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4中庸之道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14中庸之道

ID:1182821

大小:249.5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孔子的中庸之道在中国有深远的影响。中庸是孔子哲学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孔子讲中庸的政治目的就是保持合乎周礼宗法等级制的社会政治秩序。中庸之道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评析】中庸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最高的德行。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即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也指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春秋时期,人们的野心更为膨胀,你争我夺,国家衰败,人民贫穷。孔子此时提出“中庸”学说,有很重大的社会意义。孔子认为,人的需求应该维持在中等水平。这与老子的“知足常乐”是同一个道理。把“中庸”理解为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使人人都知道,人人都能做到,这个社会才能安定繁荣。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评析】“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本节是对子路和闵子骞评价后的延伸,子路的穷尽问题和闵子骞的“言必有中”,都存在着“过犹不及”的问题。子张和子夏的问题是一样的。我们每个人作人做事,稍有不慎,便会“过犹不及”,所以我们每一个言谈举止都要谨慎小心,按照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做事,才会少犯错误。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评析】要求君子不要去希求什么别的物质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去追求名利什么的。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便什么都有可能得到。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评析】“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所谓正己,就是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符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然后才能正人。一个人在必须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时,找不到恰当的行为方式,他有可能狂,有可能狷,但这只能是暂时的。君子可以“行不由径”,但作为一个君子,还是应该走正道。有谁见过出门而不经过大门的人呢?当然有,翻墙出去也可以,翻墙是捷径,一次二次可以,但长期翻墙还是不行的,最终还是应该走正道,由大门进出。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评析】“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评析】人的个性和环境各异,言行也各异。君子可以与他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与人和平共处,求大同存小异,也就是允许有不同意见、不同思想的存在,还有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他的言行虽然带有他的个性,但始终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对待任何事情都能独立思考,从不盲目附和。但小人为人处事的原则则是要求人人都一样,不允许有不同的意见看法,不允许有不同思想的存在。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评析】每一样东西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同样的喜欢和厌恶。如何对一个人正确评价,其实并不容易。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他的这个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识别好人与坏人有重要意义。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评析】“乡愿”,就是指那些表里不一的伪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评析】君子耻于说别人的坏话,不是不敢说,而是不愿意说,某个人做了不好的事情或是错误的事情,当面批评他一下也就是了,何必要背后说人呢?对上级的各种事务不了解。不了解就加以诽谤,容易犯错误,所以君子耻于这样做。这师生两人的对话,根本就在于说明阳货、公山弗扰、佛肸等这些窃国、窃位者是没有羞耻心的,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他们可以“无所不至矣”。而君子正因为有了羞耻之心,所以有些事情便不愿意去做。 探究:中庸之道探究1:孔子的中庸之道1、中庸是孔子哲学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把中庸称为至德,即道德的最高准则。孔子中庸之道,就是反对过与不及,要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转折和把握一个中点或度。按宋代学者程颐的解释,就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2、孔子讲中庸,是要保持事物的常态不变,保持事物的质稳定不变,主要的目的是要把当时的社会秩序、社会制度保持在周礼的规范之内。合乎礼的就是中。周礼是一系列典章制度,代表着西周社会的政治制度和伦理原则,其本质是“明贵贱、辨等级、序少长”,建立一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政治秩序。孔子生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一生为恢复合乎周礼的社会秩序而奋斗,他讲中庸也是为此目的。 3、中庸也是仁的哲学基础。《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颜渊问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生在奴隶制度到封建农奴制度过渡的时代,能把人当作人看,这是难能可贵,有重大进步意义的。但孔子所谓“爱人”,并不是把所有的人同等看待,而是分等级的,就是要恢复宗法等级制的“礼”,巩固阶级压迫剥削制度。孔子、孟子讲“仁政”,不过是在巩固剥削压迫制度的同时,“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梁惠王章句》),提倡不要过分压迫剥削罢了。这正是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在政治上的运用。孔子提倡宽猛相济的统治术,也是同样的道理。4、孔子中庸哲学是着眼于对现实社会政治的观察和实践,是为了经世致用,而不谈论天命和心情。但在孔子以后,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的心性天合一的学说,就把中庸引上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道路。到汉代,董仲舒把中庸同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结合起来,走到神秘主义。至于宋明理学和心学,则完全在喜怒哀乐未发、已发的心性上做文章,成为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这是中庸哲学向右的发展。 可以看到,孔子的中庸哲学是包含有一定朴素唯物辩证法因素的。   第一,他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事物对立面统一的规律。从事物的“两端”即两个对立面去观察、把握事物,找出和把握对立面的统一点(择中、用中)。孔子讲“和而不同”(《论语·子路》),更是矛盾统一或对立面统一的光辉思想。   第二,他意识到一定的质由量变到质变的度量关节线,从而设定一个界限,用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反对过与不及,保持质的安定性。毛泽东同志说:“‘过’的即是‘左’的东西,‘不及’的即是右的东西。依照现在我们的观点说来,过与不及乃指一定事物在时间与空间中运动,当其发展到一定状态时,应从量的关系上找出与确定其一定的质,这就是‘中’或‘中庸’或‘时中’。”“重要的是从事物的量上去找出并确定那一定的质,为之设立界限,使之区别于其它异质,作两条战线斗争的目的在此。”(《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6页)探究2:孔子中庸之道的积极因素 孔子的中庸哲学虽然有唯物辩证法的因素,但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即真正的唯物辩证法,又有本质的区别。第一,孔子的中庸哲学只讲对立面的统一,不讲对立面的斗争。任何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既有统一性,又有斗争性。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两个对立的方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统一起来,但就在统一的时候,两方面之间的斗争也不会停止。第二,孔子的中庸哲学否认或忽视事物对立面的不平衡性。   任何事物,其矛盾着对立着的两方面在力量上、地位上都是不平衡的,必有一方居于主导的统治的地位。所以,要在事物矛盾着对立着的两方面之间完全不偏不倚是不可能的。孔子的中庸之道主要是为了维护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的社会秩序,尽管标榜不偏不倚,实际上是偏于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只不过反对过分压迫剥削罢了。第三,孔子的中庸哲学认识到由量变到质变的度量关节线,知道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引起质变,即旧质的破坏和新质的产生。但却畏惧质变,反对质变,设立一定的界限,用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反对过与不及,不让事物变化超过这个界限,产生质变,从而使旧质绝对化。探究3:孔子中庸之道的消极因素 练习一“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除本课内容外,教材中“均无贫”(一课16.1)、忠恕之道,(五课4.15、5.12)、文质关系(六课12.8)、“周而不比”(八课2.14)、“群而不党”(八课15.22)、“以直报怨”(八课14.34)、“事君数,斯辱矣”(八课4.26)、“求也退,故进之”(十一课11.22)等内容,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练习二 探究4:中庸之道的作用1、世界是一个各种力量、倾向、关系相互影响制约,达到某种平衡状态的世界,改变某种倾向、力量或者关系,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达到社会或自然系统某种新的平衡。阶级矛盾尖锐,阶级压迫过深,带来的问题过于严重,需要通过反抗和造反来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通过革命来实现人与人之间新的较为合理较为平等的关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向自然索要粮食,索要钢铁,发展到极端,使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这时需要人们反省经济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是否合理;需要用生态主义策略行为抗衡和制约不顾生态需要和安危的、不具可持续性的经济行为与经济追求。练习三 探究4:中庸之道的作用2、人们或者社会的行动不能采取过分彻底的激进主义态度、理想主义态度。因为人们设定的目标很多是不能完全实现的。一方面不具备完全实现的条件,另一方面如果真的完全实现了,也会违背人们追求那一目标的初衷。比如在疾病治疗活动中需要采取杀灭细菌的措施,当灭菌成为人们工作追求的主要目标时,我们应该明白试图完全杀灭人体内的一切细菌微生物,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为破坏了菌群的自然平衡,往往使一些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减少或者不足,造成人体的一系列不正常反应。再如我们提倡舍己为人,一事当前,处处替他人着想。但是这个道德目标也不能完全实现,如果完全实现了这个道德目标,那么它带给社会的就可能不是幸福而是灾难了。试想,如果一切人在社会活动中均舍弃为自己利益与需要考虑问题这一基本追求,而去时时刻刻想着如何为他人解决问题、争取利益、获得幸福,那么,这样的社会必将陷入混乱之中。因为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他人是不容易真正了解的。依靠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利益,要么供应太多、要么供应不足,要么所提供的服务与需要者的愿望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这样的尴尬局面,达不到人们或社会追求某一道德目标希望达到的目的。练习三 3、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儒家修身的重要标准,它教人考虑问题和为人处事要恰到好处。强调人格培养的全面性,把握言行的一定界限。中庸之道对矫正罪犯的心理、改造罪犯的行为、重塑罪犯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4、中庸之道可以是企业的一种制度结构,这种制度结构为企业的制度、组织形式、技术水平和认知能力提供潜在的制度安排,从而有助于形成源于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竞争力。5、中庸之道即中正不偏、经常可行之道。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讲,中庸是一种伦理原则,是对人们思想、情感方面的原则性约束。从实践性的社会角度讲,中庸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方式,具体体现为日常各种事务中的实践活动。正因为这种无处不在的渗透性与广泛性,中庸之道才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指导原则。 练习四1.解释词义砮:(音努)石制的箭头。(注文“镞”即箭头)尺有咫:一尺八寸。有,又,表示整数与零数相加。馆:客舍,宾馆。方贿:地方出产的物品,土特产。监:看管。铭:刻。括:箭的末端。故府:旧的收藏财物和文书的仓库。金椟:外面缠绕金钱的木匣。 2.回答问题(1)陈的始祖是胡满,是舜的后代,周武王大女儿的丈夫。(见“而封诸陈”后注文)(2)在旧仓库(“故府”)所藏的金椟中。这种箭是周武王灭商以后,由北方的肃慎族进贡给周朝,再由周武王颁赐给陈国始封君主胡满的。练习四 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补充材料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孔子称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问于我,空空如也(心中空空无知)。我叩(叩问、询问)其两端(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方面)而竭(穷尽、尽力追究)焉。”【译文】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评析】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子张学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子曰:“多闻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过错);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译文】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评析】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子夏为莒(jǔ)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评析】“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立着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孔子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