么叫“不惑”?(停顿)于丹曾解释说,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投影,同时板书中庸),智慧通达是为不惑。那什么又叫作中庸呢?同学们对这个词有什么样的理解,可以各抒己见。生:……(喊学生回答频率可以稍微快些)师:简略复述学生回答,检出对于中庸理解有偏差的(如圆滑和稀泥骑墙)---那常常是我们生活当中所认为的中庸,但真的是如此么,为了解开这个疑惑让我们进入《中庸之道》这一课。 1、投影一
第1章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师:要求一个学生来读一遍.生读。师:应该以怎样的口吻来读。生:遗憾、赞叹。师:这句话表达什么呢?生:中庸是一种道德。师:而且是最高的道德,字面上的解释,中和可常行的,也就是说这种道德可以在平常的生活时间中建立起来,虽然平常却是道之所在,所以孔子才有: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的赞叹这就是最高处所,此最高处所并不在另一个世界或超越这个世界,就在平常的生活中。宋代程颢兄弟把中庸抬到了一种高度,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投影)那么中庸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投影二第2章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1.16)学生诵读此章,掌握“愈”等重点词语。师:比如做菜时盐放多一些好呢还是少放一些好呢?生:一样的师:用本章的一个成语来说便是----“过犹不及”(板书)释义:过头与做的不够是一样的。
我们做人就是既不要过头也不要做得不够,就像子张应该退一点,而子夏应该再进一些,这就是中庸了。但是正如我们课本p68上的一个问题:过犹不及=折中主义(板书)?(黄金分割点的例子或秤砣的例子,凡事除以2就是折中主义)什么是折中主义(可以查字典)它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无原则地拼凑在一起,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固定的立场,只把各种不同的思潮、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思维方式.用我们俗话来说这些人就是所谓和稀泥骑墙派好好先生。不过,孔子对这种人有另一个称谓,叫做----“乡愿”(板书) 投影三第8章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17.13)贼释义(板书),破坏者,民贼,国贼。原为愿。什么样的人是乡愿呢?孟子对此有很准确的解释“阉然媚于世也者”,所以媚世之人为乡愿,媚世之人为德之贼。媚世媚俗之人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好好先生自然是很受欢迎的。第7章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13.24)诵读第七章。此章表达了什么意思?(孔子认可怎样的人?为什么孔子认可的人还有人“恶之”呢?因为他讲原则,这就是做到了中庸了)明确:所以中庸并不是什么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乡原),也不是无原则的随意称赞与憎恶(正如第七章所说的投影),譬如:“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解释)报怨,以德报德。’”(14.34)“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3)等,所以仁者君子并不是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像木头人一样,是好好先生,实际上,仁者君子是有很高的道德修养的,但道德修养是以明是非,辨善恶为基础的,绝不是好坏不分的,因此,君子也必然有所憎恶。 投影第九章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17.24)诵读第九章。在这一章中孔子和子贡列举了他们憎恶的各种人,归根到底其实只有一种人----便是不分善恶的不辨是非的人。这种人是不符合社会常道的,我们做人要“符合常道,合情合理”(板书)道即是原则,君子仁者是有原则的:中庸非折中,中庸有原则。 那么中庸的原则是什么呢?请同学在剩下的章节中找一找哪几章体现了中庸的原则。投影四第3章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
第5章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2)解释义“之与比”,与义比也,比者依也。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投影)除了义,还有什么原则么?答:礼。诵读第五章。礼的作用是---节(节制),也就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的,是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和标准。义和礼便是中庸的原则,但凡事都要做到符合礼义是非常难的,孔子自己也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现实情况经常是:“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中庸的境界我们很难达到,但我们可以接近,可以试图去做到,现在请大家分析剩下的两张,通过讨论的方式,也可以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如何做到或者接近中庸。 投影五:第4章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第6章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无论学生提到哪一句,下列词句需要解释:中行,与,狂,狷,和,同。区别和与同:
和: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谐调的状态。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用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同的含义好比是一杯水到进另一杯水中,是什么?水。一杯水中按比例加进牛奶,糖,柳橙汁,糯米珍珠,是什么?奶茶。这奶茶就是和而不同,中庸之道便是求和之道,然而他首先又承认不同为求和的前提和必然。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要让这个世界缤纷多彩就必须承认彼此的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能和平的交流各自有益的文化和知识,这才是一个和谐的世界,一个中庸的世界,一个和而不同并且求同存异的世界。让我们憧憬这样的世界!追求中庸之道,那么就是让我们早日不惑。本课结束。板书设计:四十不惑中庸之道过犹不及折中主义君子仁人乡愿原则:礼、义教学反思一、主题解构和建构的过程语文版《论语选修》是按照主题从《论语》中撷取相应的篇章来重新建构一部有逻辑结构的这么一部教材,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解构的过程,解构的目的是试图解决《论语》在教学中出现的零散不堪的局面,试想如果不通过整理归纳,而让中学语文教师手执一部杨伯峻版《论语》去教授学生,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认为按主题重新解构《论语》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光是解构是不够的,解构之后更繁杂的工作是要重新建构起适应我们教学的文本逻辑,就是去发现篇与篇之间的逻辑联系乃至篇内部的章节与章节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譬如上《中庸之道》我就思考过这些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九章?这九章有什么内在联系?那些章节在陈述中庸的内涵?哪些又是对中庸的演绎?……于是我将课文的次序打乱,重新整合内容,建构合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它的内涵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我想我的这个想法是和这本教材的编者的想法是一致的,执教者应该拥有敢去解构教材然后去建构一个适合自身教学的方案的勇气!建构的结果是我将这中庸之道的教学大体分为四个主干性问题:什么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表现是什么,中庸的原则是什么,怎么去接近中庸。有这些主干性的提问,课堂的其他部分基本就是灵动填充的过程了。当然,这四个主干性提问也并不是全无问题,比如说中庸之道的表现是什么,而我将过犹不及归为其表现,其实这一点我自己也不能说服自己,正如马特课后所问中庸和和而不同是什么关系?和而不同是中庸所呈现的状态啊,状态不就是表现么?所以在这一点上我是困惑的,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教学设计的问题。其次在过犹不及的解释上包括借来阐述它的例子都不是太恰当,这应当归咎于我对此理解的不透彻。二、文与道合论语教学的难点除了在于其篇章的零散性之外,还在于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的协调在一起。文章失之道,则无筋骨而显浮夸,道失之文,则如精魄失其肉体,古人说文以载道,并不是重道轻文,而应当是文与道合,但是这种合并不是单纯在课堂上五五分,文道各自一半,而是视具体情况,不论孰多孰少都应当是和谐相处。
在中庸之道这篇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实词是比较多的,但讲解何为中庸则是本课的重点,所以我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对于实词的讲解多据于注释而没有阐发,比如说“适”“莫”等字。我想如果时间足够的话,这一点是应当纠正的。关于道,我还有自己的想法,学习论语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继承儒家传统的过程,说的不好听其实就是在洗脑,如果想要抵抗这种洗脑,那么继承应当是批判性的继承,而儒家文化又恰好是一个并不拘泥条文的文化,早在孔子那里就承认传统应当沿革,此一时彼一时也,九十年代新儒家正是看中儒家的这一点,他们认为在儒家的土壤上能够盛开现代文明的花朵,在二十一世纪,如果要让我们读论语有所收获,那肯定不是抱着两千多年前的道在课堂上抱残守缺,而是积极将现代文明灌输进去。比方说舍生取义,什么是义呢?孟子看来钻墙逾穴,男女授受就是大不义了—这是两千年前定义的义,我们现在能给这个义注入什么新内涵?比方说人权、宽容、自由等等。三、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是窥见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比如说在课堂语言方面,我觉得还尚欠凝练,这是一个主动性认识问题以及纠正的过程,这也是在备课的时候就应当注意的问题,习惯乃成自然。其次在教师的回应方面,我也做的很不够,马特说对学生的评价是应当具有导向性,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我想,教师不能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不去批评引导,也不要吝啬溢美之词去奖励回答的好的学生,这样,教学目标才会明朗,课堂也会因此而获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